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九寒不寒,看十月初一”,今日十月初一,今年冬天冷到哭吗?

0
分享至

“三九寒不寒,看十月初一”,今日十月初一,今年冬天冷到哭吗?

#冬日生活打卡季##农谚#

今日是农历十月初一,民间素有“三九寒不寒,看十月初一”的农谚。这句古老的智慧凝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对气候规律的观察,那么今年的十月初一气象如何?2025年的冬天是否会冷到让人“瑟瑟发抖”?结合近期气象数据和专家分析,我们或许能窥见一斑。



十月初一的天气密码

从气象记录来看,今年十月初一(11月20日)全国呈现明显的“南北分化”。北方多地如黑龙江、内蒙古已迎来初雪,哈尔滨当日最低气温跌破-10℃;而南方如广州、福州仍维持在20℃左右,但昼夜温差显著增大。这种“北寒南暖”的格局,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拉尼娜现象持续发展”预警不谋而合——该现象通常导致我国冬季偏冷概率增大,尤其是华北、东北地区。

农谚的科学依据在于,十月初一若出现强降温或降水,往往预示冷空气活动频繁。例如2020年十月初一北京突降大雪,随后冬季遭遇-17℃的极端低温;而2018年同日南方持续晴暖,当年便迎来“暖冬”。今年华北多地十月初一出现6-8级大风,内蒙古局部降温超12℃,这种剧烈波动可能暗示今冬寒潮强度较大。




三大气候因素交织

1. **拉尼娜的“制冷效应”**

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当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较常年偏低1.2℃,已达到拉尼娜事件标准。历史统计表明,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的概率达70%,2008年南方雪灾、2021年“霸王级寒潮”均与其有关。中国气象局研究员指出,本次拉尼娜可能持续至明年春季,将加剧冷空气南下频率。

2. **北极涡旋的“不稳定因素”**

美国NOAA最新监测显示,北极极涡呈现分裂态势,这种状态易导致寒潮“倾泻”至中纬度地区。2016年1月的“世纪寒潮”正是极涡分裂引发。今年西伯利亚高压持续偏强,已推动11月初的全国性降温,这种态势若延续,12月至1月可能出现更强烈冷空气爆发。

3. **积雪反馈的“放大作用”**

欧亚大陆秋季积雪面积与冬季气温呈负相关。NASA卫星观测显示,今年10月西伯利亚积雪覆盖率较常年多15%,这些高反射率的雪面将增强冷高压强度。类似情况在2012年出现过,当年我国遭遇28年来最冷冬天。



今冬预测:

阶段性极端寒冷综合多家机构预测,2025-2026年冬季可能呈现“前冬暖后冬冷”的特点:

- **12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但华北、黄淮降水偏多,湿冷感明显;

- **1月中下旬**:强冷空气活动频繁,东北、西北局部或现-30℃以下低温;

- **2月**:南方可能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长江中下游需防范2008年式灾害。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增多。即便整体偏冷,也可能穿插短暂回暖。例如去年冬季,北京曾在1月出现20℃的“假春天”,随后又骤降至-15℃。这种“过山车”式变化对农业、能源供应都是严峻考验。



民生应对建议

针对可能出现的严寒,专家建议:

1. **能源储备**:北方需提前检修供暖设备,南方可备置电暖器。2021年寒潮期间,天然气需求激增导致多地限供的教训值得警惕。

2. **农业防护**:果树可采用熏烟、覆膜防冻,冬小麦适时浇灌封冻水。2020年冬季云南橡胶树大面积冻死的案例表明,经济作物需特别关注。

3. **健康管理**: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老年人应避免清晨外出。数据显示,严寒天气下急诊量通常增加30%以上。



回望历史,1954-1955年冬季上海-10.1℃、1969年冬季渤海海面封冻的极端案例提醒我们:自然界总有超出预期的表现。而今冬究竟多冷,十月初一只是序幕,真正的答案还需时间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气候变化的时代,“冷到哭”的冬天或许不再只是形容词,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应对的现实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惠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勇辉被查!8天前被突然免职

