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冬了,西安的气温降下来了,但关于“供暖”的话题,热度却是直冲云霄。往年这个时候,咱们打开手机,看到的也就是大家在朋友圈里吐吐槽:“家里不够热啊”、“暖气片冰凉啊”。
但今年,风向变了。这不再仅仅是几句抱怨,而是一场真刀真枪的较量。西安的一位律师王停勇,直接把热力公司告上了法庭,理由相当硬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紧接着,邻居渭南市的一纸判决和新规草案,更是给这把火添了把柴。
这就很有意思了。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场发生在暖气片上的“博弈”,到底在争什么?为什么我说,这不仅是钱的事儿,更是一场关于“权利”的觉醒。
【第一部分:奇怪的“基础热费”——没吃还得买单?】
矛盾的焦点,其实就集中在一个词儿上——“基础热费”,俗称“空置费”。
啥意思呢?简单说,我有房子,但这冬天我不住,或者我自己装了壁挂炉烧气取暖,我不让你热力公司供热。按理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没用你的热,就不该给你钱,对吧?
但在西安,不行。热力公司说了,你就算不用,也得交30%的钱。理由听起来挺“科学”:说热量会通过墙体传导,你家不热,会吸邻居家的热,增加了我们的供热成本。
乍一听好像有点道理,但大家细琢磨,这逻辑通吗?
这就好比我去饭店,坐那儿一口没吃,老板非让我交30%的钱,理由是我闻了饭菜的味儿,或者说我占了座儿影响他翻台率了。咱们平时要是遇到这种事,肯定骂一句“霸王条款”。
怎么换到供暖上,这就成了“行业惯例”呢?
对此,不少市民的质疑非常朴素有力:如果我自己烧壁挂炉,我家温度比邻居还高,我是不是在给整栋楼做贡献?那热力公司是不是得反过来给我退钱?
说白了,这所谓的“基础热费”,在老百姓眼里,就是一种凭借垄断地位的“强买强卖”。热力公司把经营风险和成本,简单粗暴地转嫁给了用户,哪怕你根本没享受服务。
【第二部分:较真的律师与“邻居”的打脸】
往年大家虽然不爽,但也多是忍忍就算了。但今年不一样,王停勇律师站了出来。他遭遇了啥?没收到缴费提醒,直接被停暖,还被要求补缴全额费用加违约金。
王律师这一告,直接把问题的层级拉高了。他引用的不是简单的合同法,而是《反垄断法》。这意味着,他在挑战整个供暖行业的“游戏规则”。他在问:你们这些独家经营的大企业,到底有没有尽到告知义务?那个“用热户数必须达到60%”的规定,是不是在限制交易?
更让西安热力公司尴尬的,是“邻居”渭南市的操作。
就在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渭南中院的一个判例火了。法院判决大概意思是:热力公司你说用户蹭了热、造成了你的损失,那你得拿出证据来啊!你拿不出证据,凭什么让人家交钱?
不仅如此,渭南最近还在征求意见,拟规定“未收房、未装修”的不收基本热费。
这一对比,伤害性极大,侮辱性也极强。这说明,所谓的“热传导”、“技术难题”,在法律的证据规则面前,并没有那么无懈可击。只要法院认真较真,垄断企业的“道理”往往站不住脚。
【第三部分:供暖背后的“一本烂账”】
当然,咱们评新闻也不能只骂热力公司,还得看看背后的深层原因。热力公司为什么死死咬住这30%的空置费不松口?
因为他们日子也难过。这几年环保要求高了,煤改气了,能源成本蹭蹭往上涨。但是,供暖是民生工程,政府为了稳民生,价格卡得死死的,不能随便涨。
这就造成了“成本倒挂”——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在这本“烂账”面前,政府左右为难,热力公司为了生存,就把手伸向了那些“软柿子”——也就是各种名目的附加费、基础费。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回血”手段。
但是,企业的困难,能成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理由吗?
显然不能。把公共服务的亏损压力,通过不透明、不公平的方式转嫁给部分市民,这既不符合市场逻辑,更违背了公共服务的初衷。
![]()
【结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温暖”?】
这场风波,现在已经不是几个业主的牢骚,而是一起典型的公共治理事件。
它告诉我们两件事:
第一,现在的消费者不好忽悠了。大家的权利意识醒了,懂法了,知道拿法律武器跟垄断巨头掰手腕了。
第二,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得跟上节奏。以前那种靠行政命令、靠垄断企业“一口价”的管理模式,已经玩不转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不在于逼着市民多交钱,也不在于把热力公司骂倒闭。而在于“透明”和“改革”。
成本到底是多少?让大家看清楚。定价合不合理?能不能开个真听证会?法规是不是过时了?该修就得修。
真正的温暖,不光是暖气片里的热水,更是制度上的公平与透明。
西安这场“暖气官司”,无论结果如何,都已经赢了。因为它逼着我们去正视那些长期被掩盖在“惯例”之下的不公。
毕竟,一个城市的温度,不仅取决于室温达标了没有,更取决于当市民面对庞大的垄断机构时,能不能感受到法律和正义的撑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