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少华
编辑 | 李昊飞
出品 | 华山论剑V(iauto-ilife)
受搜狐汽车邀请,参加了今天下午举办的开放麦活动,以下是此次脱口秀的演讲稿,与大家分享。
各位同行、朋友们:
感谢搜狐汽车的邀请。说实话,接到这个邀请时,我还挺感动的。因为像我这种不走流量路线、没有大长腿的“老登”,估计也就只有搜狐,还愿意给我讲脱口秀的机会了。
![]()
所以, 我一口应承了下来。
今年是我从事汽车媒体行业第21个年头,但坦白说,我对这个行业却感觉越来越陌生了——
首先是陌生的面孔越来越多了,很多90后甚至00后的车企领导和媒体同行,让我越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已经老了;其次是陌生的玩法越来越多了,今年很多企业都在说打击黑公关、水军等等,但到底谁是始作俑者呢?
有些事,不能深究,因为没有答案,只会让自己徒增烦恼。
![]()
所以,即便是在喧嚣的时代,最重要的依然是做好自己。今天时间有限,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三个我个人的观点:
第一,是关于称呼的问题。以前,我们叫吉利、长城、长安、大众和丰田等,都叫“传统车企”,叫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等,叫“新势力车企”,但事实上,这种叫法是极其不科学的。因为,即便是蔚小理,今年都已经第11个年头了,但吉利的银河、极氪;长安的阿维塔、深蓝、启源等等,其实发布更晚,所以我想,我们以后能不能不要再叫传统车企,比如改用“主流车企”。
再引申到媒体,现在我们这些原来纸媒、网站出身的,也被称之为“传统媒体”,那些刚刚入行或者从科技、美妆、育儿赛道转轨过来的,反而被叫做科技博主、大V、新媒体,我有时候不理解,为什么“新人胜旧人,以前叫我小甜甜,现在叫我牛夫人”。
所以,我不想再被叫做“传统媒体”了,以后,请叫我“主流汽车媒体人”,在座的各位,请叫自己主流车企。
第二,我想呼吁,我们应该告别虚假繁荣,回归价值本质了。
今年6月,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的海报,震碎了多少汽车人的三观,也震碎了汽车人的骄傲。之后,各家的海报也水涨船高,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低于一万的订单海报了。
![]()
海报可以骗人,但销量骗不了人。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汽车市场已从“增量竞争”完全进入“存量博弈”阶段,汽车行业也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的历史性转变。接下来车企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销量之争,而是价值之争、体系力之争。
为什么这么说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汽车技术、配置、命名和定价都已经严重同质化。所以,品牌力的打造和品牌差异化,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必答题。
但如何做品牌,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经验,或者说,在蒙眼狂奔、人云亦云、跟风营销。
比如,太多的主流车企,在过去一年里,放弃了自己曾经的优势,盲目学习华为、小米,在流量上一掷千金,却收效甚微。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传播内容过于碎片化,忽略了只有优质内容,才能穿透传播壁垒,建立品牌护城河。
第三,在这个人人都在追逐流量的时代,内容,或者说原来的营销规律、4P理论,到底还有没有价值?
我们再看看现在车企的招聘要求,很多都“必须有华为、小米等互联网工作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干了十几年的经验丰富的汽车营销人,都不如一个从科技公司空降过来的年轻人了。
结果呢?我们看到了太多“流量为王”的荒诞剧,今年也有很多重金引进的互联网公司的人开始离开。所以,我觉得我们整个行业,都到了再次反思的阶段:为什么订单和声量震天响,但销售效果却静悄悄呢?
我认为,是我们把内容、品牌种草和流量这三者的关系搞反了,很多企业已经忘记了“传承与创新”的平衡之道。有些企业急于跟过去的自己说再见,试图用营销上的颠覆来表达转型的决心,结果变成了“四不像”。既失去了传统客群的信任,又没能真正赢得新世代消费者的心。
流量,是油门;但内容,是方向盘和底盘。你油门踩得再狠,方向盘不稳,底盘松散,最终只会冲出跑道。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在这个智能新能源时代,在这个短视频和直播的时代,我们这些“老人”该怎么办?我们的主流车企该怎么办?
我的答案是:要拥抱变化,但更要坚守内核。
![]()
车企朋友们,请不要再有“互联网崇拜”了。请尊重汽车行业一百多年来自身的规律——它本质上还是一个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工匠精神的制造业。流量可以帮你快速找到用户,但真正能留住用户的,永远是你能提供的那份“信任价值”。
所以,让我们在追求流量的同时,别忘了打造接得住流量的底气。愿我们都能在变革的洪流中,以深度对抗噪声,以价值穿越周期。既不沉溺于过去的荣光,也不迷失于当下的喧嚣。
谢谢大家!我是黄少华,一个在搜狐汽车讲脱口秀的,主流汽车媒体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