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阿劳卡省的夜晚来得真快,刚过傍晚,天色就沉了下来。
阿劳卡河面上,红月像枚圆润的灯笼,把河水染得暖乎乎的。
海滨长廊上,一对恋人捧着啤酒,眼睛盯着夜空发呆。
几米外就是委内瑞拉,过了那座国际大桥,抬脚就能到邻国的城市。
![]()
可这看似近在咫尺的距离,对阿劳卡人来说,却远得离谱。
这座城就是座实打实的孤岛,物理上被道路和冲突困住,精神上被资源和政策凉着。
本来想不通,守着能让国家变石油出口国的大油田,怎么还能这么穷,后来发现,手里有宝贝,运不出去也没人想着分,再好的牌也打稀烂。
一条公路的“百年尴尬”:190公里走13小时
阿劳卡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那条叫“解放公路”的路。
听着名字挺有希望,实际走起来能把人逼疯。
![]()
阿劳卡到潘普洛纳就190公里,正常路况三个多小时能到,可一到雨季,好家伙,得走十三个小时。
想象一下,本来计划中午到家吃午饭,结果半夜才能摸到家门,这谁顶得住?
省会的机场更别提了,常年处于“正在施工”状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大型建筑工地。
想去坐飞机,得先花三小时车程跑到塔梅机场。
交通这么烂,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
这条“解放公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了,这么多年过去,维修资金听说不少,但真正用在刀刃上的没多少,偶尔修修补补,雨一冲又回到原样。
交通一堵,整个阿劳卡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地里种的农产品运不出去,外面的商家不愿进来,医疗教育资源更是稀罕物。
有次看到当地农户说,香蕉熟了只能烂在地里,运到波哥大的成本比卖价还高,你说这多憋屈?更让人揪心的是,就在我整理这些情况的时候,五名便衣士兵坐巴士经过这段路,居然被人扣了,至今也没个准信是谁干的。
![]()
石油红利旁的“旁观者”:2035年枯竭前的转型赌局
阿劳卡的命挺“怪”,1983年发现了大油田,一下子让哥伦比亚从买石油的变成卖石油的。
这座油田产出的原油,占了全国出口的一大部分,按说当地该跟着富起来吧?结果恰恰相反,阿劳卡人只分到了点残羹冷炙。
地方政府的腐败是一方面,钱到了手里就不知道流向了哪里。
更关键的是,首都波哥大的政策明显偏向其他地区,资源分配一点都不均衡。
资源多有时候真不是好事,反而成了沉重的诅咒。
![]()
你看那些同样靠石油吃饭的地方,比如非洲的尼日利亚,还有南美其他几个产油国,不少都是资源富集区反而更穷,阿劳卡算是踩了同样的坑。
更要命的是,专家早就测算过,这座油田的石油顶多撑到2035年。
这就意味着,阿劳卡要是再不想办法转型,等石油挖完了,就真的没活路了。
好在当地人没坐以待毙,开始琢磨自家的宝贝。
阿劳卡的可可特别有名,含脂量高,早就供应给欧洲的高端巧克力品牌了,还有传统的香蕉种植,规模一直不小。
![]()
后来有人发现,当地的气候和海拔特别适合种咖啡,而且咖啡比其他作物更环保。
除了农业,生态旅游也是块好苗子。
塔梅市的普拉雷高地上有个曼纳金鸟保护区,里面有三百多种鸟,不少观鸟爱好者宁愿冒着局势动荡的风险,也愿意千里迢迢跑过来。
还有当地的温泉,水里富含硫和铁这些矿物质,对关节炎之类的毛病有缓解作用,可惜因为武装冲突,连哥伦比亚本国人都很少有机会去体验。
![]()
这些资源要是能好好利用,阿劳卡完全能换个活法。
但所有的前提,还是得有路。
没有路,游客来不了,农产品运不走,再好的规划都是空谈。
之前佩特罗政府也说要修隧道、架高架桥,可说了半天,工程还是没动静。
他的任期就那么几年,这扇机遇的窗户,眼看着就要关上了。
武装冲突更是雪上加霜。
![]()
2024年8月,停火协议破了,阿劳卡人对和平的那点念想,几乎被砸得粉碎。
ELN这个武装组织在当地活跃了几十年,时不时就搞点事情,企业不敢投资,游客望而却步,基础设施建设也只能停在纸面上。
可你别说,阿劳卡人是真顽强,数百年间,不管是殖民时期还是战乱年代,他们都没放弃过家园。
海滨长廊上的那对恋人,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阿劳卡人,没被这些困境打垮。
![]()
对他们来说,政治许诺和停火协议的破裂太遥远,眼前的红月和星斗,才是支撑他们过日子的慰藉。
他们自发组建农业合作社,用有机种植的方式对接外面的小众市场;有人牵头保护鸟类和自然环境,盼着有一天局势稳定了,游客能慕名而来。
其实阿劳卡的困境,说简单也简单,就是“路”和“和平”两个词。
路通了,资源才能流动;和平来了,发展才有保障。
![]()
秘鲁的安第斯山区以前也是交通闭塞,后来修了盘山公路,土豆种植和登山旅游一下子就火了,阿劳卡完全可以学着点。
国家层面要是能真的重视起来,解决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再加上国际机构的帮忙,修路和和平这两件事,也不是办不成。
阿劳卡的红月,不仅照亮了边境的河,也照亮了当地人心里的希望。
这座被石油、道路和冲突困住的孤岛,不是没有破局的可能。
![]()
要是能抓住最后的时间窗口,把路修通,把和平稳住,再把生态旅游和有机农业做起来,等石油枯竭的时候,阿劳卡反而能迎来新生。
搞不清为啥有些地方总是守着金山却饿肚子,阿劳卡的例子算是给了答案。
资源从来不是万能的,公平的分配、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环境,才是真正的财富。
![]()
希望波哥大的决策者能早点明白,阿劳卡不是哥伦比亚的包袱,而是还没被发掘的宝藏。
要是让这份宝藏一直蒙尘,不仅是阿劳卡人的损失,也是整个哥伦比亚的遗憾。
你的家乡,是不是也有这么一条“解放公路”?看着满是希望,却又让人无奈,等着有人来把它修通,把日子带向更好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