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军112师344团2连,是一个红军连,也是著名的“何万祥连”,是全军先进模范连队。2连的前身是红军长征时期红3军团10团2连,到达陕北后是红1军团4师10团2连,抗日战争三原改编时为115师686团2连,一直到1948年全军统一番号,为38军112师344团2连。战争年代,2连的连长更替频繁,其中不少连长都是老红军。上级选派他们担任2连连长,正是因为他们是能够带动连队保持先进、再立新功的英雄模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连长的英勇事迹并未广为人知,他们成了默默无闻的英雄。
![]()
1944年7月7日115师和山东军区机关报《大众日报》报道何万祥连模范事迹
笔者了解到,有姓名记载最早的一任红2连连长,是长征时期红军过了川西草地,到达腊子口、哈达铺后,整编后的2连连长—开国中将杨国夫,他到达陕北后升任副团长。抗日战争时期,2连跟随686团转战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南征北战,立功无数。遗憾的是,参加平型关战役时的连长是谁,现已无从考证。目前只知道,部队进入山东滨海根据地时,2连有两位连长:一位是何万祥,他是全军著名的战斗英雄,2连后来以他的名字被命名为“何万祥连”;另一位就是杜培芳。杜连长的名字,是老六团9连指导员秦燃的回忆文章提到的。因同音字关系,秦燃将杜连长的名字记为“杜佩芳”,解放后杜连长使用的名字是“杜培芳”。
杜培芳是一名老红军,他是何万祥连长的前一任连长。他任连长时,何万祥是2连的副连长。1943年11月,在江苏赣榆战役中,杜培芳英勇负伤,离开了2连,何万祥接任2连连长。关于杜培芳在红2连的资料不多,不知他是什么时候接任的2连连长。杜培芳担任2连连长前后期间,红2连随686团到达山东滨海军区,在多次重大战役中立下大功。青口战役中首先突进青口,两次甲子山反顽战斗,在攻防作战中都表现出英勇顽强的突击精神,赣榆战役、石沟崖战役中担任突击队。关于杜培芳的英勇事迹,有一条确切资料,是115师与山东军区机关报《大众日报》在1944年7月7日报道红2连的先进模范事迹时,提到了他的事迹。
![]()
现在江苏赣榆县景色,图片来自网络
1943年11月19日晚,滨海军区组织老六团、23团(新四军3师8旅调往山东部队,38军338团)发起赣榆战役,计划消灭赣榆县城内的2000多名伪军。2连作为攻城的主攻连队,副连长何万祥带领26名指战员组成攻城突击队,计划拿下一道城门,杜培芳带领2连其余战士紧随其后。杜培芳冲在最前面,2连战士紧紧跟着他。到赣榆城下时,他要冒险爬到城头上去,战士们把他拖了回来,自己爬了上去。这是因为平时2连干部爱护战士,就像爱护自己一样,而2连战士也爱护干部,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2连是一个英雄集体,始终团结一心,友爱互助。
拿下城门,向赣榆城里进攻时,杜培芳负了伤。战士们请求他,催促他下火线,到后方医治,但杜培芳拒绝了,他不肯离开。他拖着多次流血负伤的虚弱身体,继续留在阵地指挥2连战斗,直到天明战斗胜负已分,才勉强下去治疗。当日上午,战斗胜利结束,消灭伪军2000余人,战后2连荣获“赣榆连”荣誉称号。
杜培芳伤好后,未能回到2连,被分配到其他单位继续战斗。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随山东部队挺进东北,到了吉林,任警备2旅4团团长,政委是老红军张贤庭、陈祥,副团长刘永生,参谋长郑波,政治处主任董振元,参加了松花江边桦树林和桦甸阻击战。1947年2月1日,4团编入东满独立师,番号仍为4团,师长赖传珠,政委唐天际,副政委孔石泉。同年9月,东满独立师编入10纵为第30师,师长方强,政委孔石泉。4团参加了老爷岭、双河镇、杨木桥子等战斗。
杜培芳跟着四野大军入关南下,渡江战役后,他被任命为江西九江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巧合的是,司令员是杨国夫,不知他们俩人交谈中有没有提到红2连。不久九江警备司令部改称九江军分区,杜培芳任副司令员。后来,杜培芳调到湖南省军区,曾任邵阳军分区司令员。
文章写至结尾,笔者有一点疑问,不知杜培芳解放后与红2连和344团取得联系没有?有没有重回老部队去看一看?
![]()
阅兵时百面战旗中的何万祥连旗帜,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