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筐烂杏,竟是张良的保命符?黄石公闭门不见的背后隐藏大智慧

0
分享至

01

汉高祖六年,一个清晨,大汉帝国的开国元勋,被刘邦盛赞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留侯张良,卸下朝服,换上布衣,风尘仆仆地来到谷城山下。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拜谢恩师黄石公。然而,当他恭敬地站在这位传奇智者紧闭的柴门前时,等来的不是师徒重逢的温情,而是一份近乎羞辱的“礼物”——一筐散发着腐bai气息的烂杏。

随从们面露愠色,认为这是天下最大的无礼。但张良,这位曾搅动天下风云的顶级谋士,却在短暂的惊愕之后,对着柴门,行三跪九叩大礼。

历史的迷雾在此刻升起。这筐烂杏,究竟是老人的无情还是智者的密码?为何一份腐烂的果实,能让功高盖世的张良放弃万户侯的尊荣,毅然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答案,就藏在这份看似不可理喻的礼物背后。它并非一次简单的馈赠,而是黄石公传授给张良的最后一课,也是最惊心动魄的一课——关于如何在权力的巅峰,为自己赢得一个安全的结局。这筐烂杏,所要论证的核心,正是中国政zhi哲学中一个幽深而残酷的真理:最大的成功,不是“得”,而是“舍”;最高的智慧,不是“进”,而是“退”。



02

要读懂那筐烂杏的禅机,我们必须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十二年前,那个让整个大秦帝国为之震怒的瞬间。

公元前218年,博浪沙。一条尘土飞扬的古道上,秦始皇东巡的车队正缓缓驶来。旌旗招展,护卫如林,帝wang的威仪压得空气都仿佛凝固了。道旁,一个身形清瘦的年轻人,正死死地盯着那辆装饰最为华丽的“温凉车”,他的心脏在胸膛里如同战鼓般擂动。他就是张良,一个家国被秦所灭的韩国贵族。他的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烈焰。

在他身旁,一个 recruté (被招募) 的大力士,正用尽全身的力气,将一柄重达一百二十斤的特制铁锥高高举起。这是张良散尽家财,策划数年的惊天一击。他的人生,他的仇恨,他的一切,都赌在了这一掷之上。

「就是现在!」

伴随着张良一声低吼,铁锥如同一颗黑色的流星,划破长空,带着雷霆万钧之势,呼啸着砸向目标。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传来,那辆华丽的马车瞬间被砸得粉碎,木屑与尘土冲天而起。

混乱!尖叫!秦军护卫的怒吼声、战马的嘶鸣声响成一片。然而,当尘埃落定,张良的心却沉入了谷底。始皇帝安然无恙地从另一辆副车中走出,他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冷冷地扫视着这片狼藉。

他们击中的,是副车。

刺杀失败!张良与大力士在惊骇中迅速遁入芦苇荡。身后,是秦始皇震怒之下发出的海捕文书,一张天罗地网在他们身后迅速张开。「捕索甚急」,司马迁在《史记》中仅用四个字,便道尽了那段日子的惊心动魄。

此刻的张良,是一个决绝的刺客,一个亡命天涯的逃犯。他拥有玉石俱焚的勇气,却缺乏掌控命运的智慧。他能看到敌人的咽喉,却看不到未来的棋局。他还不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于那石破天惊的一击,而在于懂得何时隐藏自己的锋芒。这段亡命的经历,如同淬火,烧去了他最后的贵族浮华,却也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他需要一位导师,一个能为他指点迷津的人,将他满腔的仇恨与勇气,锻造成一把能够开创历史的利剑。

03

命运的指引,出现在下邳的圯桥之上。

那是一个寻常的清晨,身心俱疲的张良在桥上缓行,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慢悠悠地走到他面前,随即将脚上的草鞋,径直踢入了桥下的湍流之中。

「小子,下去把鞋给我捡回来!」老人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傲慢语气命令道。

张良的拳头瞬间握紧。想他昔日也是王孙公子,如今虽是逃犯,何曾受过这等当面的羞辱?一股怒火直冲头顶,但他看到了老人眼中那深不见底的平静,那不是一个普通老者的眼神。他强压下怒气,默默走下桥,在冰冷的河水中捞起草鞋,回来恭敬地跪在地上,为老人穿上。

