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光明网》报道指出,韩国现任总统李在明公开宣布,韩国和美国一致同意推进韩国建造核潜艇,并将与美国推进在造船、核工业等方面“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联系美国前些年提出的“拿水下潜艇制服中国海军”的战术,看得出来美国这是又把“旧饭”拉出来炒了。
客观来讲,在水下潜艇这块,美国较中国的优势确实明显,也难怪美国会想要在这“大黑鱼”上做文章,但中国也不是说没有反制手段。
![]()
【美国核潜艇】
早在2023年的时候,中国就曾在南海4000米的海底干了一件大事,被认为能让美国潜艇倒大霉。
一场让外界忍不住侧目的探测
2023年9月,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指出,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曾与中国地质大学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的支持下,于中国南海4000米的海底,完成了首条跨洋中脊深海人工源电磁与大地电磁联合探测剖面的实验。
![]()
【国内首次跨洋中脊海洋电磁法联合探测剖面】
从数据来看,本对实验涉及到的剖面长度有近100公里,设置了16个接收测点,截止实验结束,获得了大量质量较好的电磁数据,可以说是相当成功了。
但这对于美欧,特别是美国而言,就不是个好消息了。
我们得知道,这个实验中涉及到的“海洋电磁法”,在此之前只有少数几家来自美欧的单位具备成熟技术和装备。
![]()
【相关实验示意图】
而这些单位也是不出意外的对中国科学技术人员实施了堪称严苛的技术封锁。
这不由得让人怀疑,“海洋电磁法”恐怕不光能探测海底地质结构,它还很可能具备探测水下潜艇的能力。
事实上如果我们联系上述实验进行期间,来自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公开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就会发现上述猜测非虚。
这份报告结论显示,潜艇在水下行动过程中,螺旋桨部分会形成“空泡”,这种空泡比较稳定,往往要过一段时间才会破裂和被吸收。
![]()
【舰船螺旋桨会产生“空泡”】
当它破裂的时候会产生些许“湍流”,造成局部电磁异常。
这种异常,恰在现有电磁技术的探测范围内。
但前文我们也说了,这大家公认的探测海底地质结构的关键之法——“海洋电磁法”曾长期被美欧垄断,中国科研人员累积至今,总算是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就。
而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又一次打破了美西方在关键技术的封锁,还意味着中国在“反潜”技术上有了全新的探寻方向。
![]()
【反潜作战概念图】
若是中国真的能够掌握利用潜艇螺旋桨运作所产生的空泡追踪反制潜艇,那未来可能爆发的台海战争,打法恐怕会进一步变化。
台海战争打法或发生重大改变
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美国时至今日,依然将潜艇力量视为在未来台海战争中反制中国的重要手段,毕竟从一战和二战中潜艇的表现来看,它对海军的水面战舰等有着极为显著的威胁。
![]()
【二战时期活跃的潜艇】
且需要注意的是,那时候的潜艇技术落后,潜航时间短不说,速度和静音性能也有限的很。
现代潜艇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没有足够优秀的反潜技术,面对可能介入台海战事的美军潜艇力量,我们真的会很头疼。
可一旦如上述的在反潜技术上有所突破,中国海军在“第一岛链”东部一带建立反潜线路网络,那将直接把美国的“大黑鱼”困在网兜里,使其毫无用武之地,中国大陆这边就可以更有把握的进行“逼统”了。
![]()
参考资料:
【1】《李在明:韩美就关税及安保问题达成一致》 光明网[2025.11.14.] 【2】《我国完成首条跨洋中脊深海人工源电磁与大地电磁联合探测》 观察者网[2023.9.6.] 【3】《晨枫:中国掌握这项技术,台海战争的打法要变了?》 观察者网[2023.8.1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