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板说我有钝感力,是骂我迟钝还是夸我清醒?职场人必懂生存智慧

0
分享至

前几天,读者小杨在后台发来一段长长的倾诉,字里行间满是困惑:上周项目总结会上,老板当着团队的面指出了他方案里的3 处问题,他没纠结老板语气里的“严肃”,也没猜测是不是针对自己,而是当场认真记下问题点,散会后立刻拉着同事梳理改进思路。可第二天,老板路过他工位时却突然说:“小杨,你这人很有钝感力啊。”

就是这句话,让小杨纠结了整整一周:“钝感力”听着像在说 “你反应慢”,可老板说的时候语气又挺平和,到底是褒是贬?其实不止小杨,职场中 80% 的人都曾被这类 “模糊评价” 困住 ——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要反复琢磨 “老板是不是有深意”,最后反而影响了工作状态。

今天我们就来拆解 “钝感力”这个职场高频词:它不是迟钝的代名词,而是一种能帮你减少内耗、稳步成长的生存智慧。



一、先搞懂:到底什么是职场中的“钝感力”?

“钝感力”这个概念,最早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提出,指的是 “面对外界刺激时,不过度敏感、不轻易被干扰的能力”。放到职场中,它的核心不是 “反应慢”,而是“不做无意义的情绪消耗”。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接到老板的修改意见,敏感型员工会先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我上次汇报没做好?”“老板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甚至会翻出上周会议上老板的某个眼神反复琢磨;而具备钝感力的员工,会直接聚焦 “修改需求本身”—— 哪里需要调整? deadline 是什么?需要协调哪些资源?

就像字节跳动的一位产品经理曾在分享中说:“我刚入职时也总纠结老板的‘弦外之音’,后来leader 跟我说:‘职场中最宝贵的是 “事本位” 思维 —— 把精力放在事上,比放在猜人心上有用得多。’” 这句话恰恰点透了钝感力的本质:它是一种“聚焦问题、而非聚焦情绪” 的工作方式。

二、为什么说钝感力是职场人的“隐形竞争力”?

可能有人会问:“职场不应该敏锐一点吗?钝感会不会错失机会?”但实际上,适度的钝感力不仅不会拖后腿,反而能帮你避开两大职场陷阱,成为你的 “隐形竞争力”。

1. 减少内耗,让执行力翻倍

职场中最大的效率杀手,不是任务难,而是“情绪内耗”。我曾接触过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两个实习生:

实习生 A 属于 “高度敏感型”:每次接到任务,先花半小时想 “老板为什么让我做这个”;收到修改意见,会先 emo 半天 “我是不是做得太差了”,导致原本 3 小时能完成的工作,常常要拖到下班。

实习生 B 则有明显的钝感力:接到任务先列执行清单,收到修改意见就直接问 “您希望调整到什么方向”,遇到问题也不纠结 “会不会被骂”,而是直接找同事请教。

结果三个月实习结束,B不仅提前独立负责了小项目,还拿到了转正 offer;而 A 因为内耗严重,连基础任务都频频延期,最终没能通过考核。

心理学中有个“注意力守恒定律”: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你把精力放在纠结情绪上,留给解决问题的精力自然就少了。而钝感力的作用,就是帮你把注意力从 “情绪内耗” 转移到“解决问题” 上,让执行力自然提升。

2. 缓冲压力,帮你扛住职场“风暴期”

职场中难免遇到高压时刻:项目上线前的紧急加班、跨部门协作中的摩擦、甚至是行业波动带来的裁员风险。这时,钝感力就像一层“心理防护盾”,能帮你保持情绪稳定。

哈佛商学院曾做过一项针对1000 名职场人的跟踪研究:在相同的高压环境下,钝感力强的人皮质醇(压力激素)水平比敏感型人群低 30%,不仅能更快从挫折中恢复,还能在压力下保持清晰的思路。

就像阿里的一位运营总监分享的经历:“去年我们部门面临业务调整,很多同事都陷入焦虑,甚至有人因为担心被裁员而频频出错。但团队里的一个主管却很冷静:他没纠结‘会不会被调岗’,而是主动梳理手头的项目数据,提前做好业务衔接方案。最后不仅自己保住了核心岗位,还带了3 个下属一起转型成功。” 这种 “不被焦虑裹挟、专注解决问题” 的能力,正是钝感力带来的核心优势。

三、警惕!过度 “钝感”会变成职场 “绊脚石”

不过,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钝感力不是“越钝越好”。如果走向极端,把 “钝感” 变成 “麻木”,反而会让你错失机会,甚至变成职场中的 “隐形人”。

