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风险!医生职业被提议涨津贴酬劳,究竟为何?

0
分享至

国内大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截止2019年年末,我国卫生技术人员101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82万人,注册护士443万人。
近在这次新冠抗疫艰苦斗争中,国家卫健委派出医护人员4.2万人,其中护士2.86万(重症专业护士5500余名)。尽管用实力和努力证明了,医疗的强大,但从国家、社会、院方的角度,我们都应该着力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这对于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极为重要。
两会中,针对扩大医护人员的措施,一些代表提出以下建议:
1、我国医师收入待遇与其社会贡献并不匹配,医护人员医疗养老保障制度急需完善,提高防治体系建设的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待遇,加大薪酬制度的改革。
2、财政每年给予医院一定比例补贴,不能让医院成为自给自足的单位,避免基层医院因收入不足而降低了医护人员收入甚至裁员。


3、医务人员的工资参照当地公务员,并给予职称津贴,建议参照警衔等来制定。比如:主任医师2250元,主任护师2000元,副主任医师1800元,副主任护师1600元,主治医师1250元,主管护师1100元,执业医师860元,护师760元,执业助理医师610元,护士560元。
4、岗位津贴:给予普通临床一线岗位每月至少200元以上津贴,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等医护人员为医院中最高风险岗位,应给予特殊津贴,建议每人每月500元以上。调离临床岗位则自动取消。
5、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制度与技术创新,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医务人员的获得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免除后顾之忧。
6、尊医重卫绝不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而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医生减负,让医生回归医疗本身,减少医患间的矛盾,保障医务人员执业安全。
如何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扩大医疗队伍的人数,可最大的困难在于,现今社会对医护职业的诟病以及不信任,导致行业吸引力逐年减少,小编分析了以下几个原因。
一、高风险的身体伤害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有近4千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数十名医护人员牺牲。不论是日常诊疗过程中,还是在新冠抗疫过程中,病毒、细菌等生物危害导致的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只是从医职业风险中的冰山一角。
职业暴露风险带来的伤害更是数不胜数。
锐器伤:如针刺、手术器械、甚至患者骨头都是很高的“血源性传染病”感染风险;理化危害因素:如X射线、CT以及检验科的各种化学试剂,更是引起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皮肤损伤等健康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可以说得上,医生面临在病菌和危害的第一线,面对该有的危险,不是选择躲避防护,而是直面对抗和用生命去防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对医护人员职业最好的解释。

二、社会精神层面的伤害

职业心理压力:诊疗本就是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过程,在诊疗的过程中必须全方位考虑,用药、手术不仅要注重疗效也要兼顾副作用,医疗工作时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考虑是否出现漏诊、重症前兆,以免医疗风险事件发生。一旦救治失败,压抑、低落的情绪就会随之而生。
医患关系紧张带来的压力: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而有些救治不成功更受到当下医疗水平的限制,然当不幸发生时,患者或患者家属根本不接受,再加上如今“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情况,有些不良媒体的舆论导向,都激化了医患矛盾。


据不完全统计,2009~2020年,媒体共报道过300逾期起伤医事件,其中在2000-2020年间共发生医疗纠纷致使医护人员死亡达50起;以至于在医疗圈有着“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样的心酸话语,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数据,中国有80%以上的医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学医。

三、高负荷的工作强度与收入不成比例

77%的医生一周工作超过50个小时,至少25%的医生一周工作时长超过80小时。60%的医生每半天要看30个以上的病人;超过40%的外科医生日均手术时间超过8小时;超负荷工作让很多医务人员身体透支,诱发疾病甚至猝死。在我国,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30.6% ,而在发达国家,公立医院薪酬支出一般占其总支出的60%左右,是最大的支出项目,其间差距不言而明。
医生挂号费廉价甚至免费,手术等劳动力价值远低于市场价,甚至不如兽医、理发师。国外医生诊疗费远高于药品和耗材,而国内医疗费用中占大比例的却是耗材和药品,这是价值倒置的典型表现。
身心疲惫、医患纠纷频发、工作风险高于预期,付出远大于收入,这是很多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现状。这样的建议,到底会不会被执行,还有待商讨,会不会改变医护的现状,又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冤家路窄!中国足球又抽到韩国,抗韩三部曲来临,必须把他们打怕

