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我要测”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
“以后造假等于自毁前程!”
“合规机构的春天终于来了!”
日前,我要测网一文在环保圈引发热议,留言区里叫好声、焦虑声、质疑声此起彼伏。而另一边,生态环境部近期公布的执法典型案例,让这场监管变革的紧迫性拉满。
今天我要测网就结合6起真实和行业热议案例,盘点了生态环境领域违法机构都是如何非法操作、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牟取不当收入。他们或三年出具3389份虚假报告,或造假花样繁多,或连累70多家送检企业,为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带来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造假操作有多野?典型案例比剧本还魔幻
国家相关部门新出台的法规让一些从业者觉得“拍脑袋做决定”“不知民间疾苦”,但事实上,生态监测行业的造假乱象早已突破想象底线。从生态环境部通报的典型案例到各地法院宣判的刑事案件,造假手段花样翻新、胆大妄为,每一起都触目惊心。
“流水线造假”:三年狂出3389份虚假报告
无锡某检测公司的造假规模堪称行业 “标杆”。
11月13日,江阴市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无锡首例环境监测中介机构出具虚假环境检测报告入刑案件。2020年至2023年3月,为减少成本、牟取暴利,该公司负责人授意员工将 “日采一次” 的法定采样要求,擅自改为 “周采一次”,集中采样后拆分编造记录,为9家企业出具与排污许可证相关的虚假检测报告3389份,违法所得高达56.3万余元。这些虚假数据被企业录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环保脸谱” 管理系统,直接干扰监管决策。
2025年11月,江阴市人民法院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判处该公司罚金60万元,5名责任人分别获刑6个月至1年,且被适用从业禁止。相关判决可通过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渠道查询。
![]()
“多重造假”:时间对不上+采样未连接,三项违规领2万罚单
河北开卓环境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的造假手段隐蔽且多样,被列入2025年河北省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2024年8月15日,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鹿泉区分局执法人员根据交办线索现场核查,发现该公司存在三项明确造假行为。
一是时间记录矛盾,2024年7月为某公司出具的报告监测日期,与仪器原始数值显示时间不一致;2024年6月为某加油站出具的报告,原始记录监测时间与声级计电子记录时间不匹配。二是采样违规操作,2023年9月为某公司出具的低浓度颗粒物监测报告中,计压数值与空白样品计压相当,而根据《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HJ 836-2017)要求,实际采样需连接管路,计压应显著不同,这表明该公司未实际连接采样管路就完成监测。依据《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其行为构成伪造监测数据、出具虚假报告。最终,该公司被处以20万元罚款。
![]()
“跨领域造假”:出具虚假报告222份
2025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2024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2018年4月注册成立的西安某检测校准有限公司,在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为迎合客户数据需求、牟取暴利,公司及石某涛等6人在监测业务中系统性造假,共出具虚假报告 222份。这些报告覆盖陕西省5个地市的44家委托单位,涉及能源、化工、钢铁、医疗、餐饮等多个关键领域,涵盖废气、废水、土壤等多元监测项目,违法所得高达76万余元。
该案中,造假行为呈现清晰的 “全链条分工”:负责人石某涛授意造假,技术负责人郭某默许违规,质量负责人崔某宗放弃审核职责,采样员李某军编造原始数据,实验室负责人苏某纵容虚假报告出具,形成从决策到执行的完整造假链条。2024年9月,西安铁路运输法院一审判决该公司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判处罚金20万元;石某涛等6人分别获刑9个月至1年2个月,并处1万至5万元罚金,且均被禁止三年内从事环境监测相关职业。作为陕西首例环境监测领域刑事追责案件,该案已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成为司法打击行业造假的标杆。
![]()
“全省撒网”:5地市75家企业中招
厦门凯力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造假版图覆盖全省。2022年1月至2024年 3月期间,该公司通过修改实验室分析数据、使用虚假谱图、缩短采样时长、篡改原始记录等多种手段,为福建5个地市的75家排污单位出具虚假监测报告205 份,仅初步查到的违法所得就达53万余元,符合 “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 的刑事责任追究条件。案件由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在企业现场检查时发现,采样时间与厂区监控视频不符的细节成为破案关键,相关案情已由生态环境部2024年8 月8日公开通报。
![]()
执法人员现场开展调查询问,核对检测仪器设备及电脑储存的原始数据
“成本转嫁”:省治污费换25万罚单
