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一线见闻丨广富林民生实事交卷了!一园一桥一路,更新全龄幸福空间

0
分享至

“以前排练地方小,现在文体活动室又大又好找,我们总算有固定的‘家’了!”广富林街道合唱团成员陈先生感慨道。全新的文体活动室在“富林荟”党群服务中心落成,这件小事背后反映的正是广富林街道推进民生实事的初心——把“居民嘴边的小事”当成“实事清单的大事”。

事实上,从解决“看护难”的爱心寒暑托班,到给高龄家庭送消防防护用品;从“一站式办事”的“富林荟”党群服务中心,到广富林郊野公园的配套设施提升,今年,广富林街道的每一个实事项目都是对居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深切回应。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街道合唱团正在文体活动室排练

服务覆盖全龄段,民生关怀暖人心

聚焦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街道将实事项目与民生关切紧密结合,织密“全龄段”民生服务网络。

今年年初和暑假,街道团工委组织开展了爱心寒、暑托班。“孩子假期有地方去,不仅解决了看护难题,也让孩子学到了知识,真是太贴心了!”暑托班上,家长们对街道这项实事表达了一致好评。

为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街道重点打造了社区配套服务用房,“富林荟”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其重要载体,其各个功能区的设置都精准对接到居民需求。“我家离食堂很近,平时不想烧菜就直接到这边吃,很方便。”居民张凯荣表示。


居民在街道图书馆阅读

街道图书馆也是居民的热门打卡点,周末单日人流量超100人次。“八点半就有居民等着开门了!”工作人员朱丽勤说,据她观察,不少居民一早来自习,中午去楼下食堂吃个饭,下午再接着沉浸式阅读,一整天都泡在楼里。今年,街道还依托广富林阅读推广联盟开展主题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共赴书香之约。此外,在三楼还设有文体室、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等功能区,实现了“一楼多能、全龄共享”。

在全龄关怀的细致覆盖中,关注和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是重中之重——不仅“富林荟”专门打造了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和富林荟日间照料中心,街道也在同步推进针对高龄纯老家庭配备消防防护用品的项目,筑牢安全屏障。

空间焕新应民意,畅通出行优环境

围绕“建设以生态郊野为核心、宜居宜游为特色的景观空间”目标,街道通过优化“一园一桥一路”空间,让辖区生态功能更完善,居民出行更便捷,休闲体验更舒心。

作为区域生态休闲核心,广富林郊野公园聚焦“水、林、田、村相融”的风貌特征,通过升级配套设施提升公园生态功能与市民游园品质。项目创新采用“驿站与公厕相邻布局”的模式,从根源上解决了以往游客“有歇脚处无公厕、有公厕无歇脚点”的尴尬局面。“现在新公厕干净又便捷,到旁边的驿站能歇脚,带娃逛公园比以前轻松多了!”周末来园的赵女士说出了不少游客的心声。记者了解到,这些公厕还体现了人文关怀:设有第三卫生间,配齐成人座椅、宝宝座椅与婴儿护理台,还通过专人专岗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和使用安全。目前,公园已建成3座公厕和2座市民休闲驿站。


公园新建的公共厕所


公园新建的市民休闲驿站

随着郊野公园配套设施升级项目的落地,滨水生态空间的打造项目也在推进过程中。作为辖区东西向的主干道,银河的滨水景观建设遵循“生态、低碳、智慧”理念,待启用的人行景观桥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纽带。这座连接银河两岸的桥梁,远不只是一座“便民桥”——未来居民将通过它直达银泽路。更重要的是,它将与周边同步打造的绿化、园林等配套一同构成兼具通行、健身、休闲属性的滨水空间。


待启用的银河滨水空间人行景观桥

相较于郊野公园与银河滨水空间的生态休闲属性,辰轩路则聚焦“畅通出行”的民生需求。今年10月,银湖湾小区前的荒地被平整为全长449.8米的城市支路,照明、绿化同步配齐。如今,周边居民饭后能沿着路边惬意遛弯,原本的闲置空间变成了充满烟火气的便民通道。

配套提质优生活,升级品质增幸福

今年5月,1003平方米的广富林街道(龙湖御湖境)市民健身驿站启用。半年来,该驿站使用人次已超2万,成为周边居民和松江大学城高校师生常去的锻炼点。与此同时,辖区内不少老旧建身设施焕然一新:完成改建银源、丁香、悦都等7个居委会的13个健身苑点;更新1个市民篮球场地面;重点维修了上林、西子湾等居委会的8个健身苑点。在基础设施升级的同时,街道依托焕新场地打造“邻里篮球活力圈”、趣味羽毛球赛等多元活动,以运动为纽带联结邻里,以互动传递社区温情,生动践行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理念。


广富林街道(龙湖御湖境)市民健身驿站

除了健身设施升级,街道也对社区生活垃圾投放点进行了专项升级。改造后的投放点完成了墙面与宣传海报的翻新,还新增了通风风扇,更换了清晰的分类指示牌,整体更显整洁规范。今年,广富林街道聚焦垃圾分类工作,针对投放点设施老化等问题,完成8处误时投放点专项更新、38处点位微更新。街道的举措不止于社区内部,更将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延伸至公共空间与惠民服务场景。据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街道协同广富林文化遗址打造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区,改造投口、更新标识,让游客也能轻松分类。此外,新增4处惠民回收服务点,集分拣、交投、存放于一体,方便居民有偿交投可回收物,推动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生活。

平整的辰轩路载着烟火气向前延伸,通透的景观桥连起两岸新景,崭新的“富林荟”里洋溢着欢声笑语——作为最年轻的街道之一,广富林街道的每一处民生更新都焕发着蓬勃活力。这份“把民生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的执着,正让这片土地在时光的流转中愈发温暖、鲜活,成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与生命力的美好家园。

■记者 刘芮孜 见习记者 朱玟 文 见习记者 朱玟 图

■文字编辑 张小小

■栏目责编 周雨薇 ■栏目主编 叶伟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6086文章数 7578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