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温州市瓯江引水工程这条横跨山河的“地下生命线”背后,有这么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他们日夜穿梭于隧洞深处、基坑边缘、钢筋水泥之间,用专业与坚守,为这座省重点民生工程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他们不仅是工程的建设者,更是责任的践行者。本期让我们走近其中三位代表人物,聆听他们如何用行动诠释“安全重于泰山”的铮铮誓言。
一标段安全负责人张军:标准化管理的“安全电子眼”
从事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近10年的张军,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水利安全事业。他不仅为公司创建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贡献了力量,更为瓯江引水工程一标段创建了安全文明标准化手册,让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在渡船头枢纽施工现场,面对十多个班组、200多名工人交叉作业,他每天都要踩着18米高、80厘米宽的沉砂池梁上来回巡查。“人是肉长的,设备是铁造的,用肉碰铁,伤的是自己。”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对生命的敬畏。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在沉砂池边缘增设安全护栏和水平防坠网,这个看似微小的举措,后来在监理人员不慎绊倒时发挥了关键保护作用。
由张军主导编制的《渡垟隧洞地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经过专家严格评审成为施工准则。从爆破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到开挖后的通风检测,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和流程。“每一个位置、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错,必须零失误。”这把用责任铸就的安全标尺,丈量着工程的每一个细节。
![]()
(左一·张军)
二标段安全总监夏克清:回乡筑梦的“安全掌舵者”
“安全总监不是岗位,而是使命。”这句朴实的话语,承载着夏克清二十五载水利生涯的执着追求。作为土生土长的温州人,他将参与瓯江引水工程视为一场“回乡建设”,用专业与情怀守护着家乡的绿水青山。
作为二标段安全总监,面对工程线路长、安全风险高的挑战,他构建起“源头防、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五位一体的现代工程安全管理模式。他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打开智慧监管平台,查看全线各作业面的实时监测数据;随后带着安全团队开展“四不两直”突击检查,直插施工现场、直面风险点位。
在一个暴雨如注的深夜,他带队直插瞿岙分水洞施工现场,发现排水系统响应迟缓,基坑积水即将倒灌。面对险情,他沉着应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度两台大功率抽水泵支援,经过数小时奋战,成功化解了险情。
“安全管理的核心不在于办公室,而在于现场一线。”这位将执着与坚守全情投注于一线的安全总监,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责任担当。
![]()
(右一·夏克清)
三标段安全员权文龙:从“治水初心”到“安全匠心”
“瓯江引水工程在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位置。”怀着对“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生活”的朴素向往,权文龙自毕业后便投身水利安全事业。对他而言,瓯江引水工程不仅是一条“地下长河”,更是温州百姓的“生命线工程”,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他时刻保持警醒。
去年雨季,三标段隧洞突发涌水险情,泥沙伴随水流喷涌而出。他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人员撤离,并参与制定“先堵后疏、分步加固”解决方案。经过10个昼夜的连续奋战,通过双液注浆技术和加强支护等措施,最终成功化解危机。而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一双“火眼金睛”,曾因发现脚手架垫板轻微倾斜而避免了一起潜在的高空坠落事故。他精准地捕捉着项目中的所有细节,正是这份难能可贵的“较真”支撑起了他无限向上的勇气。
“安全管理没有‘小事’,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才能筑牢安全防线。”这位00后安全员用近乎固执的严谨守护着工程的生命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
(权文龙)
结语
用脚步丈量生命的尺码,以平凡铸造非凡的奇迹。
在瓯江引水工程的攻坚克难中,水到渠成的不仅仅是奔涌的清泉,更是建设者们用责任与担当谱写的时代答卷。当我们未来目睹瓯江清水润泽万家之时,必会铭记这些安全守护者们在每个日夜的执着坚守。他们的故事,如同这条地下长河般深沉而绵长——在隧洞的幽深之处,在基坑的陡峭之缘,总有身影在默默守护,用匠心点亮黑暗,用担当筑牢防线,让安全成为这座世纪工程最厚重的底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