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刚过半,中国银行就收到了5张罚单,累计罚没超140万元。
从义乌分行因反假货币业务违规被罚1.7万元,到阿克苏分行因业绩指标不合规被罚60万元,再到南浔支行因结汇业务违规被罚56万元,短短12天内,这家国有大行的分支机构接连"踩雷"。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今年以来,中国银行累计被罚没金额已突破1.4亿元,其中千万级罚单就有9张,成为2025年银行业"罚款王"。
![]()
近亿元罚单创纪录
10月3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开出的9790万元罚单,创下中国银行成立以来单笔罚款最高纪录。
处罚决定书直指五大核心问题:公司治理不完善、贷款管理失控、同业业务违规、票据交易不审慎、不良资产处置违规。
中国银行,罚单,"
更严厉的是,5名责任人被同步追责,从安徽省分行副行长到县级支行行长,形成"穿透式问责",合计罚款30万元。
中国银行11月4日通过央视网回应称:"已完成全部问题整改,将强化合规考核与问责机制。"
![]()
对比来看,农业银行同期因信贷资金管控不力被罚2720万元,仅为中行罚款金额的28%。
今年三季度银行业罚没金额达5.38亿元,股份制银行成处罚重点——华夏银行因理财业务违规被罚8725万元,广发银行因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被罚6670万元,形成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双线承压"的监管格局。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11月5日接受采访时指出:"9790万元罚款不仅是财务惩戒,更标志着金融监管2025年从'个案整改'转向'系统治理'。"
监管风暴席卷全行业
中国银行并非个案。10月31日当天,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同步领罚,五家银行合计被罚2.15亿元。
其中民生银行因监管数据报送造假被罚5865万元,平安银行因互联网贷款"三查"不到位被罚1880万元,暴露了银行业新旧业务双线失守的严峻现实。
信贷违规主要包括贷后资金挪用至股市、偿还其他不良贷款等隐蔽操作,某城商行公司部总经理透露:"部分企业通过关联方虚构贸易背景,使监管数据报送严重失真。"
这场监管风暴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六大任务明确要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强化穿透式监管、完善公司治理、规范同业业务、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推进数字化监管转型。
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提出"金融监管必须跑在风险前面",要求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金融街论坛上强调,要聚焦"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让监管"长牙带刺"。
银行整改面临挑战
面对罚单,中国银行回应称"已基本完成整改",将"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但事实是,其分支机构违规仍在持续——11月5日至11日,南昌、晋中、义乌等地支行接连被罚,显示整改可能停留在表面。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业正面临合规成本陡增的挑战。
毕马威报告显示,2025年三季度银行业罚款金额达6.36亿元,是二季度的3.97倍。
某股份制银行合规部总经理坦言:"现在每笔业务至少增加3道审核流程,人力成本上升20%,但为了避免天价罚单只能硬扛。"
监管,银行,"
储户应对策略
普通储户该如何应对监管收紧下的银行业变局?专家建议:
1
优先选择系统重要性银行,其资本充足率更高,可通过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查询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
2
关注银行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避免投向"影子银行"领域
3
分散存款,单个银行存款不超过50万元保险限额
随着《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10月1日正式实施,银行代销产品将更加规范。
监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个人养老金产品已达1013只,储户可通过正规渠道配置养老金融产品,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同时获取长期收益。
行业重塑与展望
这场监管风暴正在重塑银行业生态。
对中国银行而言,1.4亿元罚款或许只是开始,如何将合规要求转化为内生动力,才是真正的生存挑战。
银行,监管,产品
而整个行业更需要意识到:在"严监管"成为常态的今天,唯有将风险管理嵌入业务基因,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