我曾辅导过一位技术工程师老周,他的经历很有代表性:老周技术能力强,工作也踏实,不管老板安排什么任务都“不挑活、不抱怨”,但连续 3 年晋升名单里都没有他。直到一次沟通中,他才知道原因:

他从不主动汇报工作进展,老板以为他的项目一直没突破;

团队讨论新方案时,他明明有好想法却不主动说,导致成果被其他同事抢先提出;

其他部门抛来合作机会,他觉得 “反正老板会安排”,结果机会被更积极的同事争取到了。

老周的问题,就是把“钝感力” 用错了地方 —— 对 “任务执行” 的钝感是好事,但对 “职业发展信号” 的钝感,却让他的努力变成了 “隐形付出”。

除此之外,过度钝感还可能让你错失“风险信号”:比如部门重组前的微妙变化、项目方向调整的暗示、同事之间合作模式的转变…… 如果对这些信号完全 “没感觉”,很可能在变化来临时手忙脚乱。

四、关键技巧:如何“聪明地” 运用钝感力?

真正的职场高手,都懂得“选择性钝感”—— 不是全盘迟钝,也不是全盘敏感,而是在 “做事” 和 “做人” 之间找到平衡点。掌握以下 3 个技巧,就能让钝感力成为你的 “成长助力”。

1. 做事要 “钝”,做人要“敏”:分场景用对力

这是运用钝感力的核心原则:把钝感力用在“执行任务” 上,把敏感力用在 “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 上。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场景:

工作执行时(要钝):

对老板的 “语气、表情” 钝感:不管老板是温和还是严肃,只关注 “任务要求”;

对 “非原则性批评” 钝感:比如 “这里可以再优化下”,不用上升到 “我能力不行”;

对 “短期挫折” 钝感:项目暂时没达标,先想解决方案,别先自我否定。

人际关系 & 职业发展时(要敏):

对 “团队氛围” 敏感:比如最近同事们都在讨论 “部门调整”,可以主动了解情况;

对 “机会信号” 敏感:比如老板问你 “对新业务有没有兴趣”,要及时表达想法;

对 “他人需求” 敏感:跨部门协作时,留意对方的时间节点,主动同步进展。

简单来说:做事时 “钝” 一点,别被情绪绊住脚;做人时 “敏”一点,别错过关键信号。

2. 建立 3 个“防护机制”,避免 “老实人吃亏”

很多人担心“太钝会被欺负”“付出没人看见”,其实只要建立 3 个简单的机制,就能避免成为 “职场老实人”:

定期同步机制:每周花 10 分钟跟老板做 “简短汇报”,不用长篇大论,只说 3 件事:本周做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下周计划;

成果可视化机制:把工作成果整理成 “数据化报告”,比如 “优化了 XX 流程,让效率提升了 20%”“跟进的客户成交率达到了 35%”,避免 “干了活却没证据”;

适度发声机制:在团队会议上,哪怕只说 1-2 句 “我补充一点”,也要主动表达观点;遇到不公平的分配,温和地说 “这个任务可能需要 XX 资源,我目前的优先级里还有 XX,咱们可以协调下吗?”

记住:职场中 “低调做事”没错,但 “低调到隐形” 就是错 —— 钝感力不是 “不争取”,而是 “不情绪化地争取”。

3. 记住 4 个“选择性钝感” 原则

最后,给大家总结 4 个“选择性钝感” 的核心原则,帮你快速判断 “什么时候该钝,什么时候该敏”:

对 “批评的语气” 钝感,对 “批评的内容” 敏感;

对 “办公室八卦” 钝感,对 “团队目标变化” 敏感;

对 “短期的得失” 钝感,对 “长期的成长机会” 敏感;

对 “他人的评价” 钝感,对 “自己的核心能力提升” 敏感。

回到最初的问题:老板说“你有钝感力”,到底是夸还是骂?

现在我们再看小杨的困惑:老板说“你很有钝感力”,到底是什么意思? 结合我们前面的分析,其实有两种可能,但无论哪种,都不用过度焦虑:

大概率是肯定:老板看到你能 “不玻璃心、专注解决问题”,这是职场中非常珍贵的特质,尤其是在需要高效执行的岗位上,钝感力往往比 “过度敏感” 更受欢迎;

小概率是提醒:可能老板觉得你在某些方面 “太钝了”,比如没留意到团队协作中的需求,或者没主动展示自己的成果。

给小杨的建议,也同样适用于所有遇到类似困惑的人:

先把这句话当作 “肯定”,继续保持 “不内耗” 的工作状态 —— 毕竟,老板更看重的是你能把事做好,而不是你能 “猜透他的心思”;

花 5 分钟反思:最近有没有 “该敏感却迟钝” 的情况?比如没及时同步工作进展,或者没留意到项目方向的变化;

