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过年、过节、或者哪天家里来了点亲戚,很多人总爱在饭桌上说上一句:“还是咱中国人的饭吃得香,来点米饭、馒头才算一顿正餐。”这话听着确实亲切,但要是年纪上去了、身体开始出毛病了,比如血糖飙一飙,医生第一句话可能就会让人“吃不香”了——“主食得控。”那到底是怎么个“控”法?很多老年人心里都打鼓:吃个馒头咋了?不就面做的吗?还升血糖?那还能吃啥?其实,真不是故意找茬,而是这几个看着“干净、白净”的主食,确实升血糖得太快了,尤其是对中老年人,影响更明显。
![]()
一口馒头下去,血糖蹭蹭地往上爬。研究早就发现,馒头的升糖指数在85左右,算是升血糖特别快的一类主食了。升糖指数就是吃了这个东西后,血糖升高得有多快。数值越高,升得越猛。
像白米饭,指数也在80左右,和馒头是一个级别的,吃完没多久就感觉精神点儿了,那其实是血糖被推上去了。但问题来了,血糖上去了,身体的胰岛素也得跟上,不然就得出事。
老年人最怕的就是这点,胰岛功能本来就不如年轻人,处理这些快速升糖的主食吃力,就容易出现血糖波动大,甚至饭后血糖超标的情况。
再说说饺子皮、馄饨皮这些看起来“轻飘飘”的东西,很多人都以为,吃几只饺子不碍事,水煮的嘛,又不是油炸的。可问题是,饺子皮、馄饨皮也都属于精制白面,升糖速度并不慢。
加上吃这些的时候,很容易一不留神多吃了几只,再加上馅料大多是高油高盐的,血糖就又被悄悄带起来了。
最麻烦的是,很多人吃了之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血糖在升高,因为饺子吃着不像甜食那么“甜”,但对身体来说,效果是一样的。
![]()
老年人的身体代谢本来就在减慢,这些“高升糖”的主食进到肚子里后,血糖上去得快,下来的时候却慢,加上运动量不足,血糖容易在体内长时间停留在高位。
这种情况下,光靠药物调节就显得吃力了,饮食配合控制才是关键。而老年人恰恰最容易犯的问题就是饮食习惯难改,总是习惯吃得精、吃得软、吃得香,像馒头、米饭这些一蒸一煮就熟的主食,吃得顺嘴,却对血糖控制一点都不友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的一项饮食干预研究指出,在65岁以上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人群中,那些仍以白米饭、白馒头为主食的参与者,血糖控制达标率比调整为全谷杂粮类主食的低了将近28%。这说明,选择主食的种类对血糖控制起着关键作用,并不仅仅是总量控制那么简单。
很多人对“主食就得吃面吃米”的观念根深蒂固,改变起来确实不容易。有些老年人甚至觉得吃杂粮是“穷吃法”,不如精米精面吃得“体面”。但现实是,杂粮虽然粗,却对血糖更友好。
比如燕麦、荞麦、小米这类升糖指数低的主食,它们含有较多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让血糖升得慢一些,胰岛素更容易应对。
这种慢升血糖的过程,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是一种“温柔的考验”,不会一下子推向危险边缘。
![]()
当然,不是说馒头、米饭这些就得完全戒掉,那也不现实。关键还是得看怎么吃、吃多少、搭配啥。比如可以把白米饭和一些糙米、薏米混在一起煮,馒头可以用全麦粉来代替部分白面,做出来口感可能略差点,但对身体确实更友好。
也可以在吃这些主食之前,先吃点富含蛋白质或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鸡蛋、豆腐、蔬菜等,这样能延缓主食中的糖分吸收速度,避免血糖突然飙升。
不少人还忽视了吃饭的顺序和速度对血糖的影响。吃得快、吃得多、狼吞虎咽这种方式,对血糖控制简直就是灾难。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牙口不好却吃得急,饭还没怎么嚼就咽下去,这会让碳水吸收更快,升糖更剧烈。饭前喝点水、细嚼慢咽,这种小细节其实对控制饭后血糖波动特别重要。
还有一个误区也值得一提,就是很多人觉得“吃主食才有劲”,一顿饭没吃米饭馒头就感觉吃亏了。但其实身体真正需要的是稳定的能量供给,不是靠血糖猛升来撑起的“劲头”。
![]()
主食确实是主要能量来源,但选择对了主食,身体才能用得“聪明”,而不是用得“暴力”。血糖高了、胰岛素拼命工作,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那就是恶性循环的开始。
而说到馒头这件事,它确实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主食。香、软、饱腹,是它的优势;升糖快、营养单一,是它的短板。过去人们没那么讲究吃的健康,只看能吃饱。
可如今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光靠吃饱是不够的,得吃得科学。像馒头这样的主食,并不是不能吃,而是得“有选择地吃”。
比如减少份量,配点蔬菜蛋白质,再比如选择含有杂粮的馒头,或者干脆偶尔用红薯、南瓜替代一部分主食,也能改善升糖情况。
生活中最怕的不是吃错,而是一直吃错还觉得自己吃得挺对。主食选择这件事,说起来看似小事,但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却很长远。
血糖高了不仅是糖尿病的问题,还会牵连心血管、肾脏、眼睛等多个系统,最终影响生活质量。既然知道哪些主食升血糖快,那就不妨从日常做起,慢慢减少它们的比例,多尝试一些更适合自己身体的食材搭配。
![]()
说到底,饭还是要吃的,但不能闭着眼吃。年纪大了以后,每一口食物都值得被认真对待。特别是那些吃惯了米饭馒头的老人,不是非得“断舍离”,但起码要做到“有所取舍”。血糖不是一两天拉高的,是长期的饮食习惯累积出来的,改一改,确实不容易,但对身体来说,是件特别值得的事。
参考文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