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至20日,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综合集成应用发布会在拉萨举行。此次科考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取得系列重大成果。科考队首次实现了对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数字化、网格化精准调查,并构建了全息综合可视的数据库。
第二次青藏科考已累计发表新物种超过3000个,其中包括动物新物种205个、植物新物种388个、微生物新物种2593个。这一系列新发现极大地丰富了青藏高原这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宝库”的生物多样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航: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新物种,说明青藏高原仍然保存着许多未被充分认知的生物多样性宝藏,我们对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科考还重新发现了如墨脱百合等一批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物种,并揭示了诸如猪尾鼠回声定位能力等奇特的生物性状。
新物种的不断发现,不仅提升了青藏高原的生态价值,也为研究物种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机制以及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策略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这些发现对于维系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区域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深远意义。
![]()
△墨脱百合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
△墨脱四照花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第二次青藏科考通过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不仅绘制了高精度的植被图和土壤图,更在物种层面获得了深入发现,凸显了青藏高原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独特价值。
(总台记者 陈琴 白宇坤 陈福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