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现代“撸猫”流行,你知道古代江苏“撸猫”趣史吗?

0
分享至

如今很多人都喜爱“撸猫”“吸猫”,其实古代“猫奴”爱起猫来的狂热劲,不亚于现代人。11月16日晚,CCTV10《读书》栏目推出《古今撸猫那些事儿》特别节目,南京的文史作家侯印国详解了中国古代养猫习俗的起源流变、独特礼仪与文化内涵。记者采访了侯印国老师,听他细数江苏古代“猫奴”的花式宠猫日常。

苏州刺史成古代给猫取名第一人

“很多人误以为家猫是玄奘西天取经带回中国,这其实是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侯印国纠正了这一常见误解。

在古代流行的儿歌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一只猫儿是黑斑,本在西方诸佛前。三藏带归家长养,护持经卷在民间。”明代张岱的《夜航船》中也说:“(猫)出西方天竺国,唐三藏携归护经,以防鼠啮,始遗种于中国。”侯印国称现在认真查考,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玄奘大师实际上从没有带猫回国。


明代著名画家文徵明留下的《乳猫图》

不过家猫在中国民间的普及,正是始于唐代,更诞生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猫奴”——曾任湖州、苏州刺史的张摶。据史料记载,张摶爱猫成痴,家中豢养数十只猫,特意用绿纱搭建巨大帷帐,每日与猫嬉戏相伴,时人戏称其为“猫精”。更有趣的是,张摶为每只猫都取了专属名字,流传至今的便有东守、白凤、紫英、怯愤、锦带、云图、万贯七名,皆依猫咪的品相与性格而定,成为中国历史上给猫取名的第一人。

“张摶家中‘众色皆备’,堪称一座唐代猫咪博物馆。”侯印国解释,唐代流行楚州谢阳猫、灵武猫、平陵猫等品种,其中楚州谢阳即今日射阳湖一带,出产的褐花色猫咪被认为是中华田园猫的鼻祖。作为地方长官,张摶在苏州府衙既种木兰花邀文人雅集,又辟出空间养猫,史料记载他每日下班从府衙前堂走向内宅时,群猫闻声争相出迎,场面颇为壮观。

著名诗人陆龟蒙就曾追随在他身边。张摶在苏州府衙种了不少木兰花,花开繁盛的时候邀请本地诗人雅集,就木兰花为题赋诗,已经酒醉的陆龟蒙随手就写出了名句“洞庭波浪渺无津,日日征帆送远人”,写完就醉倒。张摶让其他人再续两句,但在座众人都不能胜任,直到陆龟蒙酒醒,才又接着写了两句“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后来宋词中的词牌《木兰花》《减字木兰花》就由此得名。

宋代聘猫礼仪繁,江浙以盐为聘定“契约”

如果说唐代是撸猫文化的启蒙期,宋代则将养猫习俗发展成一套完备的礼仪体系。侯印国详细解读了宋代独特的“聘猫”制度:“宋人买猫不叫买,而叫‘聘’或‘纳’,如同婚嫁般郑重,必须择良辰吉日,备好聘礼才能迎猫入门。”


明代画家沈周《写生册》中《猫图》

宋代聘猫的聘礼颇具讲究,黄庭坚在《乞猫》诗中写道“买鱼穿柳聘衔蝉”,可见鱼是常见聘礼。而在江苏、浙江一带,聘礼却更为浪漫——用盐。陆游《赠猫》诗“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曾几“江茗吴盐雪不如”的诗句,皆印证了这一习俗。侯印国解释,这源于当时江浙方言中“盐”与“缘”同音,寓意与猫结下不解之缘,寄托了主人对猫咪的珍视。

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更是将聘猫礼数推向极致。他在《乞猫》诗中记载“遣聘自将盐裹箬,策勋莫道食无鱼”,不仅用箬竹叶包裹食盐作为聘礼,还提前备好鱼,前往友人家“亲迎”。其女儿更是早早为小猫准备好毛毯作为居所,即诗中所言“女郎先已办氍毹”,尽显对猫咪的期盼。

