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蕾 商松林 本报记者 刘大泳
“以前过马路不愿走地下通道,上下楼梯太累,现在有了地下通道过街电梯太方便了,这地下通道的电梯安得太好了。”家住佳木斯市前进区新玛特商圈附近的张大爷说起今年新安装的地下通道过街电梯,语气里全是满意。
这份舒心,源于佳木斯市今年推进的民生实事工程。截至目前,全市聚焦城市更新、市容市貌、便捷出行等七大领域40项民生实事已有25项圆满完成,完成率62.5%,其余的也在稳步推进,一件件“关键小事”变成了群众心头的“暖心事”。
这些小事中藏着“安心密码”。今年,佳木斯市区排水防内涝治理项目超预期推进,不仅敷设了18.94公里新管网,还清掏养护了117.86公里老旧管网,900个排水井防坠网的安装,更是给居民出行加了层“安全保险”。燃气改造工程也让老住户省心不少,向阳区李阿姨家的老旧燃气管网换成了新管道,上门施工的师傅还细致讲解了安全用气知识,李阿姨说:“现在做饭心里踏实,政府考虑得太周到了。”新能源汽车车主们充电也更方便了,妇幼保健院等19个场站已完成变压器基础安装,78个充电桩已完成安装。“以前出门总担心没电,现在能充电的地方越来越多,开新能源车更自在了。”市民刘先生说。
这些小事让城市更有“人情味”。劳动主题公园里,马可雕塑静静矗立,音乐广场上不时有居民跟着旋律起舞,LED屏循环播放着全国劳模的事迹。“每天来这儿散步,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学劳模精神,这公园建得有意义。”退休教师陈阿姨常带着孙子来打卡。10处口袋公园的建成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现实。12座升级改造的公园卫生间更显贴心,增设的第三卫生间和无障碍设施,让带娃、陪老人的市民不再犯难:“细节处见温暖,这改造真是做到了我们心坎里。”
这些小事打通了“民生堵点”。“以前路边全是私设的地锁,找个停车位要绕好几圈,现在障碍物清走了,停车方便多了。”孙先生对整治违规占道赞不绝口。今年以来,执法人员累计清理各类障碍物6000余处,恢复公共停车位450余个。城市“细部整理”工程也让道路焕新,59条主次干路、39条区街巷道完成维修,2.3万余平方米人行道板和5.5万余米边石的更新,让居民脚下的路更平稳。更让人惊喜的是,12898个公共停车泊位的施划,包括新增车位6393个、补划车位6505个,其中还有380个彩色泊位,市民周女士说:“现在逛街、办事,找车位方便了许多,心里都敞亮了。”
这些小事筑牢了“幸福底线”。今年,127名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妇女领到了“两癌”救助金,35个工会驿站完成智能化升级,8747户家庭领到了公租房租赁补贴,居民身份证“全城通办”更是省去了奔波之苦……每一件民生实事都精准对接群众所需,让市民感受温暖。
从衣食住行到教医健娱,佳木斯市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需求上,用实打实的成效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接下来,佳木斯将持续推进剩余民生实事建设,确保年底前全部落地,让更多群众感受到生活的温度,让幸福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