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190字
阅读预计8分钟
作者|梦回糊涂
编辑|余佳轩
审核 |单敏敏 陈珏可
![]()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印评论员认为,尽管印航母在1961年就开始服役,比中国早了半个多世纪;但中国已通过快速的建设将航母梦变成现实,印度当前的挑战却是要确保下一代航母不再陷入官僚争执泥潭中,不要到了印海军只能在岸上观看的地步。同时,印海军参谋长正夸口每40天增加一艘本土舰艇。
一、中印航母实力的此消彼长
拉胡尔·贝迪(Rahul Bedi)11月10日在“The Wire”网站发表文章,痛心疾首讲述中国海军快速超越印海军,而印海军发展却仍深陷于官僚主义之中;尤其是放到历史发展长河中比较,两国的对比更加明显。
文章认为,印度海军有先见之明,比中国早了51年服役航母。1957年以7千万卢比购买了1.6万吨的英国雄伟级“大力神”号二手航母,命名为“维克兰特”号(Vikrant,勇敢);并在1961年服役。为印度提供了36年的航母运行经验(包括参加1971年印巴战争)。而直到2012年,中国海军才列装第一艘航母——6.6万吨的辽宁号。
2019年,中国入列了6.5到7万吨的001A后续型号山东舰。如今,中国的第三艘航母,配备了本土研发的电磁弹射系统的8万吨的福建舰也入列了。印海军在海上航空能力方面已无可救药地被拥有核武器的邻国所超越。随着中国造船厂几乎每四年推出一艘新航母,两国间的差距凸显,且不断扩大。到2030年代初,中国海军将部署一支5~6艘航母的强大部队,每艘都比上一艘更先进,包括在航程、续航力和打击力方面强得多的核动力型号。
而印仍深深陷入第三艘航母也是“国产航母二号舰”(IAC-2)项目的审议之中,它的是否批准、审查和重新设计仍在争执和进行冗长的流程。印海军在2015年经国防部批准拨款3亿卢比设计第二艘“国产航母”,至今仍停留在设计阶段。这些暴露了中国海军现代化与印度官僚惰性之间巨大的鸿沟。北京在建造船只,而新德里在累积文件。
福建舰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技术和能力方面的决定性飞跃。具有的电磁弹射让其与美国海军最新航母处于同一技术级别。福建舰由传统蒸汽轮机和柴油发电机提供动力,包括至少40架固定翼飞机,如第5代J-35战斗机、第4.5代升级版J-15T战斗机、KJ-600空中预警和控制飞机,以及10~12架各类直升机,如用于反潜战、搜索救援和通用任务的Z-19/Z-9和Z-20改型。
文章认为,对中国来说,这种升级更关乎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持续的海上存在、投射力量的能力以及重塑海军平衡。中国通过有效地将海上力量融入其更广泛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战略框架,巩固更广阔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海洋范畴。
而对印度来说,问题不再是是否会建造新一艘航母,而是是否能够足够快地建造航母,以跟上更强大的竞争对手的步伐。
二、印建造新航母的阻力
在1987年,印海军以13.9亿卢比从英国购买2.39万吨的半人马级第二艘航母“维拉特”号(Virat),30年后退役。2013年,印海军以23亿美元改装费从俄罗斯购入4.5万吨的基辅级二手航母,成为第三艘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Vikramaditya,勇敢如太阳、超日王)。2022年9月,4.5万吨的“国产航母一号舰”(IAC-1)在没有舰载机的情况下服役,继承了“维克兰特”号(Vikrant,勇敢)名称。2025年4月,印法才签订了6300亿卢比(504亿人民币)购买26架阵风-M舰载战斗机的协议;将于2028年开始交付,直到 2030-31年。
编者注:2024年5月,很快将建造第三艘航母“国产航母二号舰”(IAC-2),耗资4000亿卢比(48亿美元),排水量4.5万吨,并将再生产五六艘。2025年9月5日,,计划生产10套核动力装置,建造核动力的“国产航母三号舰”(IAC-3)。它将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开发双发舰载机(TEDBF)与轻型战斗机(光辉战斗机舰载型号),装备巴拉特电子有限公司(BEL)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系统(EMALS),与通用的子公司合资研发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设计6.5万吨,命名为“维沙尔号”(Vishal,伟大)。