2025年2月5日,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吉木萨尔县分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吉木萨尔县某生态环保公司将含油水化合物的生产废水,通过长1.3米、深0.7米且无防渗措施的隐蔽土坑渗坑排放。执法人员经挖掘清理出污染土壤 1.86 吨,委托第三方检测确认废水含石油类、挥发酚等污染物,可能破坏周边土壤生态功能。进一步调查证实,该公司为节省废水处理成本,未按环评批复要求处置废水,以逃避监管方式违法排放。
该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依据该法第八十三条,执法部门对其处以 25.208 万元罚款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该案暴露了排污企业 “低成本违法” 的侥幸心理,也凸显出第三方监测若缺位或失实,将直接纵容企业违法排放,进一步印证监测数据真实性对排污监管的关键支撑作用。
![]()
“不采样直接写结果”:10万罚单、停业整顿
2025年9月1日,芜湖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浙江九安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伪造采样数据、采样记录的方式出具了多份检测监测报告。芜湖市生态环境局责令该单位停业整顿,对该单位处罚款人民币10万元整。
经查,浙江九安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在实际未对芜湖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2、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氧含量、“铬、镉、砷、锰、镍等”项目进行采样检测的情况下,通过伪造采样数据、采样记录的方式出具了2份检测报告和1份对比监测报告。
![]()
造假乱象的三大共性:利益驱动下的行业底线失守
结合无锡、河北、厦门、西安、昌吉等多地典型案例深度拆解,生态监测造假与排污企业违法排放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呈现出 “动机集中、手段趋同、管理失效” 的共性特征,从决策层到执行层形成系统性失守,暴露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深层漏洞。
深入分析各个案例的情况不难发现,所有案例的违法根源高度一致,均是为降低成本、抢占市场或转嫁环保责任,主动突破合规底线。监测机构方面,无锡某检测公司将 “日采一次” 简化为 “周采一次”,省去大量采样分析成本,三年狂赚56.3万余元;厦门凯力信靠修改数据、缩短采样时长,初步核实违法所得53万余元;西安某检测校准公司 “按需造数” 迎合客户,违法所得高达76万余元;河北开卓公司通过虚假记录规避合规流程,快速赚取服务费。排污企业方面,昌吉吉木萨尔县某生态环保公司为节省废水处理成本,以渗坑偷排方式转嫁环保责任,最终换得25万余元罚单。
在这些市场主体的经营逻辑中,合规成本被视为 “不必要支出”,而非行业生存的核心底线。监测机构以 “低价+快速交付” 为诱饵争夺客户,排污企业以 “低成本违法” 逃避环保责任,二者形成 “企业违法有动机、机构造假有市场” 的畸形联动,完全无视监测数据对环保监管、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加剧了 “劣币驱逐良币” 的竞争格局。
而从造假手段上看,无论是监测造假还是违法排污,均呈现出 “操作隐蔽、流程协同” 的共性,且精准规避传统监管漏洞。
一是“偷工减料 + 数据造假” 组合拳,无锡公司简化采样频次后编造完整记录,厦门公司缩短采样时长后篡改原始数据,用 “表面合规” 的报告掩盖实际违规;二是“记录矛盾 + 技术违规” 双重造假,河北开卓公司既存在监测时间与仪器记录不匹配的显性漏洞,又有未连接采样管路却出具合格数据的隐性违规,多重手段增加监管发现难度;三是“全流程协同造假”,西安某检测校准公司形成 “负责人授意-技术人员默许-质量人员放弃审核-采样人员编数据” 的完整链条,各环节层层放水,让造假行为更具迷惑性;四是“隐蔽化违法排污”,昌吉某生态环保公司利用无防渗措施的隐蔽土坑渗排废水,监测机构的缺位或失实则为这类违法行为提供了 “保护伞”,二者叠加放大生态环境风险。
新规落地+行业洗牌:生态监测终将回归“数据真实”初心
随着《补充要求》与《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的陆续落地,生态监测行业正迎来一场“刮骨疗毒”式的变革 —— 这场变革不仅是对造假乱象的彻底清理,更是对行业发展逻辑的重新校准,让“数据真实”从口号回归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位置。
或许,行业洗牌过程中会有阵痛 —— 部分中小机构面临淘汰、企业合规成本暂时上升,但从长远来看,这是生态监测行业回归初心的必经之路。当造假者彻底失去生存空间,当合规者能凭借实力赢得市场,当每一份监测报告都经得起检验,生态监测才能真正发挥 “环境保护顶梁柱” 的作用,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也才能在真实数据的护航下,朝着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毕竟,生态保护没有 “捷径”,数据真实才是最硬的 “底线”。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行业资讯↑
| 转载:须本号授权,有需要可后台联系小编
| 投稿:zhanghuan@woyaoce.cn
| 来源:我要测网
| 责编 :不晚
| 关注我要测公众号,添加我要测小助手“测老哥”(celaoge1019)
| 备注“学习”进入检测员知识共享群
| 备注“行业”进入检验检测行业新闻分享群
| 备注“食品”进入食品领域行业分享群
| 备注“认证”进入认证领域行业分享群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和优秀同仁们近距离交流,快来关注吧!
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