老人不仅没有道谢,反而大笑着扬长而去,只留下一句话:「孺子可教也。五日后天明,来此见我。」

这便是黄石公对张良的第一重考验:忍辱。考验他是否能放下身段,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依约而至,却发现老人早已等在桥上。「与长者约,为何迟到?」老人怒斥着,拂袖而去。

又过了五天,张良彻夜未眠,三更时分便赶到桥上。寒风中,他终于在老人到来之前,等在了那里。这一次,老人脸上露出了赞许的微笑。他从怀中取出一卷书,郑重地交到张良手中。

「读此书,则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将乱,你可用它来辅佐一位真正的英雄。」

那卷书,正是传说中姜太公所著的《太公兵法》。

圯桥授书,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具象征意义的智慧传承。黄石公三次考验张良,考验的并非是简单的守时,而是心性。第一次是“忍”,第二次是“诚”,第三次是“敬”。他要找的,不是一个匹夫之勇的刺客,而是一个能承载天下大任的谋略家。他传授给张良的,也绝不仅仅是兵法谋略,更是一种“无为而治,以柔克刚”的道家智慧。

这智慧的种子,在张良心中悄然种下。它让张良明白了,真正的强大,不是锋芒毕露,而是静水流深。这一课,为他日后在波诡云谲的汉初政坛中,做出那个最终的保命选择,埋下了最深刻的伏笔。



04

时间快进到汉高祖六年,洛阳南宫。

天下已定,四海归心。刘邦大宴群臣,酒酣耳热之际,他握住张良的手,当着所有人的面,发出了那段著名的感慨:「运筹策帷帐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子房功也!」

话音刚落,刘邦宣布了一个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的决定:封张良为齐地三万户侯。

三万户!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当时开国功臣之首的萧何,也不过受封八千户。这几乎是刘邦所能给出的最高封赏。一时间,无数羡慕、嫉妒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那个依旧从容淡定的张良。

然而,张良的反应,却让整个大殿陷入了死寂。

他缓缓起身,躬身谢绝:「陛下,臣起于下邳,与陛下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之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他拒绝了富庶的齐地,只选择了他与刘邦初遇的那个小小的留县。

这在旁人看来,是谦逊,是美德。但在张众臣之中,只有寥寥数人,或许能从这看似不合常理的谦退中,嗅到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气息。刘邦的赏赐,固然是真心感激,但何尝又不是一种试探?那“三万户”的荣光背后,拖着的是一道长长的、名为“猜忌”的阴影。

当时的朝堂,早已暗流汹涌。韩信,这位被誉为“兵仙”的战神,因功高震主,已被夺去兵权,从齐王贬为楚王,再贬为淮阴侯,软禁于京城。彭越,那位在楚汉相争中屡建奇功的梁王,也因被怀疑谋反,时刻生活在恐惧之中。

刘邦,这位可以与士卒共食一锅肉羹的布衣皇帝,一旦坐稳了江山,他首先要考虑的,就不再是分享胜利,而是如何消除那些可能威胁到他统治的“利刃”。而张良的“运筹帷幄”,在天下已定之后,就成了一柄最让帝wang忌惮的双刃剑。他能帮你夺取天下,自然也能帮别人夺取天下。

张良的拒绝,正是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股正在悄然升级的政zhi寒流。他知道,刘邦的赏赐,就像一杯烈酒,喝下去固然痛快,但紧随其后的,可能是致命的昏沉。他在用一种最决绝的方式,向刘邦,也向天下所有人宣告:我张良,没有野心。我所求的,不过是“留”这个起点,作为一份纪念,足矣。

他试图用“退”,来化解这场正在升级的矛盾。但他很快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05

真正的危机,如同一场无声的暴风雪,在看似平静的长安城悄然降临。

汉高祖十年,大将军陈豨在代地谋反。刘邦御驾亲征,临行前,京城的军政大权,交给了他最信任的妻子吕后和丞相萧何。

刘邦前脚刚走,吕后便立刻露出她隐藏已久的獠牙。她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被软禁在京,如同笼中之虎的淮阴侯韩信。

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就此展开。吕后与萧何合谋,谎称北方战事大捷,在长乐宫中召集群臣庆贺。韩信称病不愿前往,却被萧何亲自登门,用一番“为国为君,岂能托病”的大道理,半强迫半哄骗地拉进了宫中。

