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人类认识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后,探险家们就将到达地球的两极——南极和北极作为毕生努力的目标。从18世纪开始,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就从欧洲、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北端出发,争取得到第一个到达北极极顶的桂冠。
由于当时的知识所限,人们还不知道北极到底是一块陆地,还是海洋。那些探索西北通道和东北通道的探险家们在探索过程中最远曾到达过北纬80°附近的海区,再往前就是一片冰原,难越雷池一步了。
真正对北极极点的冲刺是从探索北冰洋的一系列岛屿开始的。1711年,俄国雅库茨克总督命令瓦金率领一个由10人组成的探险队去探寻北冰洋上的新岛屿。
1712年3月,瓦金率探险队乘狗拉雪橇穿过冻结的海峡冰面,向北来到一个近岛上。这个岛上栖息着各种野鹿、狼和北极狐。这是新西伯利亚群岛南部的一个海岛,稍后一些时候被称为大利亚霍夫岛。
瓦金从这个岛上望到海面还有另一片陆地,那里是小利亚霍夫岛。然而,乘雪橇通过冰面到那里去是十分危险的。由于夏季即将来临,粮食也将用尽,瓦金决定返回大陆。
这年冬季,瓦金准备再次探寻旅行者曾经幻想过的“伟大之岛”。他手下的几个哥萨克人不愿随他冒险,便制定了一个阴谋计划,寻机杀掉瓦金和他的追随者。
这天,当瓦金和他的副手彼尔缅科夫在远离营地的圣角捕鱼时,这些叛乱者扑到他们面前,用标枪将他们杀死了。瓦金的探险活动就这样失败了。
在瓦金以后,俄国商人利亚霍夫几次考察了新西伯利亚群岛,并发现了这个群岛中最大的岛科捷列内岛。根据他的考察所绘制的新西伯利亚岛的地图,一直沿用到19世纪20年代。
在18世纪的后半期,一些探险家已考察和发现了环绕北冰洋的熊岛、新地岛和阿留申群岛,为即将到来的北极探险做了必要的地理考察活动。
1879年,美国海军上尉乔治·德朗指挥珍妮特号航船,从旧金山出发前往北冰洋,开始向北极极点挺进。
1879年9月,珍妮特号在德朗发现的赫勒尔德岛附近驶进布满冰块的海区,不久就被冻结在这里。
珍妮特号被冻住后,随冰漂流达21个月之久。在此期间,船员们遭受了难以想象的折磨,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1881年6月中旬,由于冰层的挤压,珍妮特号破碎了,德朗和船员们爬上了冰块才保住了性命。
这些幸存者随冰漂游到勒拿河三角洲,但这里荒无人烟。在饥饿和严寒的严酷条件下,船员们不断死在荒原上。
最后,德朗和大多数船员都冻饿而死,只有两个人后来被当地的通古斯人救出来,才免于全军覆灭。
事过三年之后,有人在格陵兰西南海岸发现了珍妮特号船的漂流物,其中有船的部分残骸及一些器具。
这个消息在报上公布后,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是什么力量使这些残骸从北极的一头漂到另一头呢?挪威探险家弗里蒂奥夫·南森推想,在西伯利亚和格陵兰之间,必定有一条通往北极点的路线,那也许就是流冰移动的路线。
根据这个推断,南森制定了一个利用洋流进行北极探险的计划。为做好准备工作,他首先在格陵兰进行了一次适应性锻炼。1888年夏天,27岁的南森同五个助手乘一只海豹捕猎船登上了格陵兰东海岸。
他们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行程600多公里,通过了覆盖格陵兰大部分内陆的冰帽,最后精疲力竭地抵达西海岸的戈德霍普港。
这是从未有过的探险。第二年春天,当他们回到挪威时,人们把他们当成英雄来欢迎。
南森乘此机会向挪威地理学会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专门建造一只船,让其在西伯利亚的海面上封冻,然后向北漂越北极,利用这个机会弄清广大北极地区的秘密,整个航程需两年到五年。
一开始,这个建议遭到一些人的讥讽,但广大公众都对这个新颖的办法寄予希望,认为它或许能为挪威赢来最早到达北极的荣誉。在这种民族荣誉感的驱使下,挪威公民纷纷捐助资金,连国王奥斯卡也捐献了不少钱。