下次和老板沟通时,可以主动问一句:“您之前提到我有钝感力,我想知道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既显得你重视反馈,又能明确老板的真实想法,避免自己瞎琢磨。

最后想说:

职场不是“猜心游戏”,也不是 “敏感者的战场”。真正的职场高手,都懂得 “该钝则钝,该敏则敏”—— 用钝感力减少内耗,用敏感力捕捉机会,在 “不纠结” 和 “不麻木”之间找到平衡点。

就像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中写的:“这个世界上,能让人们顺利生活下去的,不是敏锐的感觉,而是迟钝的力量。”对职场人来说,这份 “迟钝的力量”,就是帮你避开情绪陷阱、稳步向前的底气。

希望下次再有人说“你很有钝感力” 时,你能笑着回一句:“谢谢,这是我减少内耗的小技巧~” 而不是陷入无尽的自我怀疑。

毕竟,职场中最靠谱的成长路径,从来不是“猜透所有人的心思”,而是 “把事做好,把自己变强”。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别忘了分享点赞支持阿布哦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1天13板!翻倍“大牛股”,停牌核查

21天13板!翻倍“大牛股”,停牌核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22:43:05
向高市早苗提问日本议员吐露:听到她的回答,我心想“糟了”,不敢接着问下去

向高市早苗提问日本议员吐露:听到她的回答,我心想“糟了”,不敢接着问下去

环球网资讯
2025-11-19 16:29:32
沉默4天郑丽文勇敢喊出一中,新党开始促统,两岸代表在上海会谈

沉默4天郑丽文勇敢喊出一中,新党开始促统,两岸代表在上海会谈

通文知史
2025-11-18 18:55:02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6 15:18:51
罗点点逝世

罗点点逝世

新京报
2025-11-19 12:27:16
曝唐嫣罗晋婚变!两人已分居一年半,无商业关联,85花全军覆没

曝唐嫣罗晋婚变!两人已分居一年半,无商业关联,85花全军覆没

叶公子
2025-11-19 16:01:43
高建民同志逝世

高建民同志逝世

新京报
2025-11-19 18:35:08
知名平台人去楼空,涉案金额或超亿元,CEO被带走

知名平台人去楼空,涉案金额或超亿元,CEO被带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09:57:42
表面出租手机,实则高息放贷:青云租App吸收3亿多资金后爆雷

表面出租手机,实则高息放贷:青云租App吸收3亿多资金后爆雷

重案组37号
2025-11-19 10:41:09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一娱三分地
2025-11-07 15:09:53
近一年5.1万家咖啡店倒闭!刚入冬就有大批门店“阵亡”

近一年5.1万家咖啡店倒闭!刚入冬就有大批门店“阵亡”

赢商网新媒体
2025-11-18 21:19:09
联合国大会上,日本试图入常,四常反应震惊,中国给出明确回应。

联合国大会上,日本试图入常,四常反应震惊,中国给出明确回应。

时时有聊
2025-11-19 17:14:03
外交部第五次在记者会上敦促日方收回错误言论

外交部第五次在记者会上敦促日方收回错误言论

中国青年报
2025-11-19 17:31:44
10个月违法赚近9000万,最终被罚1.77亿!涉事人疑是DeepSeek创始人旗下公司核心员工

10个月违法赚近9000万,最终被罚1.77亿!涉事人疑是DeepSeek创始人旗下公司核心员工

可达鸭面面观
2025-11-19 08:59:19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外交部: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外交部: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7:41:46
乌克兰在前线摧毁中国制造的63式多管火箭炮

乌克兰在前线摧毁中国制造的63式多管火箭炮

桂系007
2025-11-19 03:18:49
广东模特大赛冠军诞生后,我笑死在评论区

广东模特大赛冠军诞生后,我笑死在评论区

清书先生
2025-11-19 16:02:32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姩姩有娱
2025-11-10 17:49:18
喻恩泰和妻子婚内双出轨,聊天记录不堪入目,妻子约P喜欢大的

喻恩泰和妻子婚内双出轨,聊天记录不堪入目,妻子约P喜欢大的

社会酱
2025-11-19 17:42:35
15号模特广东冠军后续:一身赘肉是何来头?最新回应:会给交代!

15号模特广东冠军后续:一身赘肉是何来头?最新回应:会给交代!

阿纂看事
2025-11-19 09:07:36
2025-11-19 20:27:00
阿布的分享
阿布的分享
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认知成长。
409文章数 33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台旅行团在意餐厅点5份披萨遭老板嘲讽 当地华人反击

头条要闻

台旅行团在意餐厅点5份披萨遭老板嘲讽 当地华人反击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暂停接管安世半导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房产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手机要闻

vivo S50 Pro mini处理器曝光:全球首批搭载第五代骁龙8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