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三年和本科直接就业三年,谁的收获更好?
先讲工作。工作三年必然是有收入的,但在当下这个时代,如果你不是985、211或双一流的牛逼专业,能找到什么样的好工作呢?这三年你能挣多少钱?
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一个比较不错、稳定的岗位,一年五六万块钱就不错了。三年下来,就算你花得少、省得多,能剩下多少?年轻人要搞对象、买衣服、消费、旅游,这些都是开支。
有人说,工作三年能积累社会地位和工作经验。但一个本科毕业直接参加工作的孩子,能积累什么经验?难道能积累管理经验、科研经验?我觉得最多积累的是为人处事的经验: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知道自己不再是“天老大我老二”。三年之后,不过是从一个懵懂有冲劲的社会新人,变成了一个老油条,还有什么收获?
再说花销。本科大学有六七成甚至八成的孩子考到了外地,想留在当地工作,就得吃穿住行、点外卖、打车、交水电费。所以我说,能剩下10万都算牛逼了,那得是天天上顿馒头下顿咸菜才能做到。
我们再说说读研。有人说读研花得多,假设你读专硕,学费超出国家基本预算(国家基本是8000一年),你交1万,三年3万。但有国家助学金,一年6000,三年18000,算下来自己也就多花1万多块钱。
有人说读研不能工作,其实不然。就算你倒霉,遇到不给你安排活儿、不发工资、没奖学金、也没科研方向,只要求你毕业的导师,你自己也可以找工作——谁告诉你读研期间不能出去上班?起码你是研究生,找工作的机会也比本科生多吧?学费、补助这些相抵后,自己再打打零工,三年剩5万行不行?
还有人说,上班能结交社会人群、积累社会关系,读研难道就不结交吗?只是读研结交的人更集中、更精准、更高端、更有价值:结交的是导师,是研究生级别的学长学姐,是大学这个范畴里有未来的人。什么叫社会关系的积累?就是未来找工作时,发现学长是企业负责人,领导是合作商,这多好。
再说花钱。读研期间如果在外地,本科毕业在当地工作,租房子一个月2000块;读研究生在学校,住宿可能一年2000块。在外地工作,一顿饭20块;读研在学校,20块可能够吃一天。这三年能省多少钱?
最后,研究生毕业还有毕业证和学位证,本科生有吗?
所以,读研三年和工作三年,只有最开始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时,你可能觉得工作好,剩下的都没法比。各位家长、同学,有机会学习,是最简单、最容易提升自己社会地位和收入标准的方法,没有之一。相信我,有读研的机会,千万不要头铁去工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