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打?”——昨晚群里有人甩出一张055大驱过海峡的航拍,镜头里黑压压的舰体把两边的日本渔船衬得像玩具。三分钟不到,消息被截图冲到热搜,配图旁一行字:1894年他们走这条线进来,129年后我们反着走一遍。没人啰嗦,评论区直接炸锅。
甲午那笔账,民间其实一直没忘。2.3亿两白银,按今天的银价算大约1400亿人民币,当时清廷全国一年财政收入才8000万两,等于一次性被薅走三年国库。更糟心的是,这笔钱七成变成日本海军的钢板、炮弹、军校教材,十年后在对马海峡把沙俄打得满地找牙,等于拿中国的血给对手升级装备。不少历史博主翻旧账:那笔赔款里连台湾民间存的甘蔗税都被算进去,日殖时期50年,岛上糖厂利润源源不断流向东京,回炉造枪炮,再回头对准大陆。循环吸血,这才是“历史积怨”四个字最真实的注脚。
![]()
有人好奇,为什么今年突然把旧伤疤亮出来?看两条时间线就明白:4月,日本自卫队把“台湾有事”写进白皮书草案;7月,防卫省预算草案里首次出现“购美制‘战斧’导弹”条目,射程2000公里,从琉球发射能打到江西内陆。外交部发言人把话挑明:1895年你们拿枪顶着我们脖子抢台湾,今天还想再来一回?话音落地,055就出门遛弯,路线掐得极准——大隅海峡最窄处才28公里,日本领海只有12海里,万吨大舰贴着边线走,雷达开机,直升机升空,法律上却算“无害通过”,气人还挑不出毛病。同一天,海警船在钓鱼岛打卡,连续巡航第312天,创纪录。网友笑称:你打你的白皮书,我撞我的“日常”,看谁先眨眼。
经济反制更快。上周开始,所有日本水产在海关要过“盖革计数器”,一箱樱鳟检测单拖三天,运费直接翻番。出口商叫苦:去年对华卖扇贝赚了近千亿日元,今年9月额直接掉九成,仓库里活鱼养到“退休”。更狠的是稀土,8月出口管制清单把“永磁体”单独拎出来,而新能源车电机里三成成本是这东西。日本贸易省内部数据:目前战略储备只剩42天,要是年底再卡一次,本田、丰田的产线就得学特斯拉——先交车,后补电机。有人吐槽:打嘴炮不如卡脖子,一卡一个准。
最微妙的是日本国内也不是铁板。自民党里有派阀算过账:真把台海拖下水,琉球那霸机场第一个挨火箭弹,当地2022年旅游GDP占全县86%,一旦流弹飞进来,民宿老板比自卫队先崩溃。前首相鸠山在油管开直播,说“别拿台湾当棋子”,弹幕刷满“老人家的清醒”。但右翼不吃这套,高市早苗继续喊“台湾是生命线”,评论区里有人回怼:你行你上,别拉全国人民垫背。民间情绪分裂,让政策想升级也难。
美国那边更滑头。国务院发言人嘴上“支持盟友”,被问到“若日本舰被打,美军是否出手”时,立刻背稿:“鼓励外交解决。”翻译成人话:你们吵归吵,别指望我掏航母。东盟一看风向,集体静音,新加坡李显龙一句“不愿选边”道出大家心思:中日真对撞,马六甲运费涨三成,印尼马来先躺枪,谁都不想当背景板。
![]()
回看整盘棋,中方策略其实就三招:一,把旧债翻成新案,法理上先站高;二,军舰、海警、海关三线同时掐,成本让对方先垫;三,精准打右翼,不骂民间,给樱花季留学生和JR通票留余地。整套拳不喊口号,却步步到账。东京大学一个中国籍助教私下说:现在日本课堂上连高中生都分得清“台湾殖民史”和“台海现状”是两码事,这就是潜移默化的收成。
![]()
接下来剧本怎么写?短期看,军演、水雷、稀土牌还会继续往外甩,但两边心里都有数:2022年贸易额3574亿美元,真断链,日本车少了电池,中国厂少了机床,谁疼谁知道。大概率是边吵边做买卖,吵得最凶那天,海关数据依旧红红火火。历史恩怨摆在那里,现实饭碗也摆在那里,把旧账翻出来不是为了再打一场,而是为了告诉对面:同样的剧本,别再想演第二遍。至于台海,只要东京不真把导弹架上渔船,这场129年的回声,就暂时留在回声层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