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1月18日电 题:粮食增产购销两旺 助力端牢中国饭碗——黑龙江粮食购销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杨喆
正值粮食购销季,记者在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走访发现,“种好粮、储好粮、卖好粮”,正让黑土地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更足。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大屯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粮食已全部销售完毕,理事长王和“拢拢账”,掩饰不住脸上的喜悦:“今年是我们合作社历史上粮食生产最好的一年,产量第一、质量第一,玉米头一回达到了一等粮,1垧(公顷)地能增收1500元!”
王和说,除了气候条件适宜,技术的进步也为增产提供了保障。“从种到收,县里农业技术中心的技术员一直给我们指导,近年来我们采用大垄密植技术,加上用无人机、大机械,种地效率高了,量、质都提升了。”
“我们注重和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向农户推广高产技术,选用优良品种,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升。”汤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佳徽说,根据测产数据,今年汤原县粮食单产同比可提升3%左右。
种好粮更要储好粮。如今,随着科技和管理手段的进步,农民售粮正变得更便利,粮食保管安全也更有保障。
在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燕兴家庭农场负责人齐宪明正和几名农户收储粮食,满仓金灿灿的玉米,散发着阵阵香味。“我们农场自有烘干塔,不仅烘干自己的粮食,也收周边农户的,大家可以就近卖粮。”齐宪明说。
近日,记者在中央储备粮汤原直属库有限公司鹤立租仓库点看到,运粮车排队有序进入库区,售粮者可通过手机软件预约,全自动扦样、大屏信息公示等做法,节省了排队时间,减少了“跑腿”环节。
走进鹤立租仓库点一处仓库,工作人员正在检修设施。“粮仓正变得更加智能化、规范化,电子检温、通风笼等设施,可以提质减损,保障粮食保管安全。”中央储备粮汤原直属库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善友说。
佳木斯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前当地粮食市场已呈现购销两旺的态势,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品种收购率同比均有较大提升。
种得好还要卖得好。“今年我们一个大的变化就是搞起了订单种植,每斤水稻可以多卖两毛多。”黑龙江省富锦市上街基镇宋店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宇说。
在宋店村村委会,村里订单农业生产的大米样品堆了半个房间。“今年我们大米比去年每亩增产100斤左右,加上卖上了好价,算下来1垧(公顷)地增收5000元左右。”村民王宏刚指着大米产品,难掩兴奋之情。
提起明年的粮食生产,王宏刚心里已有许多想法。“我们还要继续引进好技术、大农机,搞好绿色种植。”王宏刚说,“今年是个好年,明年我们有信心比今年还好。”(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