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教骑车收费800?这届年轻人把“生存技能”玩成了高端定制
刷到个特别有意思的新闻——上海有个25岁的研究生小哥,专门上门教人骑自行车,线下课收800块包教会,线上课也要400。第一反应是:现在连骑车都要花钱学了?再一琢磨,这背后藏着的,可比表面那点学费有意思多了。
先说说这800块的“含金量”。小哥是上海体育大学的研二学生,教骑车可不是随便扶两把就完事。他会先给你做体能测试,看看你平衡感咋样;再根据身高腿长调整车座高度,连脚踏板角度都要调得刚刚好;教学时连呼吸节奏都要管——说是“用运动科学的方法,把骑车变成肌肉记忆”。有学员说,跟着他学了两小时,直接从“不敢上车”到“能绕小区骑三圈”,这钱花得值不值?得看你怎么算账。
有人觉得贵,说“我小时候骑个破二八,摔两跤就会了,哪用花这钱”。可现在跟以前能一样吗?现在满大街都是共享单车,可多少人敢拍着胸脯说“我骑得稳”?我见过穿西装打领带的上班族,扶着车把手直哆嗦;也见过宝妈推着儿童车,自己先摔了个屁股墩。骑车这事儿,看着简单,真要上手,对平衡感差、协调性弱的人来说,简直比解高数题还难。这时候有个专业教练手把手教,800块换来“说走就走”的自由,对有些人来说,这钱花得挺划算。
再说说这小哥的脑回路。别人读研忙着发论文、找实习,他倒好,把“教骑车”当副业干成了主业。他说自己从小爱骑车,大学又学了运动康复,教骑车刚好能把专业和爱好结合起来。现在他每周能接十几单,学员里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五十多岁的阿姨,甚至还有企业高管——人家说“时间比钱贵,花钱买效率”。你看,这哪是简单的“教骑车”,分明是精准捕捉到了都市人的痛点:没时间、没技巧、怕丢脸,所以愿意为“专业+省事”买单。
这事儿最戳我的,是它打破了“研究生就该怎样”的刻板印象。以前总觉得读研就得搞学术、进大厂,可现在年轻人越来越明白:学历是敲门砖,但不是枷锁。有人用专业知识搞副业,有人把爱好变成事业,就像这小哥,把“教骑车”玩成了高端定制服务——你嫌贵?他还有线上课;你觉得简单?他给你测体能、调姿势。这种“把小事做到极致”的劲儿,反而比那些“高大上”的创业项目更接地气。
现在回头看那800块的学费,好像也没那么扎眼了。毕竟,在这个连“教人系鞋带”都能成网红的时代,有人愿意为专业付费,有人能用专业赚钱,这不就是市场最该有的样子吗?下次再看到有人推着车在小区里歪歪扭扭地骑,别笑——说不定人家刚花了800块,正在认真“修炼”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