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8日讯在淄博,科普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知识,也不是科技馆里的遥远展示,而是扎根社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层治理助力。11月11日至12日,山东省科协科普赋能社区基层治理主流媒体行走进淄博,记者与社区基层工作者开展为期两天的走访、交流、调研活动,实地感受基层科普工作的魅力。
建强组织网络 解决“有人干”难题
近年来,淄博将科普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建强组织、精准服务、拓展阵地等举措,让科普成为化解矛盾、保障安全、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首先,淄博筑牢科普工作的组织基础,构建起“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科普治理架构。沂源县在社区设立“社区科技委员”,专门对接居民的科学需求;张店区把科普任务融入全区1192个基础网格,网格长、楼栋长既要调解矛盾、巡查安全,又要承担科普知识传递工作。全市491个镇(街道)及下辖村(社区)全部成立科普工作领导小组,11万多名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加入科普志愿队伍,形成全域覆盖的科普工作网络,让科普任务有人牵头、有人落实。
推行“四单制”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为让科普贴合群众实际需求,淄博创新推出“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科协配单—志愿接单”的“四单制”服务模式。针对社区老人多的特点,博山区发放反诈科普挂图,周村区开展“银龄科普行动”,教会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防范电信诈骗;面对换季疾病预防、合理膳食等需求,相关部门联合医院开展健康讲座、营养实操课和体质监测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已推送居民科普需求960余条,开展定制化活动2000余场,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知识需求。
拓展阵地空间 科普走进日常生活
淄博打破科普场馆局限,推动科普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公园广场、党群阵地深度融合,打造“15分钟科普服务圈”。齐林社区打造“八园两场”科技体验广场,将反诈、反邪教知识融入互动器材;通济花园社区把核酸检测亭改造成健康驿站,楼体外墙张贴急救知识图,单元楼内设置科普宣传牌;桓台县、高青县等地建设科普广场、科普馆和图书室,让居民遛弯、健身、休闲时就能学到知识。目前,全市已建成146处科普公园、32处社区科普馆、12处专题公园和2653个科普宣传栏。
丰富活动形式 治理实效显著提升
多样的科普活动让社区治理更见实效。桑杨社区开展“小手拉大手”反诈科普活动,让孩子向老人传递防骗知识,同时通过无人机科普课程组织青少年参与社区隐患排查;临淄区部分社区通过沉浸式消防演练,让居民直观感受电动车起火危害,有效解决飞线充电问题;小屯村设立“村居环境+科普积分”制度,居民参与科普活动、提治理建议可兑换生活用品,激发参与热情。数据显示,全市社区安全隐患整改率提升至90%,部分社区电诈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25%,因迷信、谣言引发的邻里纠纷减少30%。
培育特色品牌 激发内生动力
如今,淄博各区县培育出“源小科”“社区科普大学”“银龄数字课堂”等特色科普品牌。张店区社区科普大学年授课900余场,成为居民充电学习的“无围墙大学”;沂源县通过短视频和科普剧传播科学知识,让科普更具吸引力。科普工作已从被动任务转变为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效能,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闪电新闻记者 于潇 通讯员 闫聪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