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4时,随着最后一批市民手提大包小包,陆续走出淄博会展中心(大珍珠)B馆,由山东大众报业集团鲁中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智奥会展(淄博)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淄博市中小企业商会协办的2025第六届中国(淄博)国际食品博览会暨进出口商品展(以下简称“第六届淄博食博会”)圆满落幕。为期四天的展期累计吸引近4万人次入场,多个品牌实现“首秀即爆款”,众多企业与采购商达成合作意向——这场年度消费盛会,再次以高涨的人气和扎实的口碑印证:它早已不只是一场展会,更已成为淄博市民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舌尖节日”。
![]()
人气爆棚复购不断,城市烟火气正浓
17日上午,尽管气温骤降十几度,依然有不少市民拉着购物车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我周六买了两斤肥牛卷,回家煮了一次,全家都说好吃,今天特地再来买五斤!”家住张店区的王女士站在高青·青牧远航黑牛展位前,一边扫码付款一边笑着说。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
新换场馆加更大力度宣传,本届淄博食博会呈现出了比往届更为火爆的势头,前三日日均客流量超1万人次,周末两天更是达到高峰,主通道一度长时间出现拥堵。
![]()
“我们是第一次参展,没想到人气这么旺!”高青·青牧远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斌难掩激动。他介绍,展会期间推出的“无限量试吃肥牛卷”活动成为全场焦点,每天上午一开馆,展位前就排起长队。
“试吃是为了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我们的产品,没想到大家如此认可,总销售额达到10余万元。”更让孙斌惊喜的是,许多顾客不仅当场购买,还主动添加微信咨询配送事宜。“我已经和主办方约定,明年一定要申请特装展位,把我们的黑牛肉品牌打得更响!”
![]()
像这样“来了就不想走”的场景随处可见。周村区的李先生堪称“超级买家”,仅周末两天就在海参展区消费了2万余元,17日又再次返回,复购了2000多元的云南菌汤包、羊奶粉等产品。“这里的东西品类丰富、品质不错,价格也实在,关键是能一次性买齐企业需要的食材和礼品,省时又省心。”
本土力量强势崛起,中小企业组团“出圈”
如果说往届食博会以引进外地名优产品为主,那么今年最显著的变化之一,便是本地企业参与度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无论是连续六届参展的“老面孔”,还是首次亮相的新锐力量,都在这个大型舞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
“这次我们的艾灸毯卖脱销了!”山东玉叶艾灸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秋月笑着介绍,“员工连夜加班生产,才勉强补上库存。”作为非遗项目传承单位,该公司带来的艾绒电热毯、纯艾草枕头、艾条等系列产品广受欢迎,不少中老年消费者现场体验后直接整套下单。“很多顾客反馈,有了这些产品在家里做艾灸很方便,效果也很好。”
同样受欢迎的还有来自文昌湖区萌水镇戴家村的鸿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主打产品“文昌大酥梨”凭借皮薄肉厚、核小糖高的特点,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试吃。“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食博会,本来只想打打知名度,没想到一天就能卖出二十多筐!”合作社工作人员李爱玲表示,线上订单也随之激增,“线上线下联动,真正打开了销路。”
在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展位上,各种规格的周村烧饼、花酥等产品吸引了一拨拨顾客驻足。同样来自本土的淄博峨庄兴盛养蜂合作社,带来了槐花蜜、枣花蜜等多种特色蜂蜜,清甜醇厚的口感赢得不少回头客。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协办单位,淄博市中小企业商会第二次以“组团参展”形式精彩亮相,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精心组织会员企业集中展示各类特色产品。展品涵盖非遗食品、手工艺品、文创商品、科技日用品等百余种品类,充分展现了本地产业的多元活力。
“我们前期专门考察了一手优质货源,并对参展企业给予专项补贴,切实降低参展成本,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凝聚发展合力。”商会会长张良金表示。此次展会不仅有效提升了会员企业的品牌曝光度和市场影响力,还通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将优质、实惠的商品直接送到广大市民手中,真正实现了服务会员、惠及民生的双重目标,彰显了商会的责任担当与主动作为。
新品频出引领健康潮流,科技赋能“吃出健康”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本届淄博食博会不再只是传统美食的集合地,更成为功能性食品与健康饮食理念的首发平台。一批融合营养科学与现代工艺的新品脱颖而出,精准契合了市民“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便捷”的新需求。
![]()
“尝尝看,这是用我们自主研发的‘芫藜’蔬菜做馅的水饺,是不是特别鲜?”鑫优侬佳生态农业科技(山东)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赵凌云热情邀请过往市民品尝。这种名为“芫藜”的全营养功能性蔬菜首次公开亮相便引发关注。“它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基础营养素,目前在全国都属于稀缺品种。”
赵凌云介绍,现场包制的水饺和馄饨几乎供不应求,不少人试吃后直接询问是否可购买成品。“已有馄饨店老板、火锅店采购人员联系我们,洽谈长期供货合作,收获远超预期。”
与此同时,中研堂膳食营养系列展位也成为“健康控”的打卡点。其推出的快熟燕麦片、茉莉豆浆粉、红枣豆浆粉等新品备受青睐。其中,每桶4斤装的快熟燕麦片在首日即售出数十桶,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
“我们今年的几个新品,没想到在食博会上一炮而红。”淄博益生康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如表示,“每次参展都能第一时间获取消费者反馈,帮助我们优化配方、推出新品。”
六年深耕铸就城市年度盛宴,小展会托起大民生
回望历程,自2019年首届山东(淄博)国际食品展览会启幕以来,淄博食博会已走过六个春秋。从最初的百余家参展商,发展为如今集食品展销、文化展示与产业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这一路的变迁,不仅是展会自身的成长史,也是淄博城市消费升级与会展经济崛起的生动缩影。
![]()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举办地从“淄博国际会展中心”迁至环境更优、交通更便利的“淄博会展中心(大珍珠)”,逛展体验全面升级。不少市民反馈:“场地更宽敞,动线更合理,停车也更方便,整体感觉越来越专业。”
“每年这个时候来参加食博会,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连续六年参展的中研堂负责人感慨道,“它不只是一个销售窗口,更是一个品牌孵化器。”
的确,一场成功的消费类展会,其意义远不止于几天的交易额。它带动的是餐饮、住宿、物流、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激活的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温暖的是千家万户的日常餐桌。更重要的是,它让“人好物美心齐”的淄博形象,在一次次的真诚推介与真实味觉体验中,深入人心。
展会虽已落幕,余温仍在延续。那些被带回家的肥牛卷、水饺、酥梨和艾灸毯,正化作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幸福;那些在现场达成合作的企业,已在规划新一轮的产能扩张;而更多市民已开始期待:明年此时,再聚“大珍珠”,共赴这场永不落幕的美食之约。
第六届淄博食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场商业上的胜利,更是一座城市能级、消费活力和开放胸怀的集中体现。它告诉我们:只要用心办会、用情服务,即使是一个“小展会”,也能托起一座城市的“新活力”。
(大众新闻客户端·鲁中晨报记者 马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