等待他的,不是庆功的酒宴,而是埋伏在钟室两侧的刀斧手。

一代兵仙,战无不胜的韩信,没有死在金戈铁马的沙场上,却以一种极其屈辱的方式,死在了妇人和宦官的阴谋之下。当他被斩于长乐宫钟室的消息传来,整个长安的功臣集团,都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紧接着,是梁王彭越。他被指控谋反,先是废为庶人,流放蜀地。但在途中,却遇到了从前线返回的吕后。彭越哭着向吕后诉说冤情,希望她能为自己求情。吕后满口答应,将他带回洛阳。但一回到宫中,她便立刻向刘邦进言:“放走彭越,等于放虎归山!”

刘邦深以为然。最终,彭越被处以极刑,灭三族。其尸身,更被剁成肉酱,分赐给各地诸侯。这份血腥的“礼物”,是对所有心怀不轨者的最严厉警告。

当那份散发着腥气的肉酱,被送到留侯府时,张良的内心所受到的冲击,是外人无法想象的。他看着那份“肉醢”,仿佛看到了所有功臣的未来。那句在民间流传的谶语,此刻显得无比真实:「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张良明白,他已经退无可退。他拒绝了三万户的封赏,闭门谢客,不问政事,但这还远远不够。只要他“张良”这个名字还代表着“天下第一谋士”,只要皇帝在某个深夜,会因为一个噩梦而想起他的智谋,那么,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永远不会落下。

他所面临的危机,是一个死局。进,是万丈深渊;退,已无路可走。他所有的智慧,在绝对的皇权和猜忌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他的功绩,成了他的催命符。

就在这近乎绝望的时刻,他想起了圯桥上的那个老人。他决定去寻找自己的恩师,寻求这死局的唯一解法。这不仅是一次拜访,更是一次求救。他不知道恩师是否还在人世,更不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



06

当张良风尘仆仆地赶到谷城山,却发现师父的柴门紧闭,拒绝相见时,他身边的随从都认为,这是黄石公对他“侍奉新主”的薄情与责备。然而,当那个垂髫小童,端着一筐腐烂的杏子,从侧门走出,放在张良面前时,一场惊天动地的思想逆转,在张良的脑海中轰然爆发。

随从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侯爷远道而来,这老人家也太无礼了,怎能用烂杏待客?」

他们的眼中,看到的是腐烂、是羞辱、是轻蔑。

但张良的眼中,看到的却是雷霆万钧的智慧,是穿越生死的密码。他死死地盯着那筐烂杏,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一瞬间,所有的困惑、恐惧和绝望,都烟消云散。他看到的,是一条通往生天的路。

他缓缓跪下,对着柴门,恭恭敬敬地磕了第一个头。

他明白了第一层含义:谐音之妙。烂杏(làn xìng),正是“烂幸”(làn xìng)——腐烂的幸运。师父在用这种最直观的方式告诉他:你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封侯的荣耀,皇帝的赞誉,万人的敬仰,这些所谓的“幸运”,本质上是会腐烂变质的。它们在特定的条件下是甘甜的果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皇权猜忌的催化下,它们正在迅速腐烂,即将变成致命的毒药。韩信和彭越,就是因为紧抱着这些已经开始腐烂的“幸运”不放,才最终引火烧身。

他叩下了第二个头,脑海中浮现出更深一层的警示。

师父当年传授他《太公兵法》,是让他做“王者师”,而不是“帝王臣”。老师的职责是引导,是点拨,是在关键时刻给予方向,但绝不能深陷于权力的泥潭,成为帝wang家奴。如今,他功成名就,却也被“留侯”这个身份牢牢地束缚在了朝堂之上。这一筐烂杏,是在提醒他,不要被世俗的功名“玷污”了作为一名“帝者师”的本心。若再贪恋权势,便是对当年圯桥之上那份传承的背叛。

他叩下了第三个头,心中充满了对恩师的无限感激。

这一筐烂杏,是师父为他量身定做的终极退路。它不仅是警示,更是方法论。杏,去其表面的烂肉,内核为“仁”。“杏仁”可入药,虽苦,却能救命。师父在暗示他,必须效仿杏的品格,主动“去肉存仁”。“肉”是什么?是万户侯的封地,是朝堂上的权位,是所有看得见的荣华富贵。“仁”是什么?是保全性命,是回归本心,是追求精神上的逍遥与自由。他必须用“舍弃”这味苦药,来医治自己身处的这场政zhi瘟疫。