![]()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评论员认为,目前来说,第三艘航母项目仍在争论中,即使这个“神话”平台最终建造,也只能取代日益老化的俄制航母,只会维持而不是加强印度的海上空中力量。
第三艘航母争论的焦点,一是其高昂的成本,印海军内部一些高级官员质疑,同样的钱用于建造一艘航母而不是升级潜艇部队(类似二十年前我国军费有限情况下“航母派”与“潜艇派”的对立)。印海军规划2030年潜艇数量达到24艘,但目前只有17艘,且其中11艘已接近退役年限。这种短缺问题折腾了15年也没能解决,且看不到希望。同样,护卫舰、扫雷舰、驱逐舰和护卫舰等同样重要的水面作战舰艇、海军通用直升机、无人机以及其他各种导弹和军械也无法满足升级需要。
二是其如何应对作战环境内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的迅速发展。对手中巴在攻击航母方面不断磨练,其巡航导弹技术的最新进展,“连美国海军也认为对其11艘航母编队构成严重威胁”。其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依托部署在沿海地区的远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攻击无人机和网络武器、军舰、潜艇和快速攻击艇等来威慑敌方航母行动。
总之,海军“航母派”与“潜艇派”的根本争论,还在于如何应对中国航母方面,是通过潜艇推行“海上拒止”的战略,还是通过昂贵且相对更脆弱的航母战斗编队寻求“海上控制”方法。
除了以上海军方面的挑战之外,印空军也是一大反对者。在印度军费有限的情况下,同样面临升级换代巨大压力的印空军,坚决反对为航母划拨巨大资金,而坚持应该空军优先。
已退休空军上将芭提雅(VK Bhatia)认为,为了应对地区威胁,在有限军费且迅速减少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空军装备,因为“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不仅是一种代价高昂的放纵,而且还容易受到对手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的威胁”。其他空军军官称,美洲虎IM/IS和Su-30MKI战斗机配备了AGM-84L Block II 鱼叉导弹和布拉莫斯-A空射超音速巡航导弹,通过空中加油,可以比航母更经济、更安全地实施打击。这才是针对中国在该地区不断扩大的海军行动的战略审慎举措。
三、印海军宏伟的自力更生建设计划
在福建舰入列之前,《经济时报》报道,在11月4日“婆罗多力量”网站(BharatShakti)组织的“印度防务大会”上,印海军参谋长特里帕蒂(Dinesh K Tripathi)表示,印每40天入役一艘“本土”舰艇(indigenous warship),是全球最快的海军扩张速度之一,有力地展示了印度“自力更生”的海上强军。
![]()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与中国“已拥有370艘舰艇相比”,目前,印海军共有145艘舰艇,在建52艘,有志于到2035年拥有200艘(比2024年的提法多了25艘),更有雄心到2047年印度独立一百周年之际,成为一支完全“自力更生”的海上力量。印通过立项的包括9艘柴电潜艇、7艘多用途隐形护卫舰、8艘反潜护卫舰和12艘反水雷舰,等待立项的有4艘驱逐舰。
特里帕蒂上将称,海军的自力更生不仅仅局限于建造舰船和潜艇,还包括培养一个涵盖本土零部件、安全信息网络、半导体和先进数据链接的整个工业、创新和数字生态系统。通过快速的本土生产、技术创新和有原则的全球参与,印度海军正在制定一条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一支强大、自力更生的海上力量的路线。
下图是WDMMA机构统计的中印海军的对比,中国有405艘主要舰艇,印度是100艘;中国综合得分319.8,印度是100.5。
![]()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本文转载自“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2025年11月13日文章,原标题为《【福建舰入役,印痛呼几十年的航母优势被逆转】 》
编辑:余佳轩
审核:单敏敏 陈珏可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更多内容请见↓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