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1
说实话,我挺讨厌那些做作的感恩教育。
也不喜欢那些被强加的孝道。
但我却对感恩充满了敬畏,也力求做到好好关心家里的老人。
也许正是如此,我才希望这种美好的品格能够被真诚对待。
我有了孩子,也没期待他将来要多么孝顺我。
我希望他过得好,也希望他会关心我。
不需要牺牲他自己的那种关心就够了。
也希望他能对那些爱他的,帮助他的人,也能回报爱和帮助。
所以,在养大小小鱼的过程中。
感恩教育,是我小心翼翼地努力做的。
因为我养大你,并不是为了得到你的感恩。
但我还是有责任让你明白感恩的意义。
倘若你得到他人的帮助,视其为应得的,不知感恩,甚至去无休止的索要。
那只会成为一个人人讨厌的人。
1
我发现有的孩子,他们宁可把肚皮撑破一次把东西吃光,也不愿意留一点明天吃。
一旦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赶紧满足自己,而不顾他人。
有人说这是天性。
的确,这是贪婪的天性,这天性未必是好的。
而且这样的孩子,往往不会感恩。
有很多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可以放宽一点,长大后再严格一点”,或者是“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懂事的。”
其实不然,因为“树大看苗,人大看小“。
在孩子年幼时,父母的影响是最深刻,最直接的。
如果你从小对孩子骄纵宠溺,到大了的时候估计就来不及了。
而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长大后真的比白眼狼还要可怕。
感恩,不是天生就会的。
它需要引导,需要榜样,需要父母的智慧。
卢梭在《爱弥尔》中一针见血指出:
“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过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
所以你无法包办孩子的一生,那就不要让他觉得什么都是“现成的”,结果还不知感恩。
3
有时候别人不懂得心疼你,不是因为你付出的太少,而是你付出过多。
我们很多家庭就把孩子当作家庭的中心。
然后百般宠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比如一袋水果,父母总是洗好后就先给娃吃,然后再自己吃。
全家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时时刻刻都扮演着被爱的角色,要什么家长都会千方百计得满足他们。
父母过于强烈的爱,不仅仅让孩子失去体味生活的机会。
更容易让孩子变得麻木。
孩子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
比如有的孩子甚至觉得饭菜好像是自己会变熟一样,然后端过来就可以了。
可他们不知道爸妈的辛苦。
泰国有一则广告,让我一直记得。 女孩跟妈妈吵架离家出走,没想到路边摊阿姨的一番话让她潸然泪下。 一整天她都在外面闲逛,肚子咕噜咕噜叫,可她没带钱出来,晚上,她来到一家面摊旁,闻到了阵阵香味。 她真是好想吃一碗,但身上又没钱,只能不住的吞口水。 忽然,面摊老板亲切的问:“小姑娘,你要不要吃面啊?”她不好意思地回答:“嗯!可是,我没有带钱。” 老板听了大笑:“哈哈,没关系,今天就算我请客吧! 女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一会儿,面来了,她吃得津津有味,并说:“老板,你人真好!” 老板说:“哦?怎么说?”女孩回答:“我们素不相识,你却对我那么好,不像我妈,根本不了解我的需要和想法,真气人!”
老板笑着跟她说:“哈哈,小姑娘,我不过才给你一碗面而已,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么你妈妈帮你煮了二十几年的饭,你不是更应该感激她吗?”
听老板这么一讲,女孩顿时如大梦初醒,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她顾不得吃剩下的半碗面,立刻飞奔回家。
这天晚上,这个女孩才深刻体会到妈妈对她的爱。
我们总是对请我们吃了两顿饭的人感念不已,而对管我们20多年饭的人苛责以求。
![]()
4
我们爱孩子,但是一定也要教会孩子“去”爱。
我们自己的需求也应该得到满足
做父母久了,千万不要忘记了自己也是有需要的人。
很多妈妈为了让孩子感到舒服,想着去戒掉自己的脾气。
结果几乎憋出了心理疾病。
为什么不好好看看自己的内心?
你也许是累了。
你感觉自己好像被困住了。
你也需要一个抱抱,一声安慰。
其实你需要发泄自己的压力。
你的感受可以明确告诉孩子,只要不随便发脾气就好。
比如我会告诉小小鱼,爸爸熬夜工作,所以下午需要睡觉,你不要打扰,否则爸爸会很难受,就会生气发脾气的。
这样告诉孩子,他进我房间拿东西,都是小心翼翼的。
因为他知道爸爸需要安静。
当你正面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
不致于陷入自我否定和情绪低潮之中。
疲倦、压力过大、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你肯定不会受欢迎的。
![]()
5
当然,在给孩子爱的时候,请记得给孩子想要的爱。
很多时候,我们说自己爱孩子,是基于自己的判断,而忽视孩子的需求。
这个判断往往来源于自己童年的一些经历。
比如有的父母小时候挨过饿,所以觉得让孩子吃得饱饱的,就是爱。
有的父母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好的衣服鞋子穿,所以觉得给孩子买漂亮昂贵的衣服,就是爱孩子。
因为自己曾经感受到了童年的痛苦,就不希望再让孩子重复自己的痛苦。
所以会想着弥补孩子,其实这也是在弥补自己小时候的缺憾。
可这样的行为,并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爱。
至少,不是孩子需要的那种。
所以当你生气地抱怨:“为什么我给你买了这么好的衣服,也不亲亲妈妈呢?”
“为什么我在孩子身上花费了这么多钱,也不觉得孩子爱我呢!”
“为什么孩子感受不到我的爱,是不懂感恩吗!”
其实,答案也许就是孩子根本就没有感受到。
你们两个人过去的经验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甚至需求都不同。
你对孩子的不懂感恩失望,孩子对你的愤怒感到疑惑。
所以当你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来装扮房间,想给孩子一个生日的惊喜。
结果孩子视而不见,反而把你的杰作破坏掉。
请不要生气。
也许你跟他来一次枕头大战会更加让他感受到你的爱。
他们希望你花一整天陪他玩,而不是去装扮房间。
我们付出全部的爱,并不一定让孩子心疼我们。
因为他们能接收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懂他们的世界有多少。
还要记得反思你满足了孩子多少,是不是仅仅为了满足自己呢?
(本文为鱼爸原创, 图来源网络,公众号转载可联系授权,欢迎个人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 已出版《真希望我爸爸读过这本书》、《刚刚好的养育》,谢谢支 持,欢迎关注,一起成长。)
支持原创就在文末点赞,欢迎留言!
您 所见到的,也许就是朋友需要的! 分享吧
你好,我是二胎奶爸,家有“恐龙专家”小小鱼和弟弟小谦,很幸运与你相遇。鱼爸曾是童书编辑,非常喜欢孩子这个神奇的群体,后来回家全职带娃。
每天用心带娃的同时,陪娃读了上千本绘本,也在公众号分享自己真实的育儿及亲子阅读的感受。平日好读书和创作,坚持原创分享,得到了几十万爸妈的关注。
这里没有条条框框的理论,只有真诚地分享。靠近我,用心和文字温暖你……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回复下方文章前面的数字编号,即可阅读。
下面这8篇文章我猜你会喜欢
201:请尊重孩子的磨蹭,大部分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202:致每个陪睡的妈妈,全世界欠你一个拥抱
203:跟孩子哭穷,到底有多可怕?
205:内心强大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206:家有男孩,请好好“说话”
207:好好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
117:养男孩,三岁时需要一个关键转变!
118:千万不能错过孩子阅读的黄金十年!
120:爸爸,决定一个家的温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