探险经费解决后,在著名的造船家阿切尔配合下,南森设计了一只能经受住坚冰巨大压力的粗短而坚固的船。这只船的船头、船尾和龙骨部分都做成流线型,使冰块无法抓住船的任何一部分。
新船取名为前进号,于1892年10月26日下水,当时观礼者成千上万,都在衷心祝愿它能成功到达北极极点。
![]()
1893年6月24日,前进号载着以南森为首的13名船员,带着足够五年用的粮食和燃料离开挪威海岸向北航行,过往船只都鸣炮或升降船旗向这些探险家们致敬。
7月底,前进号绕过挪威的最北端,驶向北极海,战逆风,劈恶浪,在浮冰群中迂回前进。当它驶完俄国北部海岸一多半路程时,就掉头向北,勇猛地向这次探险的最后目标冲去。
在头10天内,海上的浮冰还不多,但不久,在远处海平线上显出一条细长而高大的冰缘。考验前进号的时刻到了。南森从浮冰群中找到一个缺口,把船头向冰堆驶去,关掉轮机,以观动静。
几天过去,前进号越来越快地被封冻在浮冰中间了。四面已看不到海水,只见一望无际、高低不平的冰原。船员们知道,这些缓慢漂移的巨大浮冰块会随时发生碰撞,一块滑到另一块上面,给船只造成损伤。
10月9日,这种情况果然发生了。只听一声巨响,冰堆上下起伏着,向前进号挤压过来。但是船没有被压垮,而是像南森预计的那样升高了位置,当压力缓解时,船又慢慢落下来。船员们不由为度过最危险的考验而欢呼起来。
现在,船员们一面等着洋流把船漂送到北极,一面到冰上打猎,捕捉北极熊,或者对着美丽壮观的北极光发出赞叹。
在船被冰封期间,船员们还进行了各项科学考察项目。他们测量海洋的温度、含盐量、深度和洋流,从海底挖取样品以及仔细测绘前进号的航线。
南森原以为北冰洋深度不大,经过探测,才知道比他预料的要深得多。他知道,在这样深的海洋上,实际洋流要比原先指望的弱得多。虽然几个月来船一直航向西北,但移动时快时慢,原先设想的远航时间很可能延长。
南森不愿意就这样消极地等待。在度过极地的第二个冬天时,他建议由他带一个助手乘狗拉雪橇或兽皮船从冰上直奔北极,然后取道散布在北极南面几百公里处的一群海岛,返回已开发的文明地区。
大家听了南森的计划都热烈表示赞同,好几个人要求陪南森前往。南森最后选了退役军官约翰森做助手,并做好了出发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1895年3月14日,南森和约翰森乘三辆狗拉雪橇出发了。这时,前进号离北极极点只有500公里左右,以前还没有一只船这样靠近过北极。
开始时在冰上行进并不困难,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望无际、似乎可以一直通向北极的平坦的冰原。它像一个死寂的白色大理石的星球,呈现出一种难以言状的诡异的美。
可是没有多久,他们就陷入了由无数冰脊组成的迷宫,雪橇经常翻车。为了使沉重的雪橇翻过高耸的冰脊,他们还要从雪橇下来帮狗一起拉。
到了4月初,冰情越来越坏,南森开始对能否到达北极产生了怀疑。同时,他发现好像并没有向北极靠近。南森明白了,原来他们像是在踩踏一个巨大的转磨,浮冰向南漂移的速度差不多抵消了他们拼命向北挺进的速度。
4月8日,南森终于放弃了原来的计划。他们在北纬86°14′的冰原上度过了最后一夜。这里距北极点只有280公里,虽然南森没有到达目标,但这却是前人所未达到的记录。
第二天早晨,他们开始掉头朝南面的约瑟夫地群岛进发。回来的旅程甚至比去时更困难。粮食越来越少,狗也不断死去。于是南森和约翰森只好把衰弱的狗一头头杀掉,靠吃狗肉维持生存。
后来,他们有时可以打死一头北极熊来充饥。入夏以后,海鸥和其它水禽在头顶翱翔,这一切说明陆地已离此不远。
7月24日,他们到达一个群岛。这时夏天已快过去,冰已包围海岛,他们不得不在岛上盖了一座石砌的小房子,准备在这里度过一冬。
9月底,他们住进了小房子,安心过冬。这是他们在北极区度过的第三个冬天没风时,就出去打猎,在雪地上散步,或者仰望北极光。
冬去春来。1896年5月19日,南森和约翰森拉起雪橇朝南行进。他们跨越了一个又一个海岛,不顾冷水的浸泡和海豹的袭击向前奔去···
1896年7月18日,南森和约翰森来到北布鲁克岛,巧遇经过这里去探索北极的英国北极探险家杰克逊。南森和杰克逊原来就认识,久别重逢,分外高兴。
南森和约翰森在杰克逊的营地住了几个星期,然后乘上一艘来自挪威的运货船回国。
