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提醒60后退休人员:无存款勿躺平,需规划养老生活

0
分享至



说起退休这事儿,很多60后70后朋友都觉得终于熬到头了,能回家歇着,靠着养老金过日子。可现实呢?要是手里就只有养老金,没点儿存款傍身,躺平养老这想法真有点儿悬。

这些年国家养老体系在进步,但数据摆在那儿,养老金设计就是保基本,遇到点儿风吹草动就得捉襟见肘。

先说养老金这事儿吧。中国养老金水平这些年涨了,但跟生活成本比起来,还真不够看。国家统计局和社科院的数据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平均替代率现在大概43%左右。这啥意思?就是退休后养老金相当于你退休前工资的43%。



国际劳工组织说,养老金替代率至少得55%才算警戒线,低于这个退休生活水平就得往下掉。要是想维持退休前生活不降,世界银行建议至少70%。中国这43%离国际水平差不少,2002年还72.9%,到2011年降到50.3%,现在更低。

为什么降?一方面是养老金制度调整,另一方面是工资涨得快,养老金调整跟不上。举个例子,假如你退休前月薪一万,养老金可能就四千多,这能维持啥生活?吃喝拉撒基本够,但想多点儿啥就难了。



再看医疗这块儿,老年人花销大头就在这儿。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2020年老年人住院跨省直接结算医疗费用742.8亿元,医保基金支付438.73亿元。这数据说明啥?老年人看病花钱多,而且越来越多。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表明,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率高,高血压、糖尿病啥的常见,就诊率是总人口2倍,住院率更高。

2022年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人均年医疗支出999元,但这只是平均,实际住院一次就好几万。分城乡看,城镇老年人住院自付平均10923.6元,农村8377.6元。



2020年自费买药老年人平均支出不少。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医疗费用占比逐年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老年人医疗保健支出在消费中占比达百分之十几,到2024年人均医疗消费2547元。

人口老龄化推高医疗需求,65岁以上人口占比增加,医疗费用弹性系数在49岁门槛后从2.372升到5.422。这意味着年纪越大,花销越猛。要是没存款,养老金每月几千块,扣掉医疗就剩不下啥了。



通货膨胀这事儿更得提。养老金固定,但物价年年涨。过去十年中国通胀率平均2%,听起来不高,但积累起来养老金购买力缩水。1999年养老金替代率45.45%,到2007年降到32.58%,8年降28.3%。为啥?通胀吃掉部分价值。

养老保险预定利率2.5%,但未来二三十年,钱贬值,1万块顶现在5000。世界银行估算,从2001到2075年,养老金支出越来越大,收入越来越少。老龄化加剧,年轻人少,老年人多,养老基金压力大。



中国社科院2024年养老金精算报告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35年前后达峰值,之后可能收不抵支。60后70后现在退休,正赶上这波,养老金虽稳定,但通胀一咬,生活水平就下滑。没有存款做缓冲,物价一涨,养老金就显得薄。

除了医疗和通胀,生活其他开销也不能忽略。退休后,旅游、兴趣爱好、社交这些都需要钱。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显示,60.07%居民预期60岁后收入降一半以上。要达到理想生活,48.29%人认为50岁前就得规划养老。养老金保基本,但突发情况呢?



家庭成员生病、房子维修啥的,都得额外掏腰包。金融宣传委员会2022年调查显示,60多岁老年人中,没金融资产家庭增多,不持存款的不少。这说明啥?很多人退休时没准备好,养老金一到手就花光。城乡养老金差距也大,城镇高些,农村低,农村老年人更难。

中国养老金制度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基本养老,覆盖广,但替代率低。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参与率低,只有少数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刚起步,很多人没接触。整体看,养老金体系覆盖率高,但保障水平中等。



为什么说不能躺平?因为现实案例多。很多60后退休后,发现养老金不够用,得出去找活儿干。雪球论坛上有人说,钱都在60后70后手里,但他们储蓄不消费,80后压力大,90后没钱。

实际呢?不少老年人没存款,靠养老金勉强度日。知乎上讨论,丁克单身70后80后养老更难,没孩子帮衬,全靠自己。

养老金制度四大问题:抚养比恶化,年轻人负担重;制度碎片化,城乡差距大;基金投资回报低;延迟退休讨论中,但还没落地。人口抚养比变化,60岁以上每人需年轻人养,负担加重。



