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刚刚!LPR连续6 个月没降,你的房贷还会减少吗?

LPR连续6个月没降 房贷还会减少吗

0
分享至

2025 年 11 月 20 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 LPR 报价:1 年期 LPR 维持 3.0%,5 年期以上 LPR 坚守 3.5%,这是该利率连续第 6 个月 “按兵不动”。消息一出,全国 2 亿房贷家庭瞬间陷入焦虑:LPR 不降,月供是不是就没机会减少了?刚盼来的利率红利要中断了?事实上,LPR 持平不等于房贷利率锁定,在 “LPR 加点动态调整”“重定价周期优化” 等政策支持下,多数家庭仍有实实在在的减负空间,关键在于找准操作路径。



一、LPR 连续 6 个月维稳:三大核心原因筑牢利率底线

LPR 持续 “原地踏步”,并非政策收紧信号,而是多种市场因素与政策考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背后暗藏清晰的调控逻辑。

(一)政策利率锚定,定价基础未变

LPR 的定价核心是政策利率,尤其是 7 天期逆回购利率与 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截至 11 月,7 天期逆回购利率已连续 8 个月稳定在 1.4%,MLF 利率维持 2.0% 不变,缺乏下调动力的定价基础,LPR 自然难以同步下行。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政策利率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 LPR 报价的刚性,短期内若没有政策利率调整,LPR 大概率将继续保持平稳。

(二)银行息差承压,让利空间受限

当前商业银行净息差已处于历史低位,2025 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净息差仅 1.33%,部分中小银行甚至逼近 “1% 警戒线”。LPR 作为银行贷款定价的基准,每一次下调都将直接压缩盈利空间。在存款成本刚性、不良贷款处置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银行主动下调 LPR 加点的动力明显不足,这也是 LPR 连续多月维持不变的关键现实制约。

(三)经济基本面支撑,降息迫切性下降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5.4%,环比增长 1.2%,经济呈现稳步回升态势;金融数据同样亮眼,3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 8.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7.4%,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与此同时,5 月份 LPR 下调 0.1 个百分点的政策效应仍在持续释放,当前企业贷款与房贷利率均处于历史低位,短期内通过 LPR 降息进一步刺激经济的迫切性显著降低。

二、核心结论:LPR 不降,房贷仍能省!两大路径解锁减负红利

很多房贷家庭存在认知误区:认为只有 LPR 下调,月供才会减少。事实上,2025 年推出的存量房贷优化政策,已为减负打开 “第二通道”,无论是调整加点数还是优化重定价周期,都能实现真金白银的节省。

(一)路径一:调整 LPR 加点数,锁定长期优惠

这是当前最直接的减负方式。根据存量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银行可根据客户还款记录、征信情况,下调房贷利率与 LPR 的加点差值,且加点数只能往下调、不能往上调,调整后长期有效。

从全国范围来看,三季度新发放房贷加权平均利率仅 3.07%,对应加点值为 - 43BP(3.07%-3.5%),触发存量房贷调整线为 - 13BP,即存量房贷利率高于 3.37%(3.5%-0.13%)的家庭,均符合下调条件。以上海为例,已有二套房贷客户将利率从 3.45%(LPR-5BP)下调至 3.36%(LPR-14BP),100 万元 20 年期贷款月供减少约 50 元,总利息节省超 1 万元。

实操案例更具说服力:假设家庭有 100 万房贷,剩余还款年限 20 年,当前利率为 4.3%(LPR3.5%+80 基点),每月月供约 6202 元。若成功申请将加点数从 80 降至 30,调整后利率变为 3.5%+0.3%=3.8%,月供降至约 5860 元,每月直接省 342 元,一年能省 4104 元,20 年累计节省 82080 元。目前国有大行最低可降至 LPR+30 个基点,股份制银行政策更灵活,只要没有逾期还款记录,审批通过率极高。



(二)路径二:优化重定价周期,加速享受降息红利

重定价周期是指房贷利率跟随 LPR 调整的频率,默认多为 1 年,2025 年新规允许调整为 3 个月、6 个月或保留 1 年,核心是让家庭更快捕捉 LPR 下降红利(若未来 LPR 下调)。

比如当前 LPR 为 3.5%,将周期从 12 个月改成 3 个月,未来每 3 个月银行就会按最新 LPR 重新计算利率。若后续 LPR 降至 3.4%,改周期的家庭 3 个月后就能享受新利率,而保留 1 年周期的家庭需等满 12 个月。不过需注意风险:若未来 LPR 上涨,该短周期也会更快增加月供,适合看好利率长期下行、收入稳定的家庭。

