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高端品牌”“高压补胶”的旗号,实则是用着劣质产品和低下工艺;先是报价几千元让消费者同意交易,开工后却又“狮子大开口”软硬兼施要求付费......日前,静安区检察院对这样一起“欺骗他人交易”的案件依法提起公诉。
视频:“注胶补漏”千元维修费秒变上万元,三人团伙频繁作案终获刑
说好两三千元费用秒变一万四
静安区的王大爷这天发现家里的厕所正在漏水,想简单维修下,便上网联系了一家号称使用“进口胶水”的维修队。正式施工前,维修队告知王大爷根据预估需要7-10斤补水材料,因为使用的是“正规胶水”,价格为每斤360元,总计维修价格在2000-3000元。
王大爷认为总价合理,便接受了他们的服务。哪成想,维修结束后,维修队的领头薛某却拿出一纸合同,并在总价处填写了“1.4万元”的价格。王大爷赶紧叫停。
“我认为这价格已经明显高于之前的约定及市场价了!”发现王大爷言语间透露出的不满和拒绝支付的态度,薛某也索性“不装了”,开始以拍打桌子、言语威胁等方式要求其付款。
“不付钱我就要你好看,今天别想走出家门!”“这钱你付也得付,不付也得付!”面对3个年轻大汉又是堵门又是辱骂的威胁,年逾花甲的王大爷考虑到家庭住址等信息已被对方掌握,不得不妥协,支付了1万元维修费。
无独有偶。戴女士受朋友委托处理一处住宅的补漏水事宜,在网上同样找到了以薛某为首的维修队。维修队里的一名年轻男子告诉戴女士“补漏水要不了多少钱的”。然而,施工到一半时,维修队突然坐地起价,声称“漏水情况严重,已经用去了1万多元的材料,还要继续添加”。
戴女士一听立马叫停,但维修队不依不挠,死咬价格,甚至直接赖在了住宅门口。其中一名男子甚至放话:“有人给我送吃的送喝的,我就赖在你这里一个月,看你给不给钱!”纠缠了8个多小时后,戴女士一方只能抱着息事宁人的想法支付了3000元。
有团伙有预谋频繁作案终获刑
2023年3月,本案受害人王大爷来到静安区法院起诉该维修队所在公司。
法院经审理认为,该起合同纠纷案中存在犯罪行为,遂将该案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经公安机关侦查后发现,维修队固定成员3人,除为首的薛某外,还有负责在网络上发单接单的阮某甲,和同样从事“注胶补漏”业务的维修工阮某乙(与阮某甲为父子关系)。
当被问起最后的维修效果时,王大爷和戴女士都悻悻然表示“根本没有修好”,事后还是另找他人才解决问题。
原来,维修队先是从老乡口中得知,防水维修通过“注胶”的方式可以将成本每斤1.2元卖到每斤150元左右,中间有“暴利”可图。学习电商专业的阮某甲便在各个网络平台发布广告、寻找客户并接单,薛某和阮某乙则负责上门施工,从中还形成了一套相应话术:先和客户预估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等客户接受开始施工后再以漏水量较大等理由声称需要加价,这个时候客户就会迫于无奈只能同意继续施工。
![]()
事后有的客户稀里糊涂接受了高额报价,有不接受的客户则会受到来自施工队的“狠话威胁”。2021年至2023年,3人在上海多区以相同手法频繁作案,最终查明每人分别实际收取多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5至7万余元不等。
2024年7月,该案以阮某甲、阮某乙涉嫌强迫交易罪先行移送至静安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重点围绕涉案胶水成本、注胶补漏服务的实际效果等关键问题推进取证工作。
通过询问材料工程方面的专家,检察官了解到,注胶防水补漏的核心原理是将聚氨酯、环氧树脂或丙烯酸等防水材料注入漏水区域的裂缝或空隙中。但这种补漏方式通常使用在大型的地下工程项目中,若仅用于室内家庭的补漏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破坏性维修方式,往往会对房屋构造造成不可逆的严重破坏。
“我们通过宣传‘高压注胶’防水补漏效果好,不用大面积破坏地砖的噱头吸引客户下单,虽然承诺保修十年,但等钱骗到手,后面的事情就能拖则拖,能赖则赖。”结合案件中薛某等3人通过拿捏客户“怕麻烦”的心理屡次得手的实际,检察官认为,嫌疑人提供的“服务”无法实现补漏核心功能,不具备合法交易的本质属性,故不应认定强迫交易罪。
结合犯罪嫌疑人通过言语威胁、现场滞留、纠缠滋扰等“软暴力”手段施压,迫使被害人因惧怕报复、不堪滋扰而支付远超市场正常价格的费用的行为,其实质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维修之名强行索要财物,更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2024年11月,静安区检察院以阮某甲、阮某乙涉嫌敲诈勒索罪依法对2人提起公诉。2025年2月,公安机关以薛某涉嫌敲诈勒索罪移送静安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同年7月,静安区检察院以薛某涉嫌敲诈勒索罪对其提起公诉。
![]()
最终,静安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全部公诉意见,以敲诈勒索罪判处薛某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判处阮某甲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判处阮某乙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检察院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
案件起诉后,静安区检察院向有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提出要完善市场流通领域监管、建立健全信息发现与移送机制、加强法治教育与宣传引导等意见,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检察建议发出十日后,静安区检察院就收到了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专项检查,并逐项整改落实”的书面回复:
在完善市场流通领域监管方面,要求经营主体明码标价,重点查看作业流程、材料使用、宣传内容等是否合法合规;在建立健全信息发现与移送机制方面,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建立与公安机关信息共享、线索排查、调查取证等常态化协作机制;在加强法治教育与宣传引导方面,定期向维修经营者开展法治教育培训活动,引导消费者提升维权意识。
见微知著,按照“办理一个案件、治理一类问题、规范一个行业”的工作思路,在落实检察建议的基础上,静安区检察院还牵头与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会签《关于建立防水维修市场流通领域“注胶补漏”涉嫌违法犯罪线索移送及联合治理机制的意见(试行)》,建立起防水维修市场流通领域的线索移送长效机制,确保及时掌握辖区内犯罪线索,协力优化维修领域营商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