惠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勇辉被查!8天前被突然免职

南方都市报
2025-11-20 14:32:10
性学专家李银河说:你若50岁左右,人生余额已不多。不出意外…

性学专家李银河说:你若50岁左右,人生余额已不多。不出意外…

豁达宇宙
2025-10-22 18:31:20
电池不变续航升级821公里,Model Y含金量还在提高

电池不变续航升级821公里,Model Y含金量还在提高

邱小铖
2025-11-18 17:43:19
俄媒:俄试飞员博格丹透露,苏-75战机将于2026年初首飞

俄媒:俄试飞员博格丹透露,苏-75战机将于2026年初首飞

环球网资讯
2025-11-19 14:32:21
部门裁员50人匿名互投,我投自己想拿钱走人,结果另外49票都是我

部门裁员50人匿名互投,我投自己想拿钱走人,结果另外49票都是我

二十一号故事铺
2025-11-17 18:00:09
台上玄彬孙艺珍深情表白,台下宋慧乔看红眼?明星表情耐人寻味

台上玄彬孙艺珍深情表白,台下宋慧乔看红眼?明星表情耐人寻味

安宁007
2025-11-20 01:14:29
不管卤什么肉,只要放3克它,卤肉出锅十里飘香,肥而不腻

不管卤什么肉,只要放3克它,卤肉出锅十里飘香,肥而不腻

美食格物
2025-11-18 20:35:19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大白聊IT
2025-11-18 17:18:04
青龙奖红毯韩星集体翻车!孙艺珍面相变了,玄彬气色差发际线堪忧

青龙奖红毯韩星集体翻车!孙艺珍面相变了,玄彬气色差发际线堪忧

萌神木木
2025-11-19 19:59:26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娱乐团长
2025-11-16 15:45:42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粤睇先生
2025-11-18 00:53:15
美国9月非农大超预期、失业率微升 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有所降温

美国9月非农大超预期、失业率微升 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有所降温

智通财经
2025-11-20 22:24:30
德克萨斯州将“穆兄会”列为恐怖组织,打响美国自救的第一枪

德克萨斯州将“穆兄会”列为恐怖组织,打响美国自救的第一枪

南文视界
2025-11-20 08:05:13
女子4X100米接力,湖北队夺金

女子4X100米接力,湖北队夺金

体坛周报
2025-11-20 20:29:16
狗主人赵某晖照片遭曝光:家住三层小洋房,不是差钱的人没法调解

狗主人赵某晖照片遭曝光:家住三层小洋房,不是差钱的人没法调解

汉史趣闻
2025-11-17 22:02:58
场均22+7+4!队史最强新秀!联盟最烂球队终于迎来救世主

场均22+7+4!队史最强新秀!联盟最烂球队终于迎来救世主

阿浪的篮球故事
2025-11-20 16:53:17
教育部:2026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70万人

教育部:2026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70万人

界面新闻
2025-11-20 15:01:46
憋屈的国宝:用七千斤名玉打造,被当腌菜缸,装了300年咸菜

憋屈的国宝:用七千斤名玉打造,被当腌菜缸,装了300年咸菜

鹤羽说个事
2025-11-13 10:49:43
【扫“苗”】插裤兜,非常罕见的送别动作!日方接受吗?

【扫“苗”】插裤兜,非常罕见的送别动作!日方接受吗?

新民周刊
2025-11-19 09:26:23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细语
2025-11-17 10:23:19
2025-11-20 22:51:00
阿龙美食记 incentive-icons
阿龙美食记
用心做菜,满足您味蕾享受
16452文章数 177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头条要闻

专家:高市言论或跟军事部署挂钩 中方要有应对政策

头条要闻

专家:高市言论或跟军事部署挂钩 中方要有应对政策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游戏
艺术
公开课

教育要闻

风云再起!朝阳“双雄”华山论剑!

亲子要闻

重庆知名幼儿园爆雷后:负责人已被批捕,接收方收餐费遭反对

《四海兄弟:故乡》推出“自由模式”免费更新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