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什么主食最升血糖?是馒头吗?反复提醒:这3种主食老年人要少吃

0
分享至

每次过年、过节、或者哪天家里来了点亲戚,很多人总爱在饭桌上说上一句:“还是咱中国人的饭吃得香,来点米饭、馒头才算一顿正餐。”这话听着确实亲切,但要是年纪上去了、身体开始出毛病了,比如血糖飙一飙,医生第一句话可能就会让人“吃不香”了——“主食得控。”那到底是怎么个“控”法?很多老年人心里都打鼓:吃个馒头咋了?不就面做的吗?还升血糖?那还能吃啥?其实,真不是故意找茬,而是这几个看着“干净、白净”的主食,确实升血糖得太快了,尤其是对中老年人,影响更明显。



一口馒头下去,血糖蹭蹭地往上爬。研究早就发现,馒头的升糖指数在85左右,算是升血糖特别快的一类主食了。升糖指数就是吃了这个东西后,血糖升高得有多快。数值越高,升得越猛。

像白米饭,指数也在80左右,和馒头是一个级别的,吃完没多久就感觉精神点儿了,那其实是血糖被推上去了。但问题来了,血糖上去了,身体的胰岛素也得跟上,不然就得出事。

老年人最怕的就是这点,胰岛功能本来就不如年轻人,处理这些快速升糖的主食吃力,就容易出现血糖波动大,甚至饭后血糖超标的情况。

再说说饺子皮、馄饨皮这些看起来“轻飘飘”的东西,很多人都以为,吃几只饺子不碍事,水煮的嘛,又不是油炸的。可问题是,饺子皮、馄饨皮也都属于精制白面,升糖速度并不慢。

加上吃这些的时候,很容易一不留神多吃了几只,再加上馅料大多是高油高盐的,血糖就又被悄悄带起来了

最麻烦的是,很多人吃了之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血糖在升高,因为饺子吃着不像甜食那么“甜”,但对身体来说,效果是一样的。



老年人的身体代谢本来就在减慢,这些“高升糖”的主食进到肚子里后,血糖上去得快,下来的时候却慢,加上运动量不足,血糖容易在体内长时间停留在高位。

这种情况下,光靠药物调节就显得吃力了,饮食配合控制才是关键。而老年人恰恰最容易犯的问题就是饮食习惯难改,总是习惯吃得精、吃得软、吃得香,像馒头、米饭这些一蒸一煮就熟的主食,吃得顺嘴,却对血糖控制一点都不友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的一项饮食干预研究指出,在65岁以上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人群中,那些仍以白米饭、白馒头为主食的参与者,血糖控制达标率比调整为全谷杂粮类主食的低了将近28%。这说明,选择主食的种类对血糖控制起着关键作用,并不仅仅是总量控制那么简单。

很多人对“主食就得吃面吃米”的观念根深蒂固,改变起来确实不容易。有些老年人甚至觉得吃杂粮是“穷吃法”,不如精米精面吃得“体面”。但现实是,杂粮虽然粗,却对血糖更友好。

比如燕麦、荞麦、小米这类升糖指数低的主食,它们含有较多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让血糖升得慢一些,胰岛素更容易应对

这种慢升血糖的过程,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是一种“温柔的考验”,不会一下子推向危险边缘。



当然,不是说馒头、米饭这些就得完全戒掉,那也不现实。关键还是得看怎么吃、吃多少、搭配啥。比如可以把白米饭和一些糙米、薏米混在一起煮,馒头可以用全麦粉来代替部分白面,做出来口感可能略差点,但对身体确实更友好。

也可以在吃这些主食之前,先吃点富含蛋白质或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鸡蛋、豆腐、蔬菜等,这样能延缓主食中的糖分吸收速度,避免血糖突然飙升。

不少人还忽视了吃饭的顺序和速度对血糖的影响。吃得快、吃得多、狼吞虎咽这种方式,对血糖控制简直就是灾难。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牙口不好却吃得急,饭还没怎么嚼就咽下去,这会让碳水吸收更快,升糖更剧烈。饭前喝点水、细嚼慢咽,这种小细节其实对控制饭后血糖波动特别重要。

还有一个误区也值得一提,就是很多人觉得“吃主食才有劲”,一顿饭没吃米饭馒头就感觉吃亏了。但其实身体真正需要的是稳定的能量供给,不是靠血糖猛升来撑起的“劲头”。



主食确实是主要能量来源,但选择对了主食,身体才能用得“聪明”,而不是用得“暴力”。血糖高了、胰岛素拼命工作,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那就是恶性循环的开始。

而说到馒头这件事,它确实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主食。香、软、饱腹,是它的优势;升糖快、营养单一,是它的短板。过去人们没那么讲究吃的健康,只看能吃饱

