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表弟在深圳龙华送了三年外卖,凌晨三点还在城中村穿梭,雨天摔得膝盖流血也得继续跑单。
他说最惨的是暴雨天,送一单超时被扣钱,反而倒贴油费,到手的只有几块钱。
去年冬天他冻得手指红肿,蹲在巷口啃冷掉的馒头,突然发现巷尾卖水晶蒸饺的夫妻摊位前,总排着长队。
“那夫妻俩白天在菜市场卖菜,晚上摆摊卖蒸饺,孩子就在三轮车里写作业。”他观察了半个月,发现夫妻俩每天能卖300多笼蒸饺,每笼8个卖16元,成本不到4块。
他咬咬牙辞了外卖工作,凑了2万块跟着夫妻俩学手艺。
只要能吃苦,就去干这个铁饭碗工作,比送外卖轻松,月入过万不难。
1、水晶蒸饺之所以能成为“铁饭碗”,关键在于它的“三低一高”——成本低、门槛低、风险低,利润高。
一斤高筋面粉6块钱,能包80个饺子皮;猪肉馅用前腿肉加猪皮冻,一斤肉配半斤冻,蒸出来皮薄透亮还能爆汁。
普通小吃店卖20元一笼的蒸饺,自己摆摊卖15元照样赚钱,因为省去了房租水电。
2、要做这个项目,得先解决三个核心问题:皮要透亮如水晶,馅要爆汁不破,蒸制要恰到好处。
和面是第一步,高筋面粉必须过筛,每斤面加250克85度的热水,用筷子搅成絮状再下手揉,揉到面团光滑像婴儿脸蛋,盖上湿布醒20分钟。
这时候调馅最关键,前腿肉选三分肥七分瘦,手剁的比机器绞的有嚼劲,加姜末、盐、生抽、蚝油,顺着一个方向搅上劲。
猪皮冻要提前熬制,猪皮刮净油脂切丝,加水煮2小时,冷藏后切成黄豆大小的丁,拌进肉馅里,这样蒸的时候才会形成爆汁的效果。
3、包制手法直接影响卖相。
取一块面搓成长条,切成指甲盖大的剂子,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皮。左手托皮,右手舀一勺馅放在皮中央,用拇指和食指捏出六个褶子,最后收口要捏紧,否则蒸的时候会漏汁。
刚开始包得歪歪扭扭,夫妻俩教他用竹片压褶子,练了半个月才包出均匀的褶子。
蒸制环节最容易翻车。
蒸锅水烧开后,蒸饺要垫着白菜叶或者玉米皮,防止粘连。大火蒸8分钟关火,这时候不能立即掀盖,要焖2分钟让蒸饺定型。
第一次蒸的饺子皮发硬,夫妻俩教他在和面时加5%的土豆淀粉,蒸出来皮子透亮还软乎。
4、选址决定生死。
跟着夫妻俩在城中村菜市场、工业区门口、学校后门轮流摆摊,发现工业区早上7点到9点生意最好,工人上班前买两笼当早餐;学校后门下午4点到6点,接孩子的家长喜欢买给孩子当点心。
他买了二手三轮车,装上玻璃展示柜,上面挂着LED灯牌写着“爆汁水晶蒸饺,15元/笼”。
成本控制要精打细算。
面粉、猪肉、调料这些主料,每天早上五点去批发市场拿货,比菜市场便宜15%。包装用可降解的竹篮,每个成本8毛,比塑料盒贵但显得高档。
煤球比液化气划算,100斤煤球能蒸500笼饺子。
每笼成本4.2元,卖15元,利润10.8元,每天卖200笼就能月入过万。
5、卫生安全是长久的保障。
每天凌晨4点起床,先清洗三轮车和蒸锅,用开水烫所有餐具。肉类必须当天现剁,蔬菜要浸泡半小时再切,防止农药残留。
他特意考了食品安全员证,把健康证挂在摊位显眼处,顾客看到更放心。
有一次顾客反映饺子皮有点硬,他立刻调整淀粉比例,还免费赠送两笼作为补偿,现在老顾客都夸他“良心商家”。
竞争应对要灵活。
隔壁来了个卖蒸饺的摊位,价格压到12元一笼。他没有跟着降价,而是推出“买三送一”活动,还加了虾仁馅、玉米馅等新口味。
他观察发现,年轻顾客喜欢尝试新口味,中年顾客更看重爆汁的口感。
现在他的摊位有六种口味,虾仁馅卖20元,利润更高,回头客反而更多了。
想尝试这个项目的人,要记住三个注意事项:一是必须用新鲜食材,当天卖不完的饺子宁愿倒掉;二是蒸制时间要精确到分钟,过久皮会烂,不足则不熟;三是选址要避开同类摊位,最好选在人流必经之路。
只要肯吃苦,掌握好和面、调馅、蒸制三个核心技术,月入过万真的不难。
现在他正计划租个5平米的店面,办个餐饮许可证,把生意做得更长久。
这碗水晶蒸饺,不仅填饱了食客的肚子,更让无数普通人,找到了踏实赚钱的底气。
它不需要高大上的门店,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只要一双勤劳的手,和一颗认真做事的心,就能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红红火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