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为“顽固”的头颈部鳞癌按下“加速键”!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一个让许多医生和患者都感到棘手的“老对手”。它通常起源于口腔、咽喉或喉部,发病部位隐蔽,早期症状不典型,导致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是局部晚期 。在我国,每年新增头颈部癌症患者数量高达十几万,其五年生存率仍不理想,约一半的局部晚期患者会在两年内复发或转移 。
多年来,随着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nti-EGFR)单克隆抗体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广泛应用,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R/M HNSCC)患者的生存期已有了显著改善 。但医学的进步永不止步,如何让更多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近期的多项研究成果,为我们指明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方向:将抗EGFR单抗与ICIs联用。这种“双靶点联手”的策略,已获得国际和国内权威指南的推荐 。然而,这种联合疗法仍处于探索阶段,为了推动其科学、规范化应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部肿瘤专家委员会组织了跨学科专家团队,共同制定了最新的《头颈部鳞癌抗EGFR单克隆抗体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抗癌“双打”的原理,不仅要“杀敌”,更要“唤醒”
癌细胞非常狡猾,它们不仅会疯狂增殖,还会建立一道“免疫屏障”,阻止体内的免疫卫士(T细胞)去攻击它们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肿瘤免疫逃逸”。
而抗EGFR单抗联合ICIs的“双打”策略,正是要同时打破这两个机制:
抗EGFR单抗:打破癌细胞的“伪装墙”
EGF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是癌细胞增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抗EGFR单抗能阻断这条通路,更重要的是,它能增强肿瘤抗原的呈递。想象一下,T细胞是“侦察兵”,只有看到癌细胞的“照片”(抗原)才能发起攻击 。EGFR抗体就像是提高了“照片”的清晰度,让癌细胞更容易被T细胞识别(上调MHC I/II分子表达) 。
ICIs:为免疫系统按下“加速键”
ICIs(如PD-1抑制剂)是解除T细胞“刹车”的药物 。而抗EGFR单抗还通过另一个机制协助了ICIs:它能刺激干扰素-γ(IFN-γ)的释放,从而上调癌细胞表面的PD-L1表达 。这就像是给ICIs增加了更多的“靶点”,让T细胞在“解除刹车”后,能更精准、更猛烈地发起攻击 。
此外,这种组合还能有效调节肿瘤微环境,清除那些抑制免疫反应的“帮凶细胞”(如Treg细胞和MDSCs),将原本充满敌意的环境改造为有利于抗肿瘤的环境。
【专家共识1】临床前研究表明,抗EGFR单抗可通过增强肿瘤抗原呈递、调节免疫微环境等机制,与ICIs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专家同意度100%) 。
治疗不再“一刀切”,哪些患者能“双获益”?
这种联合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专家共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出了清晰的“分层治疗”建议,体现了精准医学的理念。
1. 新希望:不耐受化疗的R/M HNSCC患者
在过去,这类患者可能只能选择免疫单药治疗,但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例如,一项大型研究中,免疫单药的客观缓解率ORR仅为16.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只有2.3个月) 。
现在,抗EGFR单抗联合ICIs的**“免化疗”组合**,为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转机。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这一组合方案的ORR可达37.2%至41.9%,中位总生存期(OS)更是达到了令人鼓舞的18.1至20.2个月。与单纯免疫单药相比,这种不含化疗的组合,在疗效上展示出潜在优势,且安全性更佳 17。
【王大爷的“第二次春天”】
70岁的王大爷(化名),是一位复发转移性的头颈部鳞癌患者。由于长期患有基础疾病,体质虚弱,医生评估他难以耐受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家属担心化疗带来的痛苦,也倾向于保守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王大爷接受了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方案。治疗不久后,王大爷就感受到了身体的积极变化,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明显缩小。在后续的随访中,他保持着良好的生活质量,生存期远超预期,让家人和医生都感到欣慰。这正是联合疗法为不适合化疗的患者带来的真实价值。
【专家共识2】抗EGFR单抗联合ICIs,可作为不耐受或拒绝化疗的R/M HNSCC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专家同意度100%) 。
2. “难治”挑战:铂类耐药或治疗失败的患者
对于那些接受过铂类化疗后仍然疾病进展或耐药的患者,历史上预后往往更差 。然而,抗EGFR单抗联合ICIs的方案,在这些“难治”人群中也显示出了一线希望,中位OS达到了15.4至18.4个月,为这些衰弱或不耐受铂类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
3. “四药”联用虽强,但需谨慎
对于身体条件非常好的患者,研究者尝试了“四药”联合的方案:抗EGFR单抗+ICIs+双铂类化疗。初步结果显示,其客观缓解率(ORR)高达90.5%,短期的疗效非常惊艳 。
【专家共识3】抗EGFR单抗、ICIs和化疗的四药联合方案,初步显示出高ORR,但不良事件增加,可考虑用于高度筛选的患者(专家同意度100%) 。
一个重要的“反向警示”——免疫治疗失败后的选择
联合方案虽然强大,但它并不是所有情况下的“万能钥匙”。
对于那些已经接受ICIs一线治疗但疾病进展的患者,数据显示,继续使用“抗EGFR单抗+ICIs”联合方案的效果是不理想的(中位OS为9.6-11.4个月) 。
此时,专家们更推荐一个“传统”的接力方案:**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的挽救性治疗 。在多项研究中,这个方案的中位OS能够达到13.3至14.0个月,效果优于继续使用ICIs的联合方案 。
【专家共识4】对于R/M HNSCC患者,若一线ICIs治疗失败,不推荐将抗EGFR单抗联合ICIs作为后续治疗,应考虑西妥昔单抗联合紫杉醇等方案(专家同意度97%) 。
安全与疗效兼顾的未来
从这份专家共识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抗EGFR单抗联合ICIs疗法在头颈部鳞癌的治疗中,已经扮演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不耐受化疗或铂类耐药的患者,它以较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疗效优势,成为了一种值得信赖的**“免化疗”新选择** 。
当然,目前大多数积极数据来源于小型、单中心的研究,未来还需要大规模、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但毫无疑问,这种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双剑合璧”的模式,正为头颈部鳞癌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期和更高的生活质量,为他们打开了更广阔的治疗新局面 。
我们期待,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这一创新方案能惠及更多患者,真正实现“带癌生存,拥有更好生活”的美好愿景。
参考资料:Xue L, Xu T, Cao G, Chen X, Fang M, Feng M, Gui L, Han F, Han Y, Hao C, Hu M, Huang W, Ji D, Jiang H, Lin S, Liu L, Liu Z, Lu H, Qu S, Ren G, Song M, Wang P, Wang X, Yang K, Yu A, Zhang J, Zhang S, Zhang X, Zhang Y, Guo Y, Hu C.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combination of Anti-EGFR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ancer Treat Rev. 2025 Nov 12;141:103048. doi: 10.1016/j.ctrv.2025.10304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1253088.
免责声明:本文是根据医学病例报告撰写的科普文章,旨在传播医学知识,不能代替专业医疗诊断和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