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星标”暂存文章,查找更方便!
听全文↓
环球零碳
碳中和领域的《新青年》
![]()
首图来源:Getty Images
撰文 | Penn
编辑 | 小雨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1761篇原创
2025 年 11 月 17 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2024、2025 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以下简称《配额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历史性扩容。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交易。此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截至2025年9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了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到了489.61亿元。
此次全国碳市场大规模扩容,将在发电行业的基础上增加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涉及约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使全国碳市场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50亿吨跃升至80亿吨,涉及企业共3700多家,管控占比突破全国总量的60%。
《配额方案》的落地,将推动全国碳市场从 “初步运行” 向 “功能深化” 跨越。
全国碳市场的管控结构将从从 “单一发电行业 + 单一气体(CO₂)” 转向 “多行业兼容(发电 + 钢铁 + 水泥 + 铝冶炼)+ 多气体管控(CO₂+CF₄+C₂F₆)”,从 “仅管控能源活动排放” 延伸至 “能源活动与工业过程排放协同管控”,填补了工业高耗能领域碳管控的空白,使碳市场对全国碳排放的调控能力大幅提升。
其中,钢铁、水泥行业覆盖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CO2),铝冶炼行业覆盖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六氟化二碳(C2F6)三种温室气体。三行业仅覆盖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等产生的温室气体直接排放,不覆盖因消耗电力、热力等带来的间接排放。
![]()
图说:《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分配》相关通知
来源:生态环境部
与此前征求意见稿内容相比,《配额方案》的核心变化在于“碳排放强度的偏离度X”的斜率稍显陡峭 ,即实际方案较征求意见稿更趋严格。
碳排放权交易在当前过渡阶段的核心原则:(1)其一为稳中求进,即总量平衡:24年配额分配量与实际碳排放一致,25年行业总量盈亏基本平衡;(2)其二为市场主导,即强度控制:碳排放强度控制水平越高(单位产量对应的碳排放量)的企业、相对可获得越多的配额。展望后续,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在26-27年配额总量收紧。
具体来看,三个行业与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方式总体一致,2024、2025年度配额实行免费分配,基于单位产出碳排放量分配配额。2024 年度各重点排放单位获得的配额与其经核查的实际碳排放量相等。
2025 年度水泥行业仅生产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生产线、当年度电石渣替代率超过 15%的水泥熟料生产线、石膏制硫酸副产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线获得的年度配额与其经核查的实际碳排放量相等。其余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按照各行业盈亏基本平衡的原则进行分配,配额盈缺率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
图说:配额计算方法
来源: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配额方案》发布后,生态环境部将下发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2024年度配额,重点排放单位将于年内完成首次配额清缴。对已经购买了2024年度及其之前年度配额的钢铁、水泥、铝冶炼企业,需要按照配额结转规定,将相关配额结转为2025年度配额。
同时,生态环境部将组织钢铁、水泥、铝冶炼企业通过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持续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关键数据的月度信息化存证,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对存证数据进行技术审核。重点排放单位还需在今年年底完成2026年度数据质量控制方案制定工作。
此外,明年上半年,生态环境部将向钢铁、水泥、铝冶炼企业下发2025年度预分配配额。明年下半年,生态环境部将根据《配额方案》和排放报告核查结果,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核定企业配额量。重点排放单位应在明年年底前完成2025年度配额清缴工作。
“碳排放数据质量是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地基,也是全国碳市场建设不可逾越的底线和红线。”上述负责人表示,为确保碳排放数据质量,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健全核算报告核查(MRV)制度体系、不断加强数据质量日常监管和监督检查、持续提升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
![]()
图说:钢铁企业生产车间
来源:联合早报
对于三大行业本身而言,《配额方案》的发布将倒逼行业加快技术升级,采取多元化减排措施降低碳排放。以钢铁行业为例,这将激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投入,重点方向包括提高废钢比,发展短流程工艺;推广氢冶金、碳捕集等前沿技术;优化高炉操作,降低焦比和煤比;实施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
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三大行业本身,更通过 “碳成本传导” 与 “资源配置优化” 渗透至上下游产业链与区域经济布局,推动绿色转型从 “单点突破” 转向 “系统协同”。
钢铁、水泥、铝冶炼作为基础原材料行业,未来其碳成本或将向上游原燃料(如煤炭、铁矿石、氧化铝)与下游应用端(房地产、汽车、机械制造、家电)传导。
碳成本的沿价值链传导,或将倒逼下游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长期来看,下游企业将逐步建立 “低碳供应商准入标准”,优先采购短流程钢、绿电铝、生物质燃料替代水泥等低碳产品,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协同演进。
![]()
图说:云南富宁绿色铝产业园区
来源:富宁县融媒体中心
未来,随着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总量的收紧,或将加速这些高耗能行业产能向清洁能源富集地区转移。云南、四川等绿电富集地区,将凭借低电力碳强度持续吸引铝冶炼、钢铁(短流程)企业落户,形成 产业集群,区域产业竞争力可显著提升。
以电解铝行业为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现阶段94家电解铝企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据国泰君安期货研究团队测算,2026年至2027年,在不考虑履约优惠政策的前提下,预计铝冶炼行业整体配额略有缺口,缺口率或将小于0.6%。
结合行业利润情况,假设铝冶炼行业的配额缺口率为0.5%,可推算出其年度配额缺口34万吨,按照碳价水平100元/吨计算,则铝冶炼行业的显性碳成本约为0.34亿元/年,摊到单位产品上的显性碳成本为0.78元/吨铝碳成本从隐性转为显性。
2030年后,电解铝行业碳排放免费配额比例逐年下降,如果碳价达100元~150元/吨,吨铝则成本增加200元~2000元。
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开发布,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一步扩围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组织相关单位研究起草化工、石化、民航、造纸行业的配额分配方案、核算报告指南、核查技术指南等配套技术文件,为扩围工作做好技术保障。
“坚持‘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根据行业发展状况、降碳减污贡献、数据质量基础、碳排放特征等,有序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有关负责人称,在现有覆盖范围基础上,将覆盖范围逐步扩展至化工、石化、民航、造纸等行业。到2027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配额是落实企业减排责任的载体。”上述负责人表示,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
参考资料:
[1]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511/t20251118_1134175.html
[2]https://www.mee.gov.cn/ywdt/zbft/202511/t20251119_1134197.shtml
[3]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511193568588079.html
[4]https://finance.sina.com.cn/esg/elecmagazine/2025-11-19/doc-infxxncy4701898.shtml?cre=tianyi&mod=pchp&loc=30&r=0&rfunc=26&tj=cxvertical_pc_hp&tr=12
[5]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511193568682845.html
[6]https://www.yicai.com/news/102853305.html
[7]https://www.mee.gov.cn/zcwj/zcjd/202511/t20251119_1134196.shtml
[8]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638947.html
[9]https://www.cnmn.com.cn/ShowNews1.aspx?id=465304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
联系和关注我们↓(公众号后台留言联系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不构成投资建议
点击“环球零碳”,设为“星标”,后台回复“星标”,将有定制礼品相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