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两万,却买不起一件羽绒服”不再是一句玩笑话,寒潮来袭,羽绒服迎来“涨价狂潮”。近日,鸭绒价格暴涨的消息引发网友广泛关注,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据媒体报道,青岛羽绒市场行业人士称:“现在养鸭子的特别少,羽绒价格一天一个价。”
截至11月19日,含绒量95%的白鸭绒631.89元/公斤,含绒量90%的白鸭绒559.32元/公斤,含绒量85%的白鸭绒516.84元/公斤,七日涨幅0.85%,同比涨价7.6%,灰鸭绒涨幅更是高达9.58%。
相比之下,价格更高的鹅绒反而比去年更便宜了,截至11月19日,含绒量95%的白鹅绒1060.29元/公斤,含绒量90%的白鹅绒938.52元/公斤,含绒量85%的白鹅绒867.24元/公斤,同比降价14.66%,灰鹅绒降幅更是高达20.68%。
![]()
商家称700元起才是真羽绒
面对成本上涨,不少商家直言“真羽绒服不会便宜”。有商家表示,300元、400元根本买不到好羽绒服,700元左右才是真羽绒的起步价。
商家解释,低价产品含绒量多在70%至80%,难以达到国标要求。这一说法引发网友热议,有人分享低价购好货的经验,也有不少人困惑如何辨别真羽绒。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专家指出,300元以下并非买不到真羽绒服。常规150克充绒量的90%白鸭绒羽绒服,合理售价难低于300元,但特殊情况除外。
![]()
低价真羽绒多为库存清仓款、100克以下充绒量的轻薄款、儿童款,或绒子含量70%至80%的灰鸭绒合格品。记者调查发现,电商平台上不少品牌清仓羽绒服价格低于300元,且填充物确为真羽绒。
涨价传导终端市场价格体系重构
国产品牌集体迈入“千元时代”,波司登主力产品价格从2017年的约500元,攀升至2025年的1500-2500元;雪中飞、雅鹿等传统高性价比品牌也纷纷布局高端线,部分鸭绒填充款式售价突破2000元。
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羽绒服终端销售均价在1000-2000元区间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同期提升1.82个百分点,成为增长最为明显的价格带。国际高端品牌价格则持续坚挺,加拿大鹅主力款式售价8000-15000元,盟可睐部分产品价格高达28000元,始祖鸟、迪桑特等专业户外品牌核心产品价格也普遍超5000元。
![]()
多重因素交织涨价逻辑深度解析
此次羽绒价格上涨与市场变革,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供给端来看,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引发连锁反应,消费者转向猪肉消费,鸭鹅养殖效益下降,养殖户纷纷减产,导致羽绒原料产量锐减,供需失衡直接推高了鸭绒价格。
需求端方面,羽绒行业“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叠加提前到来的寒潮,使得国内外羽绒服订单激增,欧洲地区采购量环比增长121%,进一步加剧了原料短缺。此外,2022年4月实施的新国标(GB/T14272-2021),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要求明示值不低于50%,行业准入门槛提高,企业需使用更高品质的羽绒,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
业内人士预测,受鸭鹅养殖周期(扩产需6-8个月)影响,羽绒原料供应紧张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羽绒服高价态势可能持续到2026年中;若今冬出现极端低温天气,羽绒价格或将进一步上扬。
市场乱象与选购指南消费者如何避坑
原料价格上涨与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部分不良商家趁机造假,市场乱象时有发生。多地市场监管部门抽查发现,“飞丝填充”“胶水绒”等问题突出,这些劣质产品保暖性不足真羽绒的30%,还可能存在甲醛超标等健康隐患。
参数虚标现象也较为普遍,某电商平台一款标称“90%鹅绒”的199元羽绒服,经检测实际绒子含量仅50%左右,部分直播间甚至采用“展示真样品、发货用假货”的套路。
消费者选购时需重点关注三大核心指标:认准吊牌标注的新国标编号GB/T14272-2021;绒子含量越高保暖性越好,建议选择80%以上产品;充绒量需结合所在地区冬季温度选择,短款不低于100克为宜。同时可通过“按压、揉搓、拍打、嗅闻”四步法初步鉴别,合格产品应按压快速回弹、揉搓无钻绒、拍打无粉尘、嗅闻无刺鼻味。
大众·半岛新闻综合自齐鲁晚报、消费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大象新闻、江苏新闻等
来源:大众·半岛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