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语
人才兴则市域兴,人才强则事业强。在大理市逐梦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每一份突破都离不开人才的智慧,每一次跨越都饱含人才的担当——他们或许是扎根产业一线、破解技术难题的工匠能手,或许是守护古老技艺、传承艺术匠心的非遗人才;他们中有深耕实业的创业先锋,有立德树人的教育楷模,有守护健康的白衣战士。他们把个人理想织进城市发展的经纬,让奋斗身影成为时代最美的注脚。
即日起,大理融媒开设《苍洱英才风采录》栏目,将循着人才足迹,走进他们的工作现场,倾听他们的逐梦故事,展现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坚守与突破,让惜才、爱才、敬才的理念融入城市肌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大理、成就梦想,共同为全市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今日推出第六期:《张翰敏:千年蓝白 五色花开》。
“我要回家,回大理。”
这是2012年,北京,白族姑娘张翰敏萌生了这个“逆潮流”的念头。这不怪她,对游子而言,故乡大理有着难以抗拒的魔力。
她回来了,回到了那个被蓝与白浸润的周城。
即便是从未离开过大理的人,也会为周城着迷。它是白族扎染的故乡,随处可见的蓝染布匹在日光下轻轻摇曳,如同将洱海的粼粼波光定格。这里的人常说,扎染的蓝是洱海的水、苍山的天空,白是未曾浸染的布帛、流动的云。
张翰敏回来后做的,是俯身这传承千年的扎染,用心守护,在蓝白之上织就“五色花”。
张翰敏
![]()
全国爱故乡十大人物、云南省创业之星、2024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候选人、2024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白族扎染技艺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理十大最美人物、大理白族扎染技艺传习所所长、大理市政协委员,蓝续品牌创始人。
初心之蓝
“印象最深的是在蓝天白云下,一群阿姨围坐一起扎花的场景,特别美好。”坐在蓝续周城店古色古香的白族院中,张翰敏的目光越过蓝染布匹,仿佛穿过时光,回到童年的周城。
那一幕,像一粒静默的种子,悄悄埋进了她的生命。2012年,种子破土而生。她辞去北京令人羡慕的工作,与丈夫张斌踏上了回乡的路。
![]()
“我是土生土长的白族孩子,作为年轻人,想为家乡做点什么。”那时的周城,扎染作坊虽仍有20余家,却鲜见年轻人的身影。产品单一,技艺传承面临断层的危机,那一抹蓝渐渐褪色。
返乡的路不都是坦途。她和丈夫在周城村84号落脚,创办蓝续,这座白族老院,成为她梦想的起点。
![]()
问起蓝续之名的深意,她的解释饱含深情:“蓝,是大理的天空蓝、洱海蓝,是扎染的蓝,也是小时候对于这个村落的感受;续,是生活的可持续,手艺的可持续。”
在那些艰难创业的日夜里,正是对故土的眷恋、对传统的珍视,如暗夜中的一盏灯,照亮她的前行路。
传承之金
创业伊始,张翰敏踏上寻访老艺人的路。那一间间古朴院落,成了她传承之路的第一课堂。
“很多老人扎根在这儿,做了一辈子扎染,和他们交流,我特别受益。”她回忆,“他们不止会扎花、染色,还会建筑、写作、画画。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匠心,对自然、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理解。”
![]()
这些走访,如淘金一般,张翰敏学会的不只是一招一式的技艺,更是沉甸甸的生活智慧与文化内核。她说:“我们作为非遗传承人、手艺人,传承的不仅是技法,更是手艺背后那份深厚的价值与文化,那是一种可以滋养人心的力量。”
在此基础上,她带领团队研发出全国首套滇西北植物染色色卡,涵盖50余种颜色,这既是对传统工艺的科学整理,也是对自然染色美学的再发现。陆续取得了3项外观设计专利,创作原创作品超过200个系列,《雀之灵》等20余件作品在各级设计比赛中获奖,多件作品被博物馆收藏。
![]()
传承之路,也在人的延续中越走越宽。她广纳学徒,门下徒弟已逾50人;与中央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建立校企合作,为白族扎染持续输送新鲜血液。
创新之橙
“守正创新,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张翰敏这样理解创新,“致敬传统、学习传统,更要让传统活在当下。这条路没有终点,我们始终在探索如何让非遗走进这个时代。”
橙色,象征活力与希望,这是她对白族扎染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色彩。
![]()
她开创了“非遗个性化体验+院落手艺文化”模式,成为沉浸式扎染研学课程的先行者。不仅让周城的扎染体验工坊数量增加,更带动了上千户村民与返乡青年投身乡村体验经济。以白族染织绣为核心,开发出超过50类文化研学课程,并与村里50余位不同手艺的传承人联动,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非遗体验体系。
在传播方式上,她也走在前列。蓝续成为小红书“非遗上新”、微博“非遗焕新”的公益扶持站点。“周城扎染”登上热搜,古老的商贸街焕发新生,成为网红打卡地。在社交平台上,相关作品和活动累计点击量超过10万次。
![]()
“蓝续不是以利润为唯一目标的商业机构,”张翰敏强调,“我们是一家社会企业,在商业价值与文化本真之间寻求平衡。”
如今,这份创新已结出硕果。蓝续带动超1000人就业,开展培训3000多人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创造产值上千万元。数字背后,是古老技艺焕发的勃勃生机。
融合之彩
在张翰敏手中,蓝与白不再只是色彩,而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媒介。
