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近越来越能理解一句话:房子买得越早的人,现在越不敢看房价。
尤其是像我这种普通上班族,掏空六个钱包买了套小房,结果三年过去,资产就像气球放气一样,一天天地瘪下去。你说我能不慌吗?
前两天,部门同事小刘下班一起走,他叹了口气说:“哥,我这两周天天加班到十一点,不是想升职,也不是想多赚钱,就是怕哪天房贷断供了。”
我听得心里挺不是滋味。我说:“你一个月还多少?”
他说:“七千多,我工资扣完五险一金到手八千七。你说我这不是在为房子打工,我这是在为银行打工吧?”
我沉默了几秒,也只能点点头。
因为我们都一样。
其实现在这种状态,在大城市打工的人谁没经历过?白天忙成狗,晚上累得不想说话,但房贷短信每个月准时提醒你:别忘了,你的压力还在呢。
有时候你会觉得生活特别荒诞——你拼命加班,就是为了守着一个每天在跌价的东西。它不是升值的资产,它就是一个沉甸甸的负担。
有朋友问我:“你们这些人为什么不卖掉啊?趁还能卖的时候赶紧跑。”
我只能苦笑:“卖?卖给谁?现在买房的人比卖房的人还少。”
朋友圈里有人挂了半年,降价几十万也没有动静。中介直接说:“哥,诚心卖的话,还得再往下调。”
但往下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辛辛苦苦攒十年的首付,可能就这么蒸发了。谁能接受?
前两天我爸给我打电话,说得挺直接:“要不你就把房卖了,换个轻松点的地方生活。”
我说:“爸,现在卖是亏几十万。我这亏的钱,以后我挣一辈子也挣不回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他叹了口气,说:“那你自己看着办吧,别把身体累坏了。”
挂了电话,我心里特别堵。很多父母根本想象不到,现在年轻人的压力大到什么程度。对他们那代人来说,有房是踏实;对我们来说,有房是压力,是枷锁,但你没有房更不敢结婚生孩子。
就像我同事小刘说的:“我倒不是多爱这房子,只是我知道,要是现在卖,我这几年算白干了。”
我们这代人,活得都是这种纠结里。你不守着这套房,前半生的努力都没了;你守着,又每天被房价下跌的消息刺激得心里发凉。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去年失业大半年。他跟我说:“我那段时间每天都在算账,房贷还不起会怎样,会不会被法拍,会不会影响征信,以后还能不能买票、贷款。”
他说得我心里一紧,因为我知道他不是夸张,而是真真实实被逼到精神崩溃的边缘。
后来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资不高的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把房贷补上。他说:“我现在不上班不行,我一不上班,我就会想到房子,我就会焦虑。”
这可能就是当下绝大多数买房人的真实状态:不是为了生活更好,而是为了维持“不让资产继续亏”的最低尊严。
前几天,另一个朋友吐槽:“我都不敢算我这房现在值多少钱。算出来还不得抑郁。”
我说我也不算了,算了也是糟心。每天睁眼就是房贷,闭眼还是房贷。每个月最后几天都在等工资到账,就像等救命钱一样。
但最讽刺的是,我们这么拼命加班、忍着压力、守着债务,不是为了未来,而是为了不让过去的付出归零。
你说这样的生活累不累?
我知道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嘴上说“躺平”,但每天还是被房贷推着往前走;嘴上说“随便吧”,但每次看到房价新闻还是会心里一沉。
有人说过一句特别扎心的话:“中国年轻人的命运,就是在房贷和焦虑之间反复横跳。”
我觉得一点没错。
你说我们为什么还努力?不是因为多热爱这座城市,也不是对未来有多大的期待,只是我们真的输不起了。房子跌也就算了,要是房子没了,那连一点点安全感都没有了。
所以我们才会拼命加班,死撑着,咬着牙过日子。
每次我看着那套房,都在心里默默说一句:我不是喜欢你,我是被你绑住了。
可又怎么办呢?我们都一样,硬着头皮往前撑。撑到房贷还完的那天?撑到房价回来的那天?还是撑到有一天我们不再在意这些?
我也不知道。
我只知道,明天还得继续上班。因为房贷不会等我,但我也不能再输。
能撑一天算一天吧。
至少,让自己不要看着资产越跌越心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