若将两种路径结合效果更佳:先下调加点数锁定低利率,再缩短重定价周期,未来 LPR 下降时能双重受益。比如先把加点降到 30(利率 3.8%),再改成 3 个月周期,既能长期享受低加点优惠,又能快速跟进 LPR 变动,最大化减负效果。

三、分群体实操指南:不同家庭怎么选?精准操作不踩坑

无论是存量房贷家庭还是新增购房者,都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优方案,避免盲目跟风。

(一)存量房贷家庭:主动申请,三步解锁红利

查询资格:通过手机银行 APP 或联系经办银行,查询自身房贷当前加点值与利率水平。若利率高于 3.37%,或加点值高于 - 13BP,均具备申请下调资格。



线上办理:工行、建行等主流银行已开通线上受理通道,无需跑网点,上传贷款合同、不动产查询证明即可申请,审核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周,且无任何手续费。

周期选择:剩余还款年限 10 年以上、收入不稳定的家庭,建议保留 12 个月周期,优先下调加点数,保障月供稳定;剩余年限 5 年以内、能承受波动的家庭,可改为 3 个月周期,抢占未来降息先机。

(二)新增购房者:货比三家,叠加多重优惠

LPR 维稳期间,新增房贷的优惠空间集中在银行加点与地方政策补贴上,做好这两点能省更多:

对比加点政策:不同城市、银行加点差异显著。上海核心区首套利率可低至 LPR-45BP(3.05%),北京多为 LPR-35BP(3.15%),广州部分银行已探至 3.0%(LPR-50BP),需重点对比选择。

叠加地方福利:全国商业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统一为 15%,50 多个城市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30 多个城市下调首付比例。以上海双缴存家庭为例,公积金最高可贷 100 万元,30 年期月供仅 4109 元,较商贷节省 248 元 / 月。

关注专项补贴:三孩家庭、退役军人等群体可享受额外优惠,部分城市最高补贴 12 万元,或额外下调加点 20BP,需提前咨询银行政策。

(三)特殊情况处理:这些家庭别错过优化机会

固定利率或基准利率定价的家庭:需主动申请转换为浮动利率(LPR 定价),才能享受加点下调与周期优化福利,转换后立即具备调整资格。

已结清一套房贷、当前为二套房贷款的家庭:若符合当地首套房认定标准(如无其他住房),可凭不动产查询证明申请按首套利率执行,进一步降低加点幅度。

四、避坑提醒:四大注意事项,守住减负红利

抓紧申请窗口期:存量房贷加点调整政策虽无明确截止时间,但银行审批额度有限,且部分银行规定加点调整仅能申请一次,建议尽快办理,避免后续政策收紧。

看清合同条款:重定价周期修改后,多数银行规定整个贷款存续期内只能改一次,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切勿只图短期便利忽略长期波动。

避开提前还款误区:若计划提前还款,优先选择 “月供不变、缩短年限”,比 “减少月供、年限不变” 更省利息。比如 100 万房贷剩 20 年,提前还 20 万,选缩短年限能省 16 万利息,选减少月供仅能省 5 万。

警惕分段计息 “假象”:部分家庭调整利率后首月还款增加,并非红利缩水,而是还款日与调整日不一致导致的分段计息,从次月起将稳定按新利率计算,长期总利息必然减少。

五、长期展望:年底或有降息窗口,房贷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尽管 LPR 已连续 6 个月持平,但业界普遍预测,年底前仍存在降息可能。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四季度外部波动加大,美国高关税政策对出口的影响可能进一步体现,国内投资、消费增速有所下行,加力稳增长的必要性上升,叠加美联储已恢复降息,外部掣肘弱化,年底前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并带动 LPR 跟进下调。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更明确预测,全年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四季度末可能有 50 个基点的降准和 10 个基点的降息。对于房贷家庭而言,这意味着无论是存量房贷的加点优化,还是未来 LPR 下调的红利,减负空间仍在持续扩大。

结语:房贷减负,主动作为是关键

LPR 连续 6 个月没降,并不意味着房贷减负按下 “暂停键”。在政策工具箱持续丰富的背景下,“加点下调 + 周期优化” 的组合拳,已为房贷家庭打开稳定的减负通道。对于存量家庭而言,主动查询资格、提交申请,就能锁定长期优惠;对于新增购房者,货比三家选择最优加点政策,叠加地方补贴,能最大化降低购房成本。