她推动的跨界合作,与NBA、希尔顿等超过200个国内外品牌的深度合作,成为非遗创新的生动实践。其中,一款联名潮牌球鞋以近18000元的售价,不仅重新定义了非遗产品的市场价值,更让千年技艺以时尚语汇融入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
作为“薄技在”品牌联合创始人,她倾力打造的“匠志集民艺中心”与全国首个甲马艺术馆,已成为喜洲古镇非遗旅游的名片。这些探索不仅为非遗的现代化传承开辟了新径,也为大理乃至云南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身为大理市政协委员,她将非遗的传承发展作为履职重点。“我们要通过技艺、设计、品牌与跨界的多元融合,让非遗真正活在当下。”她进一步说,“以‘非遗+’模式整合资源,培育产业集群。无论是非遗+旅游、非遗+文创还是非遗+电商,目标都是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现在的蓝续,俨然已超越扎染品牌的范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的文化桥梁。“我们开设的每一家店,都秉持‘一店一文化’的理念,希望让更多人在当代空间中感受白族文化之美。”张翰敏说。
![]()
在守正与创新的平衡中,那一方方浸润时光的布料,正悄然融出万千色彩。
开放之青
青色,是开放的颜色,也是包容的底色。
张翰敏带着扎染,一次次跨越山海。从英国到泰国,从阿联酋到德国、芬兰,10余场国际艺术展览中,都有白族扎染静谧而有力的表达。北京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扎耶德大学扎染艺术展、柏林“中国可持续设计”巡展……这些舞台,让乡村手艺人的作品被世界看见,提升了中国手艺的能见度。
![]()
“我们希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张翰敏这样诠释她的“走出去”,“白族扎染作为国家级非遗,承载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共处的智慧。这是跨越时空的‘滋养’,我们希望把这份可持续生活理念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在全球化表达的探索中,她提出“LOCAL+GLOBAL”的理念,既深深扎根于本土土壤,又始终保持与世界对话的视野。
![]()
“我们要推动大理非遗走向国际,通过交流互鉴,让世界看见它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们也保持开放,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元素,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让白族非遗在国际舞台上焕发新的光彩。”她说。
白族扎染不再只是民族技艺的传承,更成为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一个动人章节。
守护那抹蓝
时光流转,初心如磐。“时间对每个人都是最宝贵的,一定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做最有价值的事。”走过不惑之年的张翰敏,对生命有了更多的领悟。
身兼非遗传承人、政协委员、品牌主理人等多重身份,她在角色转换中始终保持清醒:“这些身份各有边界,又相互交融,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前行的方向。”
![]()
展望前程,她的目标明确坚定。“我要成为一名社会创业家,用创新解决实际问题。非遗传承人代表着技艺的修为,政协委员承载着群众的期待,而社会创业家,是要把‘蓝续’模式打造成可复制的范本,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这一切的基底,都是那一抹蓝。
“用心守护一抹蓝”,是“蓝续”的品牌口号,也是张翰敏始终如一的坚守。这些年不管是寂寂无闻还是灯光璀璨,她经常叩问自己三个问题:“你够不够用心?”“你守好这抹蓝了吗?”“这抹蓝对大家意味着什么?”
![]()
于她而言,蓝与白是来路,也是归途。
“我最初的理想生根发芽了,但本质没有变。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守护初心非常重要。”她如是说,“如果后人说起我,说我推动了白族扎染的发展,为周城作了些贡献,我是很开心的。”
谈话间,一个华侨参访团走进院落,在专业讲解中体验扎染技艺。海外游子在这里寻找文化根脉,新染的布匹在风中轻扬,漾开层层蓝色的涟漪。
![]()
蓝白之上,那朵由初心之蓝、传承之金、创新之橙、融合之彩、开放之青融汇而成的“五色花”绚烂绽放。它与古老的“绞缬”技艺遥相呼应,承载着白族女儿对故土的眷恋,凝聚着手艺人代代相传的匠心,也闪耀着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
记者:张辉 罗晓川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编辑:陈琳玲
值周:胡亚玲 张辉
主编:李胜
生态环保普法宣传小知识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条例》
第三章 保护管理措施
第十八条苍山保护管理范围实行分区管控,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具体范围按照依法批准的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进行划定。
第十九条禁止任何人进入苍山保护管理范围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人民政府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