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走上艺术这条路?
在艺术之路上,你自身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在你学艺术的路上跟父母有哪些具体的矛盾呢?
一个个直击艺术生心灵的问题,从一位位学生的口中问出,他们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自己艺术追梦之路上继续前行——成为一名舞蹈家,站上世界最大的舞台;当一名设计师,让爸爸妈妈住进自己设计的房子;成为一名演员,一打开电视机就能看到自己;做一名歌手……
台下观众从最初的默默观看到全身心投入,从共情时抹去眼角的泪水到谢幕时爆发出阵阵掌声,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的又一台原创话剧精彩上演。
11月18日,上戏附中特色课程成果展示——话剧《紫藤花开》在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院演出,这也是学校为庆祝建校百年,历时一年多时间打造的戏剧艺术特色课程的核心成果。
![]()
“紫藤”种子开花结果
《紫藤花开》以“戏中戏”的创新结构串联百年校园叙事,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全部由学生完成。
高二表演班学生“林蔓卿”在负责筹备校庆节目的过程中遭遇同学不配合、自我怀疑等重重困难,机缘巧合下,她通过一颗校花“紫藤”的种子“穿越”时空,亲历学校从1925年培成女校创立至今的百年历程:老校长蒯淑平以“教育青年学生,提高女子教育”为宗旨办学,培成女校创造一届学生7人考入香港大学的优异成绩;抗日战争时期学生募捐棉衣送上前线;新中国成立后培成女中经历合并、转制成为男女兼收的公办完中——培进中学;新世纪更名为上戏附中后,在国家规定的高中课程标准基础上增设艺术专业类课程,面向全市开展艺术类招生。
![]()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林蔓卿”逐渐领悟了责任、传承与成长的真谛。她与同学携手,将校史记忆搬上舞台,最终在校庆典礼上呈现出一台凝聚百年校魂、感动人心的演出。
![]()
![]()
为了写好这部剧,原著编剧、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生、上戏附中校友施敏学对上戏附中的百年校史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说:“这个戏我自己写的时候就很激动,学生呈现出的效果也比我想象中好很多。我给出的是只是一颗种子,导演、学生又共同创作、排练,让这颗种子开花结果呈现给观众。”
主创团队表示,这部剧作不仅反映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教育追求,更是上海教育在不同时代更迭的缩影。剧中的每一段校园故事,都与上海教育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脉络深度契合,折射出城市教育事业的薪火相传与创新变革。在讲好历史故事的同时,此剧也聚焦当代学生的成长困惑和对梦想的追求,既为同龄人提供了情感共鸣与成长参照,也让观众看到新时代青年在传承中汲取力量、在奋斗中追逐梦想的青春姿态。
一台戏“排”出两个年级第一
今年7月,上戏附中开始了《紫藤花开》的排练,“19位高二的学生报名成为演员,在4个月的排练中他们很少缺席,而且也展示出极高的效率,学业学习也没有落下。”制作人、上海戏剧学院教师、上戏附中副校长纪辰说。
《紫藤花开》的导演、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王佳健也被学生的积极参与感动,“我经常看到他们在排练前做卷子,剧本里‘唐钰’考了班级第一名,现实中,我们在排练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月考、一次期中考试,两次考试的年级第一都在我们剧组,这与戏剧训练对专注力的提升不无关系。”
![]()
![]()
纪辰说,《紫藤花开》除了原著编剧,导演,执行导演、音效设计、舞台美术设计、舞台灯光设计、服装造型设计、舞台监督等均由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担任,上戏附中学生在高中期间就有机跟专业的优秀教师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以演促练”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水平。
在戏剧实践中读懂校园故事
2018年,上戏附中的第一部大戏《青春禁忌游戏》,同样是在端钧剧院演出,“当年的那批高二的学生,现在已经从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四川传媒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毕业,在更大的舞台上实现自己当年的艺术梦想。今天又是一批现在高二的学生登上舞台,又是一次具有挑战性的原创剧目,无论过去与现在变与不变,我们始终希望能够努力点燃更多孩子的梦想,支持他们实现梦想。”上戏附中校长徐鸣说。
![]()
![]()
徐鸣表示,《紫藤花开》的艺术水准与育人实效,也离不开学校“高校专家+校内骨干+行业名家”的优质师资团队支撑,形成全方位育人支撑,也体现了学校“文化+艺术特长”双轨并行的育人路径。
![]()
站在百年新起点,上戏附中将以此次演出为契机,持续深化“素养·实践·先修”三阶递进的戏剧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戏剧+”融合路径,探索戏剧与语文、历史、心理、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深度融合,强化“戏剧+思政”育人实效。
同时,作为上海市艺术学科高地项目校及区域戏剧教育联盟主校,学校将继续依托与上海戏剧学院的深度合作,整合高校、行业与社会场馆资源,推动“大中小一体化”艺术教育生态构建。在科技与艺术加速融合的今天,学校也积极引入ai、数字媒体等前沿技术,拓展艺术表达的边界,但始终坚守“以戏促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办学使命。
未来,上戏附中将继续秉持“幸福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位学子在戏剧的浸润中感知美、理解人、创造未来,在传承与突破中书写艺术教育新的百年篇章。
文字:曹轶姗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曹轶姗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