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的怒怼鲍威尔,将美联储主席推向舆论风口。
当下,美国30年期房贷利率顽固盘踞6.2% 左右,首次购房者年龄中位数飙升至40岁的历史峰值,Z 世代和千禧一代想实现 “美国梦” 变得难上加难。
白宫将房市困局归咎于美联储,鲍威尔的降息政策却收效甚微。
这场席卷美国的住房危机,究竟是央行的决策失误,还是更深层的市场顽疾?
![]()
特朗普政府对鲍威尔的指责火力全开,住房部长直呼其为 “疯子”,财政部长贝森特更是直言 “降息就能终结住房衰退”。
但现实却给了这份乐观一记耳光,自2024年9月以来,美联储累计降息1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已降至4.00%-4.25%区间,可房贷利率依旧纹丝不动,存量与新增房贷利差甚至突破2%,创下40 年新高。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揭开残酷真相,放贷机构对美联储的政策调整前所未有的漠视。
通常房贷利率会跟随10年期美债收益率波动,但当前市场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让金融机构大幅提高风险溢价。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9月美联储最新降息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虽短暂跌破4%,但房贷利率传导机制已严重失灵,这意味着鲍威尔即便继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内撬动房市。
“住房问题曾是美联储的锅,但现在不是了。” 摩根大通首席策略师戴维・凯利的表态,点出了危机的核心,美联储过去的政策埋下了今日的隐患。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基准利率长达7年维持实质零水平,新冠疫情期间再次大幅下调,长期异常低的房贷利率刺激全民购房热潮,直接推高房价。
当利率回归正常区间,就像 “关上了陷阱的闸门”,让后续购房者无路可走。
![]()
疫情期间的购房潮更加剧了供需失衡。
摩根士丹利美国政策主管莫妮卡・格拉指出,千禧一代在低利率窗口集中入市,耗尽了存量房源。
如今全美二手房源极度紧缺,中等收入家庭能负担的25.6万美元以下房源仅占23%,远低于5年前的 50%。
更关键的是,手握3%低息房贷的房主不愿出售,导致市场流通性枯竭,形成 “有价无市” 的僵局。
对美国年轻人而言,购房难早已不只是利率问题。
![]()
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数据显示,住房可负担性指数从2022年的108跌至2025年的97.4,意味着普通家庭收入已不足以申请中等房价房贷。
更致命的是首付门槛,常规房贷最低首付需3%,FHA贷款也要3.5%,而零首付政策仅面向退伍军人或特定农村购房者。
叠加年轻人的债务危机,购房梦更显遥远。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数据显示,18-29岁美国人背负着1.12万亿美元债务,20岁出头年轻人的信用卡平均余额达2834美元,较十年前上涨26%。
雪上加霜的是,三分之一美国人的应急储蓄仅500美元,在房租、学费飙升的背景下,攒首付几乎成为奢望。
![]()
数据显示,当前购买一套中等价位房屋需年收入超11万美元,远超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7.45万美元。
解决住房危机并非单一机构能完成。莫妮卡・格拉强调,联邦政府主导房贷杠杆,但地方政策才是关键。
分区规划限制了住房供应,保障房配额不足,税收框架缺乏倾斜,这些都加剧了可负担性难题。
莱坊房地产咨询公司全球研究主管利亚姆・贝利补充,收入不平等让弱势群体承压最重,在K型经济结构下,单纯降息只会进一步拉大财富差距。
从政策层面看美联储的影响力正在减弱。
![]()
尽管格拉预测再降50个基点可能触动放贷机构,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让通胀维持高位,制约利率下行空间。
更根本的解决方案,需要联邦与地方协同,一方面优化房贷政策,降低普通购房者首付压力。
另一方面放松分区管制增加保障房供应,才能真正破解代际分化下的房市困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