可如今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光靠吃饱是不够的,得吃得科学。像馒头这样的主食,并不是不能吃,而是得“有选择地吃”。

比如减少份量,配点蔬菜蛋白质,再比如选择含有杂粮的馒头,或者干脆偶尔用红薯、南瓜替代一部分主食,也能改善升糖情况。

生活中最怕的不是吃错,而是一直吃错还觉得自己吃得挺对。主食选择这件事,说起来看似小事,但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却很长远

血糖高了不仅是糖尿病的问题,还会牵连心血管、肾脏、眼睛等多个系统,最终影响生活质量。既然知道哪些主食升血糖快,那就不妨从日常做起,慢慢减少它们的比例,多尝试一些更适合自己身体的食材搭配。



说到底,饭还是要吃的,但不能闭着眼吃。年纪大了以后,每一口食物都值得被认真对待。特别是那些吃惯了米饭馒头的老人,不是非得“断舍离”,但起码要做到“有所取舍”。血糖不是一两天拉高的,是长期的饮食习惯累积出来的,改一改,确实不容易,但对身体来说,是件特别值得的事。

参考文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心态又崩了?队记:失去首发位置后,库明加认为自己遭到了针对

心态又崩了?队记:失去首发位置后,库明加认为自己遭到了针对

移动挡拆
2025-11-20 23:33:17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口罩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会有8大变化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口罩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会有8大变化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20 00:25:40
你抛美债,我抛中债!外资纷纷减持中国债,大量资金流向美国?

你抛美债,我抛中债!外资纷纷减持中国债,大量资金流向美国?

老谢谈史
2025-09-29 20:55:37
黄锦燊累了,撇下赵雅芝自己先走了!79岁黄锦燊,一点都不合格!

黄锦燊累了,撇下赵雅芝自己先走了!79岁黄锦燊,一点都不合格!

小娱乐悠悠
2025-11-18 09:53:35
徐波生了300个孩子?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

徐波生了300个孩子?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17 00:05:07
粉色系温柔风穿搭分享

粉色系温柔风穿搭分享

牛弹琴123456
2025-11-14 16:04:29
销量下滑22%!小米汽车卖不动了,雷军急坏了

销量下滑22%!小米汽车卖不动了,雷军急坏了

明月光
2025-11-19 11:04:17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5 11:51:48
《水浒传》骗了我们几百年:宋江征方腊?他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水浒传》骗了我们几百年:宋江征方腊?他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长风文史
2025-11-10 14:38:16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

界面新闻
2025-11-20 22:26:06
5亿瑞典哭晕!冲世界杯遇死亡签 需连赢乌克兰波兰 或连续2届翻车

5亿瑞典哭晕!冲世界杯遇死亡签 需连赢乌克兰波兰 或连续2届翻车

我爱英超
2025-11-20 21:22:04
钓鱼岛究竟有多大?上面能住人吗?终于揭开钓鱼岛神秘的面纱

钓鱼岛究竟有多大?上面能住人吗?终于揭开钓鱼岛神秘的面纱

缘史记
2025-11-07 18:14:40
炸裂,26岁男星自曝被“变态控制”6年,女富婆让他结扎,太委屈

炸裂,26岁男星自曝被“变态控制”6年,女富婆让他结扎,太委屈

一娱三分地
2025-11-19 17:02:24
曾医生有两个很大的优点:一是主动,二是温柔。

曾医生有两个很大的优点:一是主动,二是温柔。

柏林观察
2025-11-08 13:41:35
宋慧乔懒得装了,挤出三分讥笑,就差冷哼一声了

宋慧乔懒得装了,挤出三分讥笑,就差冷哼一声了

安宁007
2025-11-20 07:44:21
【艾迪省省】最新!伦敦开车成本飙高!2026拥挤费涨到...

【艾迪省省】最新!伦敦开车成本飙高!2026拥挤费涨到...

悦居英国
2025-11-21 01:22:51
一身赘肉的选美冠军遭群嘲!

一身赘肉的选美冠军遭群嘲!

新动察
2025-11-20 15:55:33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法老不说教
2025-11-06 20:45:28
你见过哪些长大不避嫌的家庭?网友:我就遇到这样的家庭,太乱了

你见过哪些长大不避嫌的家庭?网友:我就遇到这样的家庭,太乱了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1 00:05:14
胡彦斌与易梦玲无直接商业关联

胡彦斌与易梦玲无直接商业关联

雷达财经
2025-11-20 17:52:48
2025-11-21 01:44:49
橘子约定 incentive-icons
橘子约定
与善良同行,向正义发声
166文章数 4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时尚
房产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2020年吉林省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时间

旅游要闻

旅超大赛!金山主打“免费潮”,周末快来薅羊毛

全球颜值最高女孩集体掀桌,网友:太爽了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军事要闻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