![]()
双标杆引领,双引擎驱动。
作者 | 毕亚军 大南
中央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勾勒出国家未来五年发展图景之后,各地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也正陆续公开。你所在的城市,会在未来5年成为什么样子,答案也写在其中。
11月17日,北京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十五五”规划建议。建议中,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深入推进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双标杆”目标,再次被明确。
这意味着,作为首都的北京,将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这是北京的机会,也是全球企业的机会,而且,北京已经在此两大领域成就斐然。
【01 科研第一城】
若问当下最热门的科创焦点是什么?答案不会有差异,它是AI。
但若进一步追问,当下中国AI实力最强的城市是谁?不少人可能都不会想到北京,但事实上,若北京称第二,那便没有任何其他城市敢称第一。
位于海淀区科学院南路2号的“融科资讯中心”,如今常被称为是全世界最“贵”的写字楼。为什么最贵?因为AI。这个总建筑面积才25万平的写字楼园区里,入驻了英伟达、苹果、微软、谷歌,华为、联想……据估算,这些企业总市值加起来超过20万亿美元。
包括以大模型震动世界的DeepSeek,虽其总部在杭州,但核心研发力量都布局在北京,且团队三分之二的研发人员就入驻在融科资讯中心C座5层。
为什么全球科技企业要在这里争抢一席之地?
答案是,人才,人才,还是人才。
以融科资讯中心为圆心,方圆几公里内,有清华、北大、北航等41所高校、中科院等206家科研院所、6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
▲来源:融科资讯中心官网
以至于,融科资讯中心的公众号曾发过一篇趣文:
A座保洁王大叔,女儿是清华大学博士后,儿子就职于研究院;
B座郭大叔的小儿子英国博士毕业,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工作;
B座徐阿姨的女儿海外攻博归来后,进入中国工程研究所……
而融科资讯中心就像个缩影,映射了北京作为AI人才、企业与资本最密集热土的一面。
这里有148名位列全球人工智能TOP2000的顶尖学者,人数为全国最多,占全国四成;这里有近3500亿元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24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两项数据均占全国一半;这里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62款,占全国近三成,智算供给达4.2万PFlops。
在AI最核心的芯片领域,北京已拥有昆仑芯、寒武纪、摩尔线程、清微智能……在大模型领域,百度旗下的文心一言、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后者最新月活用户数已经登顶全国第一。
当深圳杭州等城市纷纷因为AI、机器人等热点新兴产业成为焦点,“不声不响”的北京则正以AI、数字经济为核心,在科创领域随便列出几组数据,就可能是颠覆大家认知的硬核成绩。
至2024年底,北京已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科创五百强企业10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035家,均位居全国第一。北京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连续6年保持在6%以上,稳居全国首位。
在“施普林格·自然”刚刚发布的《自然》增刊“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中,北京继续位居榜首,而且自2016年起就一直位居榜首。
【02 数字半边天】
强大的数字经济对于北京来说,已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北京,早已并且继续稳坐着“数字经济之都”宝座。自2021年启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以来,其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0.5%。
2024年,北京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占GDP比超过52%。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数字经济增速继续高达9%,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7%。
数字经济,早已与北京的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北京GDP高质量增长的核心新质生产力之一,其背后,是北京对数字基础建设,以及数字经济创业营商环境的持续投入。
目前,北京已在“光网之都,万兆之城”的目标下,建成5G基站近1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69个(全国首位);工业互联网领域,接入国家顶级节点(北京)的二级节点累计138个,接入企业节点数累计17万家;全市数据入表累计超15亿元,200余个高质量数据集开放共享。
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构成的“三城一区”,正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不断地上演着从0到1的突破,孵化着下一个科技独角兽。
数字经济发展,不只是带来了产业增长,也正深度改变着首都百姓的生活。
傍晚六点,在亦庄洽谈业务的李女士通过App预约了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车内没有司机,温和的电子语音适时发出“请系好安全带”的提示。车辆随后平稳汇入车流,无论是转弯、避让还是等红灯,都俨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作为全国首个“车路云图网”一体化平台,它为每辆车的安全高效行驶提供保障,也让首都人民的出行更便捷而美好。
![]()
▲来源:亦城时报
类似的便捷美好同样发生在医疗领域。过去,为了挂上一个专家号,人们需要天不亮就赶到医院排队,如今北京市民更习惯打开“京通”小程序,在线完成预约挂号、复诊及查看影像报告。诊疗环节也迎来AI辅助,北京儿童医院引入的“AI儿科医生”,曾与13位专家共同会诊一名辗转多地难确诊的8岁男孩,最终精准确诊。
文旅方面,一位来北京旅游的外国游客分享了自己用百度“文心一言”规划旅行方案的经历,短短数秒之内,系统便生成详尽行程,还附上了交通、预算与预订链接。他不禁感叹:“这就是中国人的日常吗?简直来到了未来世界。”
从产业发展到城市治理,再到居民生活,数字经济早已不再是属于未来的概念,而是当下的具体、可感的日常。
据《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4—2025)》蓝皮书显示,目前,北京已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总指数评分中排名第二,位列“全球领跑城市”。
伴随“十五五”的继续努力,北京作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含金量也必将进一步提高。
【03 既要绿色,也要经济】
对于很多生活在北京的人们,乃至外地游客来说,北京在过去10多年最大的变化,还要数环境生态的变化:北京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空气也更好了。
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北京更透亮更干净更美了。游客们纷纷在网上“晒蓝天”,晨跑的人们总能清晰望见西山的轮廓,CBD的玻璃幕墙上也经常能倒映出蓝天白云。
