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寒衣节,作为咱传统的“鬼节”之一,和清明、中元并称三大祭扫节日,讲究可不少。尤其是“提前烧还是当天烧”这个问题,家家户户说法不一,再加上各种代代相传的禁忌,很多年轻人都摸不着头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寒衣节的来龙去脉,说说烧衣的讲究。
寒衣节的来历
先说说寒衣节的来历,这事儿得从老辈人的传说讲起。据说寒衣节打周朝就有了,最早叫“授衣节”。那时候天子和大臣们,到了农历十月初一,就会把冬天的棉衣分下去,让老百姓过冬,后来慢慢延伸到给去世的亲人送寒衣——天冷了,活人要添衣,咱记挂着地下的先人,也得给他们备上“冬装”,这是后人的一份孝心。
![]()
民间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孟姜女送寒衣的传说。当年孟姜女的丈夫被抓去修长城,寒冬腊月里,她一针一线缝了棉衣,千里迢迢去边关送衣,结果到了地方才知道丈夫早就累死了,尸骨都埋在了长城脚下。孟姜女哭倒长城后,抱着棉衣在丈夫坟前焚烧,哭诉着思念之情。后来这事儿传开,老百姓就跟着效仿,每到十月初一就给亡人烧纸衣,寒衣节送寒衣的习俗就这么固定下来了。刚开始还真有送棉衣的,后来觉得不方便,就改成了烧纸做的寒衣,再后来又添了纸鞋、纸帽、纸钱,都是盼着先人们在阴间能穿暖吃饱,日子舒心。
寒衣何时烧?
接下来就是大伙儿最关心的:寒衣节到底该提前烧还是当天烧?其实没有统一答案,关键看各地的习俗,但核心原则就一个——“心诚”。
先说说提前烧的讲究。老辈人常说“早送早暖”,不少地方习惯在寒衣节前三天烧寒衣。为啥要提前?主要是怕正日子阴间“人多拥挤”,老祖宗排不上号。就像咱过节赶庙会似的,去晚了啥都抢不着,提前送过去,先人们能早早收到,赶在最冷之前穿上。还有一种说法是“单日不烧衣”,如果寒衣节当天是单数日子,就得提前到双日烧,图个“成双成对”的吉利。另外,现在城市里管控严,不少地方不让在正日子露天焚烧,提前烧也能避开管控高峰,既不违了规矩,也不添乱。
![]()
再说说当天烧的情况。有些地方讲究“正日送衣,先人得时”,认为十月初一当天是寒衣节的正日子,此时烧衣最灵验,老祖宗能准时收到。但当天烧有个前提,必须选对时间——得等天黑透了,一般是傍晚五六点之后,直到亥时(晚上九点前)结束。老辈人说,白天阳气重,阴间的门没开,烧了也白烧,先人收不到;天黑后阴气渐盛,门开了,烧的寒衣才能顺利送到。而且当天烧不能拖沓,要一次性烧完,不能中途停下。
其实不管提前还是当天,有个核心点得记住:不能推后烧。寒衣节是送“冬衣”,讲究的是“应时”,推后了天气更冷,先人们“挨冻”,就是后人的不周到了,这是老辈人最忌讳的。另外,不管啥时候烧,心诚最重要,老祖宗要的不是那几件纸衣,是后人记挂着他们的那份情分。
寒衣节的禁忌
说完烧衣的时间,再聊聊寒衣节的禁忌,这些规矩都是老辈人用经验总结的,既是对先人的敬畏,也是图个家人平安,咱可得记牢了。
首先是烧衣的地点和方式禁忌。烧寒衣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就烧,最好选在路口、河边或者自家祖坟前。在路口烧的时候,要先用树枝在地上画个圈,画圈的时候别把口封死,得朝祖坟的方向留个缺口,这是给老祖宗留的“进门道”,让他们能进来拿衣服。画圈也是为了防止“孤魂野鬼”来抢,圈里的东西是给自家先人的,圈外可以烧点散纸,算是给过路鬼神的“路费”,互不打扰。
![]()
烧的时候还有个关键:要念叨着先人的名字,比如“爷爷、奶奶,天冷了,给您送寒衣来了,您收好穿暖,保佑家里人平安健康”。这样先人才知道是给他们送的,不会被别人领走。另外,纸衣、纸钱一定要烧干净,不能剩半截,老辈人说“烧不干净,先人穿不上、用不上”,而且烧的时候不能用脚踩、用棍子扒拉,那样是对先人的不敬,也容易把“福气”打散。现在城市里不让露天烧,就找指定的焚烧点,或者用专用的焚烧炉,千万别在小区楼道、绿化带里烧,又危险又污染环境,还可能违反规定。
其次是人员禁忌。孕妇和小孩最好别去烧寒衣,老辈人说孕妇体质特殊,容易冲撞阴灵,对胎儿不好;小孩阳气弱,眼睛“干净”,可能会看到不该看的东西,容易受惊吓。另外,身体虚弱、刚生病痊愈的人,还有正在服孝的人,也尽量别去,避免沾染阴气,影响身体健康。如果实在想去,要让家里阳气重的人陪着,烧完赶紧回家,别在外面逗留。
还有些细节禁忌不能忽略。烧寒衣的时候,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比如“这破衣服谁要”“烧了也白烧”之类的,要多说祝福的话,既敬先人,也盼着家里顺顺当当。烧完之后,不能马上回家就关门,得先在门口跺跺脚,拍打拍打衣服,进门后最好烧壶热水泡泡手,或者用柚子叶煮的水洗手,驱散身上可能带的阴气。另外,寒衣节当天别晚上出门闲逛,尤其是偏僻的地方,老辈人说“十月初一鬼门开,孤魂野鬼四处来”,晚上少出门能避免不必要的冲撞。
寒衣节的讲究
最后还有个讲究:寒衣节送的纸衣,最好是亲手叠的,或者至少是自己亲自挑选的,别让外人随便碰。现在市面上有现成的纸衣、纸包袱,买的时候要选质量好点的,别买那种一烧就碎的,也是一份心意。如果不想烧纸,现在不少地方提倡文明祭扫,给先人送束鲜花、鞠个躬,或者在家摆上先人的牌位,献上水果点心,念叨几句心里话,也是一样的孝心,既环保又安全。
![]()
其实寒衣节的这些规矩和禁忌,本质上都是后人对先人的缅怀和敬畏。不管是提前烧还是当天烧,不管是烧纸衣还是送鲜花,核心都是“记挂”二字。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提醒咱别忘了根,别忘了那些曾经疼爱我们的人。
如今生活节奏快,不少年轻人对这些传统习俗越来越陌生,但只要心里装着对先人的思念,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问候、一份牵挂,也是对传统的传承。如果实在想按老规矩来,就照着上面的讲究办,选对时间、避开花样禁忌,既不违了传统,也不添乱子。最后也盼着大伙儿都能顺顺利利,家里平平安安,这也是老祖宗最想看到的事儿。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