这便是黄石公的惊天手笔,是支撑全文核心观点的“王牌证据”。他没有写一封信,因为信件可能被截获,成为谋反的证据;他没有说一句话,因为言语可能被曲解,招来杀身之祸。他只用了一筐烂杏,一份无法被定罪、却又蕴含着雷霆万钧之力的“密诏”。这个“逆转”的关键,不在于外部力量的介入,而在于张良自己思想维度的彻底颠覆。从这一刻起,张良不再是一个在棋盘上挣扎的棋子,他找到了跳出整个棋盘的方法。

07

视角拉开,我们才能真正看清黄石公这一手笔的恐怖之处,以及张良领悟这一点的非凡智慧。这不仅仅是一次点拨,这是一场跨越时空,只有顶级智者才能参与和理解的对话。

首先,这是一次“绝对安全”的沟通。在汉初那种高压的政zhi环境下,任何与“前朝谋士”的私下接触,都可能被解读为结党营私。黄石公闭门不见,首先就做出了一个完美的切割,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张良。而“烂杏”作为载体,其高明之处在于它的“不可言说性”。即便刘邦或吕后知道了这件事,他们能做什么?将张良以“私藏烂杏”的罪名下狱吗?这在逻辑上是荒谬的。这个信息,只对那个在圯桥上证明过自己悟性的张良有效,对其他人来说,它就是一筐普通的烂杏,最多只能解读为一次无礼的怠慢。

其次,这是对张良智慧的最后一次考验。黄石公没有直接告诉张良应该怎么做,而是给了他一个谜题。如果张良连这个谜题都解不开,那就证明他还没有真正领悟到“退”的智慧,那么即便告诉他方法,他也未必能坚定地执行下去。只有张良自己想明白的道理,才能成为他坚不可摧的信念。这正应了道家“师法自然”的哲学,真正的智慧不是灌输,而是启发。

再者,我们将张良的选择,与韩信、彭越的结局进行对比分析,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烂杏”智慧的价值。

韩信的悲剧,在于他始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他有“将才”,却自恃有“王功”,甚至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以“假齐王”相要挟。他不懂得“藏锋”,他的才能过于耀眼,以至于让刘邦感到恐惧。他紧握着手中的“幸运”,直到这幸运将他刺得遍体鳞伤。

彭越的悲剧,则在于他的“摇摆不定”。他有实力,却缺乏政zhi远见。他总是在试探皇权的底线,刘邦征召他时,他托病不去,这在帝wang看来,就是最大的不忠。他看不清“幸运”已经开始腐烂,还在为失去的权力而哭泣,最终将自己送上了绝路。

唯有张良,通过“烂杏”的启示,完成了一次彻底的自我革命。他所要舍弃的,不仅仅是封地和官职,更是他赖以成名的“智谋”本身。他接下来的所有行动,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展开:如何让自己从一个“有用”的人,变成一个“无用”的人。在政zhi斗争中,最危险的,永远是那些“太有用”的人。

他开始对外宣称自己身体多病,要“辟谷”,学习道家的导引之术。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政zhi伪装。一个沉迷于修仙问道、连饭都不吃的人,自然不会对世俗的权力产生兴趣。他用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向最高统治者传递一个信息:我,已经废了。我的身体,我的精神,都已经不再属于这个尘世,你们可以完全放心了。



08

张良的后半生,完美印证了他对“烂杏”智慧的深刻践行。他的人生结局,本身就是对他核心观点的一次强有力的现实印证。

离开谷城山后,张良回到京城,立刻向刘邦上书,言辞恳切地请求辞去一切职务,理由是“体弱多病,不堪其扰”。他将偌大的留县封地,所有事务都交由家臣打理,自己则闭门不出,开始了“辟谷”的修行生活。史书记载他“杜门不出岁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在长安的政zhi圈里销声匿迹。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吕后为了太子刘盈的地位稳固,与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展开了激烈的宫斗。刘邦一度想废长立幼,吕后惊恐万分,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法改变刘邦的心意。情急之下,她想到了张良。