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数据,2024年全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0天,占比79.2%。十余年来,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超50%。
还有,很重要的,PM2.5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30.5微克/立方米,降幅达66%。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与北京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空气也更好了对应的是,绿色经济的崛起。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已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纵观国际,纽约通过《绿色经济行动计划》锁定40万个绿色岗位;新加坡在《2030绿色发展蓝图》中部署低碳交通。巴黎、东京、伦敦也纷纷提出绿色经济发展规划。
在这场全球竞争中,北京不但走在前列,而且同样目标高远。2024年,北京继打造全球数字标杆城市之后,进一步明确绿色经济的发展目标: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绿色经济由此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指引。
目前,从能源动力、物质原料到加工转换、生产服务乃至末端治理与气候适应,北京已经形成了先进能源、合成生物制造、替代蛋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气候韧性和生态环保、绿色金融、新型绿色专业服务业等七大战略性基础性绿色产业,并培育了一批绿色经济领军企业。
在房山区窦店普安路附近,人们时常会看到一位衣着朴素、头发花白的耄耋老人出入写字楼,他正是中国锂电池第一人——陈立泉院士。
![]()
▲来源:新华社
早在40多年前,他便投身于锂电池研发。在北京政府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支持下,陈院士不仅创建了中国首个固态离子学实验室、中国首条锂电池生产线,还培养出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等产业领军人物,构建起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人才矩阵”。
2014年,陈立泉院士在全球率先推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由此催生了北京卫蓝新能源。如今,这家企业开发的360Wh/kg锂电池(采用固液混动电解质),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推升至1000公里以上。在环保效益上,可有效降低排放、提升资源利用率,以“绿色技术创造绿色效益”。凭借领先的固态电池技术,卫蓝新能源成为估值近200亿元的独角兽企业。
在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下,北京各区也都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既共同把绿色产业蛋糕做大、做强,也一起让绿色融入市民的日常,助力美好生活。
作为首都中心城区、经济强区和国际交往窗口区的朝阳区,持续深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动生态、生活、产业效益的联动提升,以及老旧厂房、低效楼宇和传统商圈绿色转型,打造低碳园区和绿色服务品牌,扩大绿色产品供给,并荣获“欧盟绿色转型推动奖”。
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主打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车等整车企业与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协同效应。以亦庄为首的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已达8500亿元。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落户地城市副中心通州,主打碳专业服务业、ESG专业服务业等“6+4”绿色产业,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承载地和示范区……
截至目前,北京“绿色经济”成绩单已包括但不限于:
拥有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近200家;全市全社会用电每3度电就有近1度是绿电;全市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达到6.7万件,年均增速达到14.6%;全市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19万辆,是“十三五”末期近3倍;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近2.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超9100亿元......
【04 是使命责任,也是承担】
60年代她用“两弹一星”带给中华民族绝对的安全感;
70年代她用“东方红一号”开启中国人对太空的探索步伐;
80年代她见证了第一家科技民营企业在中关村破土而生,引领中国科技创业的浪潮;
2008年,她用一场奥运会带给国人无与伦比的自豪感……
![]()
“十四五”以来,她又将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驱动经济实现年均5.2%的稳健增长,给中国乃至全球城市树立标杆。
如今,这座城市已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科技服务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7个千亿集群,并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20个未来产业。
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各大城市纷纷晒出成绩单,北京的表现尤为亮眼。
GDP总量达到38415.9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位居四大一线城市之首,今年预计破5万亿。环顾全球国家与地区,GDP超过5万亿的寥寥无几,这意味着北京经济总量将超过瑞典、挪威等国家,跻身全球城市前列。
而且,这不仅是量的扩张,更是质的跃升。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双标杆引领、双引擎驱动”下,未来的北京,目标也已清晰:
“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方面:2030年,北京将形成全面赋能超大城市治理的数字能力,并凭借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持续创新,参与乃至引领国际数字规则与标准制定。
“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方面:2027年前实现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0%左右,绿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到2035年,通过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与绿色合作共建共享五个标杆引领工程,全面建成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11月17日,北京召开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全会指出:“北京作为首都,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和责任。”
全球双标杆城市,是使命和责任的指向,也是对大局的承担。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