冤家路窄!中国足球又抽到韩国,抗韩三部曲来临,必须把他们打怕

时刻体育正版
2024-06-13 22:45:39
海归科学家被湖南警方跨省抓捕,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

海归科学家被湖南警方跨省抓捕,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

付松访谈
2024-06-13 14:02:48
喜讯!荷兰女排输球 中国女排锁定巴黎奥运会资格

喜讯!荷兰女排输球 中国女排锁定巴黎奥运会资格

新民晚报
2024-06-13 17:11:19
乔尔杰维奇卸任后正式发声:感谢篮协+姚明 祝福中国男篮和球员

乔尔杰维奇卸任后正式发声:感谢篮协+姚明 祝福中国男篮和球员

醉卧浮生
2024-06-13 20:40:36
4个月暴涨10倍,“最牛公司”崩了!

4个月暴涨10倍,“最牛公司”崩了!

财经锐眼
2024-06-13 16:46:14
请不要以保护我们安全的名义刁难我们!

请不要以保护我们安全的名义刁难我们!

顾礼先生
2024-06-13 15:49:50
新加坡门将餐厅收款码被中国球迷隔空刷爆,已被银行暂停使用

新加坡门将餐厅收款码被中国球迷隔空刷爆,已被银行暂停使用

互联网大聪明
2024-06-13 23:40:18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坟头长草
2024-05-30 16:33:38
王思聪黄一鸣牵手照曝光,黄一鸣挺着大孕肚,挑选母婴用品!

王思聪黄一鸣牵手照曝光,黄一鸣挺着大孕肚,挑选母婴用品!

柠檬有娱乐
2024-06-13 11:20:07
拯救国足,桑尼手机消息爆炸!家人惊了:中国人都在感谢你

拯救国足,桑尼手机消息爆炸!家人惊了:中国人都在感谢你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6-13 20:52:50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要引导网约配送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要引导网约配送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界面新闻
2024-06-11 15:02:39
第一次性生活有多痛?进不去怎么办

第一次性生活有多痛?进不去怎么办

喜马拉雅主播暮霭
2024-06-12 09:53:49
27岁女子在家被捅死,保安被指“不作为”,众大V:保安没有执法权

27岁女子在家被捅死,保安被指“不作为”,众大V:保安没有执法权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3 09:18:50
森林北深夜发文:已报案,她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巨大压力

森林北深夜发文:已报案,她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巨大压力

素素娱乐
2024-06-13 08:52:58
养老金调整通知6月13日公布,企退人员涨幅或达3.6%?

养老金调整通知6月13日公布,企退人员涨幅或达3.6%?

小毅讲历史
2024-06-13 07:57:39
曝豆得儿曾为王思聪打过胎,看到黄一鸣爆料后破防,本人发文怒斥

曝豆得儿曾为王思聪打过胎,看到黄一鸣爆料后破防,本人发文怒斥

拾娱先生
2024-06-13 15:04:40
王室公开重量级照片:威廉带着三个孩子正式出镜

王室公开重量级照片:威廉带着三个孩子正式出镜

金牌娱乐
2024-06-13 12:23:05
中国足协发声:五年冷藏王大雷,失败才火线出战,疑云重重?

中国足协发声:五年冷藏王大雷,失败才火线出战,疑云重重?

人生趣事悟语
2024-06-14 01:19:36
马斯克与多名女下属发生性关系?还要给他生娃?这在美国真不算啥

马斯克与多名女下属发生性关系?还要给他生娃?这在美国真不算啥

不掉线电波
2024-06-13 10:19:02
女排爆大冷!日本遭翻盘:2-0到2-3,中国女排重返亚洲第1+进奥运

女排爆大冷!日本遭翻盘:2-0到2-3,中国女排重返亚洲第1+进奥运

侃球熊弟
2024-06-13 20:41:33
2024-06-14 06:58:44
创作者_LY8571
创作者_LY8571
发布重庆地区卫生考试资讯
268文章数 1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欧盟拟加税 玉渊谭天:中方可对欧盟白兰地等采取行动

头条要闻

欧盟拟加税 玉渊谭天:中方可对欧盟白兰地等采取行动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健康
房产
艺术
亲子
军事航空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房产要闻

再度告急!海口连续仨月住宅入市不足千套!竟有楼盘卖爆!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亲子要闻

3岁前做好这三件事,能让孩子更聪明

军事要闻

美军演习将罕见以4万吨级准航母作为靶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