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王聪
编辑 | 王多鱼
排版 | 水成文
众所周知,多细胞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预定的、受到精确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例如细胞凋亡(Apoptosis)、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细胞焦亡(Pyroptosis),以及铁死亡(Ferroptosis)等。
2022 年 3 月 17 日,哈佛-MIT博德研究所Todd Golub 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一种铜依赖的受控细胞死亡方式,并将其命名为——Cuprotosis(铜死亡)。这种铜依赖的细胞死亡是通过铜离子与线粒体呼吸中的三羧酸循环(TCA)中的硫辛酰化成分直接结合而发生的,导致硫辛酰化蛋白质聚集和随后的铁硫簇蛋白下调,从而导致蛋白质毒性应激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2025 年 11 月 19 日,墨尔本大学Lev M. Kats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Inhibition of heme biosynthesis triggers cuproptosis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的研究论文【2】,这也是铜死亡研究首次登上Cell期刊。
该研究发现,血红素生物合成能力的抑制,会诱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细胞中的铜积累,并激活铜死亡。
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铜死亡是一种真正的细胞死亡途径,确定了血红素生物合成酶(HBE)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很有前景的药物靶点,抑制 HBE 可通过激活铜死亡来杀伤白血病细胞。这一发现为 AML 的代谢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侵袭性强且致命的癌症,总体 5 年生存率低于 30%。AML 是由个体的造血干细胞、多能祖细胞和/或早期髓系祖细胞(这些细胞统称为造血干细胞/祖细胞,HSPC)中积累的癌症驱动突变组合引起的。
代谢失调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机制的一个关键特征。代谢重编程不仅为 AML 细胞的快速生长提供动力,还通过调控表观遗传和转录回路的活性,促使其细胞命运发生改变。重要的是,这产生了可操作的治疗依据,而且代谢途径已被证明是 AML 药物开发的沃土。实际上,靶向核苷酸代谢(阿糖胞苷)、线粒体呼吸(维奈克拉和阿扎胞苷)或致癌代谢物 2-羟基戊二酸生成(突变型异柠檬酸脱氢酶抑制剂)的代谢相关疗法,已被用于治疗大多数 AML 患者。
尽管上述疗法能引发强烈的治疗响应,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实现完全缓解,但患者的耐药性和复发仍然十分常见,这凸显了对新疗法的迫切需求。
血红素(Heme)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必需代谢物。细胞可以从细胞外环境中回收血红素,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由定位于线粒体和细胞质中的血红素生物合成酶(HBE)催化的 8 种酶促反应,从琥珀酰辅酶 A 和甘氨酸从头合成血红素。除了在红细胞中作为氧气载体的功能外,血红素对于非红细胞中的众多分子过程是必需的,并对其进行调控,涵盖从线粒体能量生成到铁稳态、抗氧化防御、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等。血红素水平已被证明可调节细胞命运决定,包括细胞分化和凋亡性细胞死亡。
然而,尽管血红素生物合成的改变有可能影响癌细胞的关键特征,但血红素生物合成酶(HBE)作为癌症治疗靶点的研究尚未充分开展。
铜,是生命所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但它同时也极具毒性,因此,细胞内的铜浓度会被主动维持在极低水平,以防止产生有害影响。铜离子载体Elesclomol能够将铜离子转运至细胞内,选择性靶向并杀死癌细胞,然而,其在临床试验中未获成功,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对铜的毒性机制认识不充分。
2023 年,Todd Golub教授团队迈出重要一步,为利用铜的治疗潜力提供了依据。他们描述了一种铜诱导的细胞死亡形式——铜死亡(Cuprotosis),这是一种有别于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及铁死亡的新型细胞死亡形式。铜死亡涉及两个主要因素:1)铜离子的过度积累,通常由铜离子载体引起;2)线粒体蛋白复合物,例如丙酮酸脱氢酶,其含有一种源自硫辛酸的翻译后修饰(硫辛酰化修饰)。铜直接与硫辛酰化蛋白结合,诱导其寡聚化并引发致命的蛋白质毒性应激。
值得注意的是,铜离子载体在体外对某些预后不良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亚型表现出高度活性。
Lev M. Kats团队此前发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血红素生物合成酶(HBE)表达和血红素水平降低,结合对癌症依赖性图谱(DepMap)的分析,表明 HBE 是 AML 高度选择性的依赖性因子,因此,研究团队探索了以 HBE 为靶点的抗白血病策略的可行性。
具体来说,该研究通过对小鼠模型、人类细胞系和原代患者样本的综合整合分析,发现血红素的从头生物合成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选择性生存依赖。这种依赖性的内在机制在于 AML 细胞(尤其是白血病干细胞,LSC)倾向于下调血红素生物合成酶(HBE)的表达,这种低 HBE 状态反而促进了其自我更新能力。
而抑制 HBE 会导致:1)线粒体复合体 IV(Complex IV)崩溃,破坏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2)铜伴侣蛋白系统失调,引发细胞铜离子稳态失衡,进而诱导铜死亡。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了与血红素生物合成具有合成致死关系的通路(例如糖酵解),为联合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靶点。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血红素生物合成酶(HBE)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血红素水平通过 BACH1 与白血病转录程序的改变相关联;
血红素生物合成在 AML 中是一种选择性依赖,无论是在体外还是体内;
血红素缺乏会破坏线粒体复合物 IV,导致铜积累和铜死亡。
![]()
总的来说,该研究确定了血红素耗竭是铜死亡的触发因素,进一步证实了铜死亡是一种真正的细胞死亡途径,可能在多种生理和病理环境中发挥作用。该研究还确定了血红素生物合成酶(HBE)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很有前景的药物靶点,抑制 HBE 可通过激活铜死亡来杀伤白血病细胞。这一发现为 AML 的代谢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论文链接:
1.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f0529
2.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5)01233-4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