未来,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房贷利率长期下行趋势未改。与其纠结 LPR 何时下调,不如抓住当前的政策红利,通过精准操作实现月供减少。毕竟,对房贷家庭来说,真金白银的节省才是最实在的福利,而这份福利,需要主动争取才能稳稳拿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如果高市早苗坚决不撤回其涉台言论,我们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高市早苗坚决不撤回其涉台言论,我们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19 23:19:34
网传贝壳裁员30%,赔偿N+4,疑似内部回应:正常优化,不算裁员

网传贝壳裁员30%,赔偿N+4,疑似内部回应:正常优化,不算裁员

互联网大观
2025-11-20 11:35:57
国际足联送神助攻!意大利分组上上签,稳进世界杯,丹麦晋级难了

国际足联送神助攻!意大利分组上上签,稳进世界杯,丹麦晋级难了

侃球熊弟
2025-11-20 21:00:55
烟台压死女老师渣土车司机被定全责,家属:改装实载77吨超载4倍,学生痛哭悼念

烟台压死女老师渣土车司机被定全责,家属:改装实载77吨超载4倍,学生痛哭悼念

潇湘晨报
2025-11-20 16:31:34
中日这场外交风波,世界不应旁观

中日这场外交风波,世界不应旁观

新民晚报
2025-11-20 17:04:09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口罩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会有8大变化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口罩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会有8大变化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20 00:25:40
从9秒83到最后一棒:中国短跑的苏炳添时代,正式落幕!

从9秒83到最后一棒:中国短跑的苏炳添时代,正式落幕!

上观新闻
2025-11-20 21:42:10
柬埔寨女子劫囚后续:记者丢饭碗,女子身份曝光,评论区三观尽毁

柬埔寨女子劫囚后续:记者丢饭碗,女子身份曝光,评论区三观尽毁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20 23:43:17
轰6成群出动,信号非同一般,解放军这次,要同时收拾三个国家

轰6成群出动,信号非同一般,解放军这次,要同时收拾三个国家

空天力量
2025-11-20 20:31:07
意大利人才流失!布冯儿子再次为捷克上演帽子戏法,3场比赛进6球

意大利人才流失!布冯儿子再次为捷克上演帽子戏法,3场比赛进6球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20 23:42:54
杀疯了!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企业:只讲法律不讲情?

杀疯了!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企业:只讲法律不讲情?

雷科技
2025-11-19 22:42:35
讲不出再见!中国飞人谢幕,绕场一周告别,21年田径生涯结束

讲不出再见!中国飞人谢幕,绕场一周告别,21年田径生涯结束

奥拜尔
2025-11-20 20:39:08
最后一刻,俄罗斯也弃权了,安理会胜负已分,特朗普送中方一句话

最后一刻,俄罗斯也弃权了,安理会胜负已分,特朗普送中方一句话

沧海旅行家
2025-11-20 13:19:14
联合国站在中国这边,对日本这个“战败国”,敲响了最后的警钟

联合国站在中国这边,对日本这个“战败国”,敲响了最后的警钟

策略述
2025-11-20 16:01:47
《疯狂动物城2》中文配音阵容引争议,“自己演戏都要找人配音,凭什么给动画配音?”

《疯狂动物城2》中文配音阵容引争议,“自己演戏都要找人配音,凭什么给动画配音?”

鲁中晨报
2025-11-20 14:02:08
俄罗斯再度痛批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俄罗斯再度痛批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澎湃新闻
2025-11-21 06:21:05
再这样下去,中国孩子就完了?央媒发文痛批这一现象

再这样下去,中国孩子就完了?央媒发文痛批这一现象

新东方
2025-11-19 15:27:54
如果对日本出手,我们必须要想清楚的三个问题

如果对日本出手,我们必须要想清楚的三个问题

枫冷慕诗
2025-11-20 17:17:36
高市早苗的闹剧,让日本经济先中了“回旋镖”|京酿馆

高市早苗的闹剧,让日本经济先中了“回旋镖”|京酿馆

新京报
2025-11-20 16:25:01
武统台湾的难度和代价有多大?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武统台湾的难度和代价有多大?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山间听雨
2025-11-19 12:25:23
2025-11-21 07:11:00
徐徐道史
徐徐道史
说些那些年的那些事儿
2327文章数 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头条要闻

俄罗斯再批高市早苗:至今不反省

头条要闻

俄罗斯再批高市早苗:至今不反省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本地
家居
公开课

手机要闻

REDMI产品经理:K90标准版是同档难得很全面的产品

教育要闻

动轴定区间,一个视频学明白!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