所以,奉劝刚退休的60后70后,别急着回家躺。养老金是底,但没存款,风险大。咋办?得积极规划。先算算账,退休第一年支出考虑通胀、意外,养老金总需求包括生活、医疗。专家建议,增加储蓄率,至少工资15%存起来,逐年提高。

总之,60后70后退休,别光指望养老金。存钱、理财、兼职,这些事儿得早做。养老金替代率低,医疗通胀高,没存款躺平风险大。规划好,退休才能稳。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旦台海战争爆发,可能造成上亿伤亡,解放军或需解决4大战场

一旦台海战争爆发,可能造成上亿伤亡,解放军或需解决4大战场

盒子里的密探
2025-11-18 01:10:10
最“命苦”TVB绿叶:33岁中风瘫痪,69岁血管病,至今为生计奔波

最“命苦”TVB绿叶:33岁中风瘫痪,69岁血管病,至今为生计奔波

往史过眼云烟
2025-11-18 16:11:24
国青队员拔角旗杆!董路:开了眼了 跟8岁孩子似的 还有更离谱的

国青队员拔角旗杆!董路:开了眼了 跟8岁孩子似的 还有更离谱的

风过乡
2025-11-18 10:23:15
欧阳开盛:被迫返乡农民工引发的乡村社会治安问题及治理路径

欧阳开盛:被迫返乡农民工引发的乡村社会治安问题及治理路径

中国乡村发现
2025-11-18 13:29:49
毛新宇少将完爆蒋友柏!

毛新宇少将完爆蒋友柏!

沈述慢撩
2025-11-16 21:35:33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08:46:54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做到了这四个字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做到了这四个字

洞读君
2025-11-18 18:30:03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近史博览
2025-09-22 15:47:35
日本通告全球:高市早苗计划于2026年恢复自卫队“大佐军衔”

日本通告全球:高市早苗计划于2026年恢复自卫队“大佐军衔”

科技处长
2025-11-14 16:46:39
婆婆每月帮我还5000房贷,我妈小住一周她回老家,半个月后我崩溃

婆婆每月帮我还5000房贷,我妈小住一周她回老家,半个月后我崩溃

红豆讲堂
2025-11-18 19:00:02
烧一赔三!轮到广汽掀桌子,10.48万的埃安i60开卖

烧一赔三!轮到广汽掀桌子,10.48万的埃安i60开卖

超电实验室
2025-11-17 18:25:48
“两千年来,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打他们,一次都没有

“两千年来,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打他们,一次都没有

老友科普
2025-10-10 15:16:19
杨振宁去世前状态曝光,卫生间摔跤酿大祸!翁帆疑早已接受了现实

杨振宁去世前状态曝光,卫生间摔跤酿大祸!翁帆疑早已接受了现实

阿纂看事
2025-10-23 15:52:42
德国副总理克林拜尔访华,中国答应了他一件事

德国副总理克林拜尔访华,中国答应了他一件事

道德经
2025-11-19 00:36:49
华为Mate70Pro“一降再降”,12GB+1TB跳水2000元,卖得好也降价

华为Mate70Pro“一降再降”,12GB+1TB跳水2000元,卖得好也降价

知心数码
2025-11-17 17:38:40
47岁王一楠在家做豆花,脸垮肉松眼袋水肿,戴手套烧火像农村妇女

47岁王一楠在家做豆花,脸垮肉松眼袋水肿,戴手套烧火像农村妇女

小彭美识
2025-11-18 16:28:24
中俄已无法结盟,俄外长通告全球,俄只有3个盟友,朝鲜也没上榜

中俄已无法结盟,俄外长通告全球,俄只有3个盟友,朝鲜也没上榜

娱乐的宅急便
2025-11-18 12:55:05
为何球迷一直看不上申花,却对上港报以尊敬?真正原因找到了!

为何球迷一直看不上申花,却对上港报以尊敬?真正原因找到了!

罗掌柜体育
2025-11-18 10:26:05
古力娜扎:很大!

古力娜扎:很大!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19 08:51:29
人老腿先衰,建议中老年人常吃这八种食物,走路有劲

人老腿先衰,建议中老年人常吃这八种食物,走路有劲

美食店主
2025-11-16 00:09:58
2025-11-19 03:43:00
乐趣纪史
乐趣纪史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877文章数 8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时尚
旅游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旅游要闻

铜锅沸山海,非遗润新年!螺髻山彝历盛宴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