聘猫之后,宋人还要立下“纳猫契约”,这份契约更像是给猫咪的“婚前协议”。侯印国展示了契约中的典型文字:“无息鼠辈从兹捕,不害投牲并六畜,不得偷盗食诸般,日夜在家看守物”,既包含对猫捕鼠护家的期许,也约定了相处规则,甚至写明若猫逃离需“堂前引过受笞鞭”,并请东王公、西王母见证,最后由主人郑重签名。“这绝非简单的买卖合同,而是将猫视为家庭成员的明证。”侯印国强调。

在宋代苏州,猫的家庭成员地位更是得到切实体现。当时腊月二十五盛行吃“人口粥”,即按家中人口煮制的赤豆粥,计算人数时不仅包括婴儿,家中的猫也会被纳入其中。比如家里有十口人,两只猫,这个粥就要煮十二碗了。

呼猫习惯与猫书,江苏留下最早文化印记

中国人习惯用“咪咪”呼猫的传统,最早便源于江苏。明末南京人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载“留都呼猫曰咪咪”,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相关记录,印证了“咪咪”这一呼猫方式始于明代的南京。


清代沈振麟所绘《耄耋同春册》局部

而更早之前,宋末元初常州儒学教授白珽在《湛渊静语》中记载了另一种呼猫方式:“唇音‘汁汁’,可以致猫”,这种模仿老鼠叫声吸引猫的习惯,从元代一直延续至今,清代孙震元《失猫》诗中“儿女楼头汁汁呼”便印证了这一点。两种呼猫方式跨越时空,成为古今撸猫者的共同语言。

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关于猫的专著《纳猫经》,其作者正是元代江苏人俞宗本。俞宗本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又名俞贞木,生于元至顺二年(1331),卒于建文三年(1401),著有《种果疏》《种树书》等作品。《纳猫经》全文仅八十二字,收录于《居家必备》中,详细记载了聘猫的流程:“凡买猫用手桶等物以袋盛之,勿令人见,至家,计筯一根和猫置于桶内盛云。每过水沟缺处,将石置之,使不过家,从吉方归。”

侯印国解读,这部著作整合了宋元以来的纳猫风俗,虽文字简练却包含诸多讲究,如用袋子遮挡猫、选吉方归家、用筷子与猫同置桶中等细节,体现了古人对养猫的重视。书中还附有《猫儿契氏》,与宋元纳猫契一脉相承,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撸猫文化的文献记载。

江苏地区流传着诸多猫的灵异故事

古人对猫的喜爱,还体现在充满奇幻色彩的传说与独特的民俗中。江苏地区流传着诸多猫的灵异故事,形成了质朴的“猫猫保护主义”传统。南唐大臣徐铉在《稽神录》中记载了秦淮河畔的故事:南京一位卖醋小贩珍爱的猫去世后被扔进河中,竟神奇复活,展现了古人对猫灵性的信仰。


清代沈振麟绘的《猫竹图》

而明清文献中记载的“报恩猫”故事更是广为流传:江苏一小民因欠官租躲债,家中猫咪被催租人卖至阊门徽商店铺。一年后小民路过店铺,猫咪认出主人跳入射怀,被买主夺回后,当晚猫咪竟叼着装有五两银子的丝绸袋找到主人船上。这则故事被《坚瓠集》《猫苑》等多部典籍收录,成为猫“有恩报恩”的典型例证。清人黄汉在《猫苑》中评价:“若猫于群兽,其灵诚有独异”,正是这种对猫灵性的认知,让古人对猫充满敬畏与喜爱。

元代起,江苏地区还形成了独特的“浴猫节”。每年六月六,当地人会将猫犬直接投入河中洗浴,这一习俗虽来源不明,却延续数百年。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记载“六月六日,吴俗悉投猫犬于水中”,清代苏州诗人黄钊在《消夏杂诗》中写道“节到观莲斗玉肌,家家猫狗浴从窥”,生动描绘了浴猫节的场景。

此外,江苏无锡的泥猫工艺也与养猫习俗密切相关。古代乡人养蚕多畜猫护蚕,称为“蚕猫”,后被无锡艺人制成泥猫,施以彩绘,成为兼具实用寓意与艺术价值的民俗工艺品,有诗句赞曰“双睛不转看梳头”,尽显泥猫的灵动可爱。

“猫在中国文化中早已超越了宠物的身份,成为承载情感、寄托愿望的文化符号。”侯印国表示,希望通过解读这些历史趣事,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鲜为人知的一面,在古今撸猫热潮的共鸣中,感受文化传承的温度与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民仆

(来源:交汇点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5赛季曲终人散,辛纳捍卫领地阿卡带伤惜败,央视体育遭群嘲

2025赛季曲终人散,辛纳捍卫领地阿卡带伤惜败,央视体育遭群嘲

网球之家
2025-11-17 12:32:51
去了一次上海和平饭店,我才明白什么叫“贫穷限制了想象”!