1896年8月中旬,南森和约翰森到达挪威北部的瓦尔德城,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南森的名字立即传遍了全世界。有关他这次旅行探险的著作被译成了所有欧洲国家的文字,迄今这些著作仍然被一版再版地印刷发行。
南森回到挪威一个星期后,前进号也安然返回挪威。正如南森预料的那样,前进号后来继续随着洋流漂浮,尽管最后偏离了北极,但还是安全通过了北极海。
南森向北极的冲刺也失败了。然而,人们希望穿越北极开辟直接航线,因此对北极中心区的探险以及到达北极极点已成了当时地理学界的首要任务。各式各样的探险家都在努力行动着,希望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极点的人。
![]()
在这些北极探险家中,最突出的人物是美国工程师罗伯特·皮里。皮里个性坚强,对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百折不回的精神。19世纪80年代时,为了寻找尼加拉瓜运河,曾在热带中美洲从事探险。
在各国探险家都在向北极前进的同时,皮里也把到达北极列为自己奋斗的最大目标。为了锻炼体力和适应北极的自然条件,皮里多次乘雪橇前往格陵兰旅行,对整个格陵兰地区进行了考察。
1900年,皮里发现了格陵兰岛的最北端地区以及地球陆地的极北角——莫里斯·杰塞普角。这个极北角是以美国的一个资本家的名字命名的。那个资本家以4万美元的巨款购买了在格陵兰发现的一块陨石(重约80公斤)。
从格陵兰回国后,皮里开始为征服北极点做准备。他在企业集团的支持下,组织了一个北极俱乐部,募集资金开始建造探险船只。
从1900年开始,皮里曾两次率探险队向北极冲刺,但都没有成功。1905年7月,皮里再次率探险队,乘新造的罗斯福号船从纽约出发,开始了第三次北极探险。
探险队除包括36名队员外,还包括对北极生活了如指掌让一队爱斯基摩人从冰上出发,沿途开拓冰上航线和建立食物补给站,以保证突击北极的队员的体力。
随后,皮里带领几名突击队员跟进,但由于所带食物不够支持到极点,皮里只到达了北纬87°6′的地方。这次探险虽没到达极点,但却打破了南森所创造的北进记录。
连续的失败并没有动摇皮里的信念。1908年,皮里率探险队乘罗斯福号到达哥伦比亚角(离北极点约766公里)。他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并制定了新的探险计划。
1909年3月1日,皮里率领24人和由133只狗拖着的19部雪橇组成的突击队,开始沿刚刚裂开的大冰缝向北穿行。
皮里在沿途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补给站。待沿途的补给站全部建成后,皮里只留下一部分强壮的队员,其余的人陆续返回了哥伦比亚角。
到达北纬87°47′后,皮里从留下的人中选出四个爱斯基摩人和他的黑人仆人赫逊为突击队员,使用五部雪橇和40只狗,从4月1日起开始冲向北极点。
经过五天的强行军,皮里一行终于穿过了240公里的冰原,途中没有看见任何一块陆地。4月6日中午,皮里的脚终于踏上北极点。在这里,没有东方、西方和北方,他们往任何地方移动都是南下。
皮里激动地把他夫人缝制的美国国旗插在北极点上,拍下照片后,剪下国旗的一部分埋进雪里。他在上面写道:“1909年4月6日,抵达北纬90°。皮里。”
为了证实确实到达北极极点,皮里探测了极点附近的海区,查明了这里的水深为2750米。9月6日,皮里到达北极极点的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美国各大城市,并随之传遍全世界。几代探险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皮里的北极之行完成了一系列的重大地理发现。他解开了许多有关北极之谜,证明了北极点位于北冰洋中间的坚冰上,周围是冰雪覆盖的大海,没有陆地。皮里以此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而在人类探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