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人口稠密的上海竟然常住着五万名日本人?”
2. 虽然日本与上海地理位置相近,隔海相望,日常中看到一些日本游客在此观光并不稀奇。
3. 但令人惊讶的是,在上海世纪公园举办的樱花节现场,参与人数不过数千,其中竟有一半是来自日本的居民,另一半则多为身着传统和服的中国年轻人。
4. 这段视频一经上传网络,迅速引爆舆论,浏览量很快突破50万次,引发广泛讨论。
5. 不少网友开始质疑:难道上海正在经历某种形式的“文化置换”?是否已演变为一座被日本人深度渗透的城市?
![]()
6. 或许有人认为这种说法过于夸张,带有情绪化色彩,但数据却显示,上海确实聚集了数量庞大的日本常住人口。
7. 此外,还有大量日本人因短期出差、留学或旅游频繁往来于中日之间。
![]()
8. 数字并非空穴来风。根据日本外务省2021年的统计,在中国大陆居住的日本人总数达13.6万人,其中仅在上海定居者就接近4万。
![]()
9. 而进入2024年后,上海出入境管理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已获得长期居留许可的日本人数量已超过5万,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
![]()
10.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区域人口分布报告进一步指出,日本人主要集中在古北、虹桥与金桥三大片区。
11. 以古北某社区为例,2024年开展的一次住户调查显示,当地常住居民中有高达68%为日本人;更有部分楼宇的日本住户比例突破83%,几乎形成单一国籍聚居区,堪称“微型日本社区”。
12.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这些日本人如此偏爱这几个区域?
![]()
13. 答案在于当地的外资企业生态。长宁区登记注册的外企共计6923家,其中日资企业多达1681家,占比近四分之一。
14. 在全市217家跨国公司总部中,日资总部占据105席,接近总数的一半;而在732家外国企业代表处中,日本设立的就有289家,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15. 更重要的是,许多日企不仅为员工提供职位,还配套解决住房安排、子女教育等生活难题,部分企业甚至承担日语物业服务费用,打造全链条的日式生活环境。
![]()
16. 如今漫步在古北街头,随处可见日式便利店、清酒专卖店、居酒屋和日语招牌,整个街区弥漫着浓厚的异国氛围。
17. 然而某些商业行为已触及法律红线——例如一些标榜“主营日本商品”的超市,货架上几乎不见国产商品踪影,完全排斥本土品牌。
![]()
18.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早已明确表态:商家若公开拒绝销售非本国产品,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典型的市场歧视行为。
19.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公共标识的语言使用规范。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公共场所标识必须以中文为主体。
![]()
20. 但在古北部分地铁出口处,日文标识的字体尺寸明显大于中文,严重违背国家规定,目前已被语言文字管理机构列入重点整改名单。
![]()
21. 最引人深思的是,即便完全不懂中文,日本人也能在上海顺畅生活,无需真正融入本地社会体系。
![]()
22. 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的高度独立化。据上海市教委披露,目前在沪运营的日本人学校共有13所,仅古北一所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就超过1200人。
23. 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完全遵循日本国内标准,教材、教学语言及升学路径均与日本同步,与中国教育系统毫无交集。
![]()
24. 医疗方面同样如此。虹桥地区设有三家由日资主导的医疗机构,患者全程可用日语问诊,结算时甚至支持日元支付,极大降低了语言障碍带来的不便。
25. 加之上海本身经济活跃,吸引了大批日本商人前来投资兴业,使得这座城市逐渐呈现出“类日本都市”的特征。
![]()
26.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日资圈层存在明显的身份区隔现象。2024年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布的领事保护年报显示:当中日关系出现波动时,在日华人遭遇歧视、骚扰的案件数量平均上升42%,部分地区还出现针对中国人的侮辱性标语。
![]()
27. 相比之下,同年上海外事办公室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沪日本人对城市便利性、服务包容度的整体满意度高达91%。
28. 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63%的受访者表示无需学习中文,仅凭母语即可完成日常生活所有需求。
![]()
29. 因此,不少中国网民表达担忧:过度宽松的居留政策是否等于主动引入潜在风险?回顾历史,从甲午战争到全面侵华期间,日本曾派遣大量人员以“学术考察”、“商务交流”为名,搜集我国地理、交通、工业等关键情报,为军事行动提供支持。
![]()
30. 尽管时代背景已变,但安全防范意识不可松懈。上海市国家安全局曾在《涉外企业信息安全指南》中警示:在沪日企高管中,有31%曾接触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敏感行业的核心技术资料。
![]()
31. 当然,并非所有在沪日本人都持负面立场。例如古林恒雄先生,已在沪生活46年,经营一家贸易公司,长期协助江苏、浙江共12个县的农户将农产品出口至日本市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32. 正如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所言:个别善意个体的存在不应掩盖整体治理的重要性,我们无法掌控五万余名外籍居民的思想动向。
![]()
33. 况且,日本政府此前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赤裸裸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挑战我国主权底线。
34. 在此背景下,公众呼吁上海相关部门提升外国人长期居留审批门槛,严格审核申请者的从业背景、社会关系及资金来源。
![]()
35. 同时建议强化公共空间语言管理,确保中文在标识中的主导地位,杜绝日文压倒中文的现象再次发生。
![]()
36. 更关键的是,应在日本人聚居社区积极推动中外居民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彼此理解,打破封闭圈层,推动外籍人士更好地融入本地社会。
![]()
37. 对此,上海出入境管理局回应称,自2025年起将实施“外籍常住人员动态信息登记制度”,每半年更新一次其居住状态、工作单位及活动轨迹。
38.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也宣布,将联合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仅古北地区已完成137处违规标识的整改工作。
39. 毫无疑问,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理应欢迎全球人才汇聚,共享发展机遇。
40. 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正视由此带来的文化隔离、信息外泄与社会治理挑战,唯有及时干预、精准施策,才能守住开放与安全之间的平衡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