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能造出歼20隐身战机,却让轰20隐身轰炸机藏了这么多年?搞得美媒都称,美方将军们一个个夜不能寐神经衰弱,不仅觉得这很不合理,而且担忧延迟问世非但不是难产,反而可能是在憋一个颠覆性的大招。甚至就这么一直未知状态吊着,才最让美方破防。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未知却一定存在的轰20。
战略迷雾
自从2016年时任空军司令员马晓天首次公开承认,正在发展新一代远程轰炸机以来,轰20就成了美方魂牵梦绕的终极悬念。
![]()
如今近八年过去了,它依然是除了官方偶尔的暗示和网络上真伪难辨的模糊图像,就再无确切消息。这种超乎寻常的保密程度,让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最近直接发出了灵魂拷问,一款轰炸机为何会耗费如此长的时间研制,却一点确切的透露消息都没有?
可见这绝不是简单的技术卡壳能够解释的。如果纵观中国军工发展史,从福建舰放弃蒸汽弹射直接上马电磁弹射,再到各类高超音速武器没有预告就直接列装,都证明了中国在尖端装备上追求一步到位,甚至弯道超车。
![]()
那么轰20的“迟到”,更有可能就是一种主动的战略选择。我们在等待技术完全成熟,然后一出生即巅峰,并且是在最重要的关键性战略节点公布,从而形成强大的心理威慑。
技术猜想
尽管轰20的真容从未出现,但外界早已根据中国的技术积累和战略需求,勾勒出一幅相当清晰的轰20技术画像。而这幅画像的每一个细节,都足以让对手感到脊背发凉。最直接的肯定就是标志性的飞翼式气动布局。
![]()
这几乎是现代隐身轰炸机的标配。这种布局没有传统的尾翼和机身区分,整体就像一个飞行的机翼,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雷达反射面,实现全向隐身。
B2和B21都采用此这种设计,轰20无疑也会追随这一潮流,但具体外形和进气道,以及尾喷口等关键部位的隐身处理,很可能将融入了中国目前六代机已经领先的独有技术。
同时美媒推测轰20的设计目标是真正拥有洲际打击能力,因而航程与载荷都将非常惊人,不加油航程都至少可达12000公里,载荷起码超过25吨,甚至可能达到45吨。
![]()
这也就意味着从中国本土起飞,轰20的打击范围不仅能够覆盖关岛夏威夷,甚至连美国本土西海岸都轻松拿捏。而最关键的还是武器系统,巨大的弹舱不仅能携带现有的长剑系列空射巡航导弹,更将整合空射高超音速武器。
那么在这种隐身加高速的双重突防模式下,对手一切的防空反导体系都将被降维打击,你说美国能不慌嘛。
延迟玄机
甚至还有分析认为,轰20出世之后很可能跨越有人无人的界限,成为全球首款可选有人或无人的战略轰炸机。并且会采用全频谱隐身与智能蒙皮,能够动态感知外部电磁环境,并自动调整表面特性,从而实现从雷达波到红外,乃至声学信号的全频谱隐身,让对手的探测系统完全失效。
![]()
为满足洲际航程和超音速突防的双重需求,轰20还可能需要一款强大的变循环发动机,而这也是美国B2和B21无法实现的。
如果这些推测都是真的,那么轰20迟迟不出来就非常合理。而这种未知的恐惧,就非常适合吊着美国,并迫使美军必须按照最坏的假设来做战略准备,进而打乱美军的整体战略部署。
毕竟轰20还没起飞,就已经在消耗美国的战略资源和决策精力,这本身何尝不是一种成功的战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