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脱鞋就社死”——脚臭(医学上称“臭汗症”)是很多人的难言之隐。
其实它超常见,大多是脚部出汗过多、细菌滋生导致的,不用害羞,靠日常护理就能改善。
今天就把“脚臭的原因、自救方法、就医信号”讲明白,轻松跟脚臭说再见。
![]()
![]()
先搞懂:脚为什么会变臭?
脚臭的核心原因就两个:汗液堆积+细菌/真菌感染。
以下这些情况会让脚臭更严重:
环境与习惯
天热、运动量大、长时间站立,都会让脚部出汗增多;
身体因素
超重、青春期/更年期/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导致汗液分泌旺盛;
特殊情况
服用某些药物(如部分抗抑郁药),或患有“多汗症”(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多);
感染问题
真菌感染(比如足癣,也就是“脚气”),会加重异味和脚臭。
![]()
居家自救
6个“防臭+治臭”小技巧
对付脚臭,关键是保持双脚清洁干燥,从源头减少细菌滋生。
这6件事一定要做好:
每天认真洗脚
至少洗1次,能用抗菌皂最好,重点清洗脚趾缝,洗完后用毛巾擦干(尤其是缝隙);
定期护理脚部
用磨脚石去除脚底老茧,将脚趾甲剪短剪整齐,避免藏污纳垢;
巧用辅助用品
出门前撒点足粉,或涂温和的止汗剂,减少出汗量;
选对鞋袜材质
穿棉质、皮革等透气面料的袜子和鞋子,让脚部“呼吸”;
给鞋子“留白时间”:穿过的鞋子要充分晾干(可放鞋撑或干燥剂),不要连续两天穿同一双。
调整饮食
如果有多汗症,少吃酒精和辛辣食物,避免刺激出汗。
![]()
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不要连续两天穿同一双袜子/鞋子,多汗症人群建议每天换2次袜子;
不要穿太紧、太夹脚的鞋,不透气的鞋子会闷出更多汗,加重细菌滋生;
不要忽略脚趾缝,洗完脚不擦干缝隙,是细菌繁殖的“温床”;
不要用手抓挠,如果脚痒(可能是足癣),抓挠会导致感染扩散。
![]()
这些情况,该找医生帮忙了
如果做好居家护理后,脚臭还是没改善,或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脚臭持续超过2周,自己处理后毫无效果;
脚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导致自卑、不敢社交;
伴随其他症状:比如脚底脱皮、起水疱、脚趾缝发白糜烂(可能是足癣),或脚部出汗多到能浸湿袜子/鞋子(可能是多汗症)。
![]()
脚臭看哪一科?
首选科室
皮肤科(大部分医院的核心选择,能处理细菌/真菌感染、普通脚臭等常见问题);
专科选择
部分三甲医院设有“足病科”“中医外科”,可针对性解决脚臭、多汗症、顽固性足癣等问题;
治疗方向
真菌感染会开抗真菌药膏/药粉,多汗症可能推荐强效止汗剂或物理治疗,具体遵医嘱。
说明:文字原创,图片由AI生成。
![]()
作者 | 解阳杨
设计 | 刘锦
责编 | 唐蔚
审核 | 吴晨晨
为促进科普创作的传播与交流
我们组建了科普创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请人数较多
进群后请备注
医院 / 单位 / 专业 / 姓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