吕后派自己的哥哥吕泽,强行闯入张良的府中,逼着他出谋划策。吕泽说:「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

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请求。如果张良不出手,一旦太子被废,吕后失势,那么作为太子曾经的老师,他也难逃清算。

此刻,张良展现了他炉火纯青的政zhi手腕。他没有亲自出面,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更没有去和刘邦硬碰硬。他只是为吕后指了一条路,让她去请“商山四皓”出山。这四位德高望重的隐士,是刘邦年轻时就想请却请不动的人。

结果,当刘邦在一次宴会上,看到这四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恭敬地跟在太子刘盈身后时,他大为震惊。他知道,太子羽翼已丰,得到了这些前朝元老的支持,废立之事再无可能。

这件事,张良处理得滴水不漏。他解决了吕后的燃眉之急,稳固了太子的地位,却又成功地将自己隐在了幕后。他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只是轻轻拨动了一颗棋子,就改变了整个棋局的走向,而自己,却始终没有踏入棋盘半步。他用的,是别人的势,全的,是自己的身。

此后,张常年隐居。他看着曾经的同僚,如萧何,为了自保,不惜自污名节,强买民田,以求下狱;看着樊噲,因被诬告与吕后有染,险些在军中被陈平所斩。朝堂之上,风波不断,人人自危。唯有他,张良,因为早就选择了“烂杏”的道路,远离了权力的漩涡中心,才得以享受那份难得的清净与安宁。

最终,张良得以善终,安然病逝。他没有死于阴谋,没有死于猜忌,这在汉初那批功高震主的功臣之中,几乎是一个奇迹。这个结局,就是对黄石公那筐烂杏的最好注解:有时候,放弃,才是最终的拥有。

09

电影的结尾,往往是一个淡出的长镜头。

想象一下,暮年的张良,离开繁华的长安,沿着恩师黄石公当年的足迹,遍访名山。他最终停在了秦岭深处的紫柏山。这里的云雾,仿佛能洗去长安城所有的尘嚣与血腥。他与山中的隐士对坐,谈论的不再是天下大势,而是道法自然。百姓们传说,留侯张良,已经羽化成仙。

“成仙”,或许是后人对他这种超凡智慧的一种美好想象。他并没有真的白日飞升,但他确实用自己的智慧,完成了一次俗世意义上的“飞升”——从权力的牢笼中,飞升到了一个自由逍遥的境界。

张良的故事,从此成为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一个悠远的回响。他与范蠡、刘伯温等人一起,被后世并称为“功成身退”的典范。他的选择,为后世无数深陷权力漩涡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精神上的出口和行为上的参照。当他们仕途通达,位极人臣之时,总会有人在夜深人静时,想起圯桥上的那个青年,想起谷城山下的那筐烂杏,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幸运”,是否也开始腐烂了?

回望我们开篇提出的那个论点:最高的智慧,是“退”。张良的一生,就是对这个论点的完美“故事化论证”。从博浪沙的惊天一击,到圯桥上的三次忍耐;从运筹帷幄的决胜千里,到面对封赏时的毅然拒绝;最终,在那筐烂杏的启示下,他完成了从“进取”到“退藏”的终极转变。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数英雄豪杰,在权力的舞台上闪亮登场,又黯然落幕。他们大多懂得如何去“赢”,却很少有人懂得如何“结束”。而张良,这位汉初三杰中最具智慧的谋士,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真正的胜利,不是赢得整个世界,而是在赢得世界之后,还能赢得一个属于自己的、安然无恙的结局。

那筐烂杏,早已在千年的风雨中化为尘土,但它所蕴含的东方智慧,却如同紫柏山顶的明月,恒久地照耀着后人的路。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年营收300万,28个员工,最后利润8万块:这就是最真实小老板!

年营收300万,28个员工,最后利润8万块:这就是最真实小老板!

