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两万,却买不起一件羽绒服”不再是一句玩笑话,因为寒潮来袭,羽绒服也迎来了“涨价狂潮”。去年五六百搞定的短款,今年直接破千。青岛羽绒市场那边90%白鸭绒,最便宜的时候一吨17万,鹅绒更离谱,直接98万一吨。而一件成人短款羽绒服,差不多要100只鸭子的绒才够,成本飙升导致正规厂家出厂价逼近千元。
![]()
咱们先来说这17万到58万怎么来的。表面上看,这个逻辑简单得很:就是养鸭的少了。鸭子少了,毛自然少,价格自然飞涨。但这里有个特别逗的逻辑,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鸭子少是因为猪肉便宜。你没看错,就是猪肉。猪肉价格低迷,大家都去吃猪肉了,而养鸭养鹅是为了卖肉,羽绒只是副产品。猪肉一便宜,鸭肉鹅肉就没人吃。养殖户一算账,亏本,那还养什么呢,于是纷纷退圈。
但这还只是开胃菜,要知道,自2022年4月起,新的羽绒服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最关键的变化,是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新国标要求,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才能称为羽绒服。绒子含量是什么意思?就是只算完整的绒朵,那些碎绒、绒丝、杂质,统统不算数。以前厂家填羽绒,多少能掺点边角料降成本。现在不行了,必须用高纯度的真货。
![]()
假设一件羽绒服填充绒子含量90%的白鸭绒、填充量150克,羽绒原料的成本为63元至82.5元,加上面辅料和人工,核心成本为126元至247.5元。这还仅仅是核心成本,如果算上其他成本,这件产品合理售价不太可能低于300元。所以,照现在的行情来看,300块想买件合格的羽绒服?醒醒吧,基本没戏。
这就形成了现在魔幻的局面:真羽绒服贵得离谱,假羽绒服便宜得可笑。消费者站在中间,左右为难。买贵的,感觉被当韭菜;买便宜的,又怕买到垃圾。可以说,现在整个鸭鹅绒市场的操作的快赶上股市了,唯一不一样的是股市崩盘了你得跳楼,羽绒服崩盘了,咱们能用棉服来代替。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还挺划算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