去了一次上海和平饭店,我才明白什么叫“贫穷限制了想象”!

诗意世界
2025-11-05 22:33:13
A股:刚刚,大消息传来,释放一个信号,周二将迎更大的暴风雨?

A股:刚刚,大消息传来,释放一个信号,周二将迎更大的暴风雨?

云鹏叙事
2025-11-18 00:00:03
从70岁到79岁是寿命危险期,如果做好5件事情,长寿并不难

从70岁到79岁是寿命危险期,如果做好5件事情,长寿并不难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14 22:50:10
美国驻日本大使嘲笑中国:打压高市早苗,反而加深美日关系

美国驻日本大使嘲笑中国:打压高市早苗,反而加深美日关系

橘子约定
2025-11-17 17:50:42
遭绝杀!利物浦1.3亿双星哭成泪人 已无缘世界杯40年 比国足还惨

遭绝杀!利物浦1.3亿双星哭成泪人 已无缘世界杯40年 比国足还惨

我爱英超
2025-11-17 07:45:51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书雁飞史oh
2025-11-08 21:11:50
难顶!南京芳草园,从9.2万/平跌到2.7万/平!

难顶!南京芳草园,从9.2万/平跌到2.7万/平!

黯泉
2025-11-12 12:19:33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墨印斋
2025-11-08 15:28:54
最新“老年痴呆测试”:神秘5张图,测出你离老年痴呆还有多远?

最新“老年痴呆测试”:神秘5张图,测出你离老年痴呆还有多远?

天然呆
2021-08-15 18:06:23
侠客岛:最没资格谈“有事”的,就是日本

侠客岛:最没资格谈“有事”的,就是日本

极目新闻
2025-11-17 21:58:28
重大决裂!特朗普:不再支持

重大决裂!特朗普:不再支持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7 00:14:26
菲律宾持续爆发超大规模游行

菲律宾持续爆发超大规模游行

参考消息
2025-11-17 20:43:29
近代日本学者的中国观:唯利是图、气质文弱、善于虚言、民风败坏

近代日本学者的中国观:唯利是图、气质文弱、善于虚言、民风败坏

沈言论
2025-11-10 18:40:03
陕西兴平92岁老人及保姆遭邻居杀害,案发11天后嫌犯被批捕,警方回应“对凶手进行精神鉴定”质疑

陕西兴平92岁老人及保姆遭邻居杀害,案发11天后嫌犯被批捕,警方回应“对凶手进行精神鉴定”质疑

极目新闻
2025-11-16 19:48:45
煮小米粥,切记不要直接用水煮!粥铺老板教我一招,8分钟出米油

煮小米粥,切记不要直接用水煮!粥铺老板教我一招,8分钟出米油

椰青美食分享
2025-11-17 05:40:43
未来7天吉兆当头的三大生肖,吉星高照,横财即将砸向你!

未来7天吉兆当头的三大生肖,吉星高照,横财即将砸向你!

毅谈生肖
2025-11-17 12:27:00
生肖财运TOP榜|冬天也能躺赚?这几位真的手气太好了!

生肖财运TOP榜|冬天也能躺赚?这几位真的手气太好了!

毅谈生肖
2025-11-16 14:06:36
45岁董洁在北京定居,住豪宅不请保姆不通暖气,还要自己洗衣做饭

45岁董洁在北京定居,住豪宅不请保姆不通暖气,还要自己洗衣做饭

娱圈小愚
2025-11-16 11:04:29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最难的不是台湾,而是距大陆仅50公里的东引岛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最难的不是台湾,而是距大陆仅50公里的东引岛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08 22:41:14
2025-11-18 03:44:49
极目新闻 incentive-icons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337932文章数 9433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手机
教育
艺术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手机要闻

华为第一款Pro Max!华为Mate 80 Pro Max四色官图公布

教育要闻

课后延时服务引发诸多矛盾,该考虑取消了!

艺术要闻

惊艳!全球百大美女变身顶级辣妈,居然在中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