熊林老师
2025-11-17 18:00:03
黄景瑜新剧开机,现场男女主像“不熟”,迟蓬好憔悴,梁洁太美了

黄景瑜新剧开机,现场男女主像“不熟”,迟蓬好憔悴,梁洁太美了

嫹笔牂牂
2025-11-20 07:20:41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蔡琳济州岛吃中国早餐,谈与前夫高梓淇结婚原因 他是为结婚而

蔡琳济州岛吃中国早餐,谈与前夫高梓淇结婚原因 他是为结婚而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20 05:58:39
西伯利亚有多可怕?零下73度,千斤存粮百罐腌菜,砍柴一个月才行

西伯利亚有多可怕?零下73度,千斤存粮百罐腌菜,砍柴一个月才行

霁寒飘雪
2025-11-04 09:19:58
湖北男子20多万娶到“诈骗新娘”!女方与多个男子谈恋爱,为骗钱曾诈死伪造殡仪馆照片

湖北男子20多万娶到“诈骗新娘”!女方与多个男子谈恋爱,为骗钱曾诈死伪造殡仪馆照片

封面新闻
2025-11-19 11:09:22
北宋的包拯包青天,他的官职到底有多大?相当于今天的什么级别?

北宋的包拯包青天,他的官职到底有多大?相当于今天的什么级别?

掠影后有感
2025-11-18 11:20:53
14年前,用全部积蓄买下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14年前,用全部积蓄买下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娱乐督察中
2025-10-30 10:33:53
最低调普京女婿被亿万富豪当街暴打:拒绝10亿赔偿,只提一个要求

最低调普京女婿被亿万富豪当街暴打:拒绝10亿赔偿,只提一个要求

贰文
2024-10-31 00:30:11
初代网红凉了!营业10年闭店离场,网红餐厅为何逃不过昙花一现?

初代网红凉了!营业10年闭店离场,网红餐厅为何逃不过昙花一现?

芳芳历史烩
2025-11-19 22:23:40
如今战局彻底扭转,我国可在菲律宾与美军痛痛快快尽情酣畅交锋一场!

如今战局彻底扭转,我国可在菲律宾与美军痛痛快快尽情酣畅交锋一场!

林子说事
2025-11-20 06:10:42
飞翼长出了垂尾,中国技术不过关导致轰20难产

飞翼长出了垂尾,中国技术不过关导致轰20难产

施涛说
2025-11-19 11:39:24
日媒忧虑:高市政权无人当得起“中日桥梁”

日媒忧虑:高市政权无人当得起“中日桥梁”

参考消息
2025-11-19 14:42:06
震撼!诺兰的《奥德赛》真要来了,影迷们快来!

震撼!诺兰的《奥德赛》真要来了,影迷们快来!

桃桃淘电影
2025-11-19 10:25:08
痛批高市早苗后,绍伊古遭炸弹暗杀,俄军怒炸3000吨“沉睡氢弹”

痛批高市早苗后,绍伊古遭炸弹暗杀,俄军怒炸3000吨“沉睡氢弹”

健身狂人
2025-11-19 13:03:47
05后男演员发文道歉:没约束好自己,很自责!节目直播这一幕被网友捕捉,冲上热搜

05后男演员发文道歉:没约束好自己,很自责!节目直播这一幕被网友捕捉,冲上热搜

扬子晚报
2025-11-17 07:48:24
日本女优top10 大家最喜欢的是谁 评论区告诉我

日本女优top10 大家最喜欢的是谁 评论区告诉我

素然追光
2025-11-20 04:16:35
张天爱凶猛的身材很漂亮

张天爱凶猛的身材很漂亮

TVB的四小花
2025-11-19 09:42:15
从垄断95%到仅剩2.3%,日本的崩溃循环,中国亲手按下终止键

从垄断95%到仅剩2.3%,日本的崩溃循环,中国亲手按下终止键

黑鹰观军事
2025-11-18 23:11:57
霍尊宣布复出,前女友陈露紧跟发博: 又买热搜,那我也借个东风!

霍尊宣布复出,前女友陈露紧跟发博: 又买热搜,那我也借个东风!

玖宇维
2025-11-17 21:25:53
2025-11-20 08:08:50
老吴教育课堂
老吴教育课堂
趣味课堂
704文章数 139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本首次出口具有杀伤力武器 专家:危险信号

头条要闻

日本首次出口具有杀伤力武器 专家:危险信号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本地
房产
艺术
亲子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艺术要闻

周恩来夫妇珍贵合影集,太难得一见!

亲子要闻

“广东重男轻女?园长日常揭秘,真相让人震惊!”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