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嘉月
来源 | 广告案例精选
“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
当俞敏洪从南极发出那封充满诗意的内部信时,他大概没想到,这封信会成为新东方员工情绪宣泄的突破口。
信中描述着“南极的冰雪世界”、“翡翠般的冰山”和“无边的宁静”,而员工看到的却是“企业微信红点”和彻夜加班的灯光。
《广告案例精选》留意到,这封内部信也在俞敏洪个人公众号“老俞闲话”展示。全篇出现17次“我”和6次“南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提及“员工”1次。
![]()
图源:老俞闲话
当老板沉醉于企鹅团结共渡难关的比喻时,员工正忙于做续费方案、应对KPI考核。
那种感受,正如一位员工所说,“只觉得讽刺”。
1
一封信,两个世界
俞敏洪可能没想到,自己从南极寄回的一封32周年内部信,成了打工人集体吐槽的导火索。
信里写满了南极的浩瀚洁白、翡翠冰山,还有企鹅抱团越冬的励志类比,可新东方的员工一点没买账。
老板在南极看24小时不落的太阳,员工在工位改24小时待命的PPT,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对比,让周年庆祝福秒变大型翻车现场。
有员工模仿俞敏洪那封信的开头写:此刻,我现在正在晚八点半下课的地铁上。十个小时的课程是折磨的,享受周末快乐时光是与我无关的。
![]()
图源:小红书
这话说得,简直把打工人的辛酸都写进骨子里了。
另一个员工更绝,直接来了句:您在南极看冰山,我在出租屋看数字。
说的是绩效表上那些永远达不成的KPI数字。
还有人精准地捕捉了职场人的日常困扰:您那里冰川闪光,我这里闪光的东西叫企业微信红点。
![]()
图源:小红书
这封信的发布时间是新东方成立32周年纪念日。
对许多员工而言,这不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而是加班加点赶工的普通一天。
就像员工透露的,纪念日当天在上完课后还要连夜加班做续费方案。
面对老板的“南极感悟”,新东方员工们开启了一场创意无限的吐槽盛宴。
“今夜,所有xdfer(新东方人)都是南极人。”
这条调侃在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暗指老板的“远方”与员工的“现场”之间的巨大差距。
网友们也纷纷加入讨论行列,“该谈工资的时候跟你谈梦想,该讲人情的时候同你讲实际”、“老板让我把公司当家,但是公司拿我当牛马”等评论一针见血。
玩笑背后,是员工真实的失落与无奈。
说真的,看完这些吐槽我都乐了。
倒不是幸灾乐祸,就是觉得特别真实。
老板在世界的尽头感慨诗和远方,员工在格子间里应付眼前的苟且。
这画面太有冲击力了,就像两个平行世界突然撞到了一起。
2
位置决定视野,共情不了一点
这场风波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位置决定感知。
俞敏洪站在南极冰川前回顾创业艰辛,满眼是诗和远方;打工人盯着电脑屏幕前的钉钉消息,满脑是绩效和Deadline。
地理隔阂成了心理隔阂的放大器,老板的抒情在员工听来像何不食肉糜。
有专家点破关键:企业沟通不能只顾自我感动,得先判断员工此刻的情绪温度。
可惜,俞敏洪似乎没嗅到这种温度差,争议后连发十几条南极游视频,帝企鹅摇摇摆摆,冰山日出金光闪闪,进一步刺激着打工人的神经。
![]()
图源:@俞敏洪
互联网时代,老板的个人行为很容易被抽象成阶级符号。
一家旅行社客服告诉记者,俞敏洪乘坐的夏古号邮轮是从巴黎出发的,20天旅程,一人需要约30万元。
俞老板南极游的票价抵得上普通人几年工资,这种差距让南极信不再是一封普通贺信,成了精英与打工人生活割裂的象征。
但平心而论,俞敏洪也不是光旅游去的,如今新东方正处于转型关键期,他的南极行或许带着为文旅业务探路的任务。
![]()
图源:@俞敏洪
只是当员工为续费方案焦头烂额时,老板的“良苦用心”难免被解读为居高临下的自我满足。
职场上,激励话语与现实感受之间的鸿沟,远比南极与北京之间的距离更遥远。
为什么老板们的励志话语,越来越难以触动员工的心?
因为年轻一代打工人觉醒了,不喝鸡汤、不吃大饼。
俞敏洪这套沉浸在自我世界里的宏大叙事,已经落伍了,还不如直接给员工涨薪、带薪放假来得实在。
![]()
3
建议企业都向胖东来学习
打工人和老板的关系,本质是场供需博弈。
员工付出时间换薪水,老板购买劳动力求收益,这本是场合作。
但若一方总强调诗和远方,另一方却困在柴米油盐,共情必然破产。
正如《矛盾论》所说,劳资诉求存在天然对立,但聪明的管理者懂得在对立中找统一。
比如胖东来,在2024年新增10天“不开心假”,员工不开心、不想上班可以请假。
更早之前,胖东来员工的带薪年假,从30天延长为40天,其中10天必须用于旅行。
![]()
图源:胖东来
于东来还曾发布视频称,公司有安排员工进行出国游的计划,并希望员工能够通过旅行,超越自己的局限,站在世界的屋脊上来审视自己和世界。
胖东来的做法,打破了“糖果+鞭子”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把法定保障变成企业恩赐,用物质补偿置换基本权益。
而胖东来则是用制度守护劳动者的权利,让他们既能安心干活,又能踏实生活。
这种福利不比南极的鸡汤实在?
当然,要求所有老板都学胖东来不现实,但至少别把共情当单方面表演。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共情是走进他人的认知世界并扎根于此。
老板若真想凝聚人心,不如先把南极的企鹅精神转化为少加班、多放假、多发奖金。
员工不需要领袖俯瞰式的感悟,更想要被看见、被尊重的踏实感。
![]()
图源:小红书
说到底,俞敏洪的南极信风波像一面镜子,照出职场沟通的经典误区:忽视现实痛点的情怀,再华丽也是空中楼阁。
打工人要的从来不是老板放弃远方,而是远方之外,也能低头看看脚下的他们。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当我们吐槽老板时,其实是在呼唤一种平等的对话姿态。
毕竟,真正的共情不是让你也来挤地铁,而是你知道我挤地铁时,别在你的豪车上说风凉话。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告案例精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