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日前,位于徐汇区全州路65号的虹梅街道终身教育体验馆揭牌,“云游长城”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展示中心与传香“海派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体验中心同步运营。作为深化“社校企”协同、推动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创新载体,虹梅街道终身教育体验馆构建起了“数字世遗+实践非遗”双核驱动的特色教育生态。
![]()
腾讯“云游长城”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展示中心揭幕
一楼腾讯“云游长城”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展示中心,源于2024年“元创未来”元宇宙设计创意大赛成果展上,腾讯展示“云游长城”小程序教育价值的挖掘,由虹梅街道联动腾讯华东总部、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长城小站等多方打造,实现企业“游戏资源”向全年龄段、多形式教育场景的延伸覆盖。
![]()
![]()
老年学员参观并体验腾讯“云游长城”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展示中心
走进馆内,一幅巨型长城地图映入眼帘,26个关口按钮轻轻一按,翔实的语音解说便随之响起,邀请参观者开启文化探索之旅。在VR云游区域,几位老年学员好奇地戴上设备,瞬间“悬浮”于长城上空——河北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的毫米级数字还原景观铺展眼前,城墙纹理、山间沟壑清晰可辨。“这是高科技献给老年人的礼物!出门少也能‘横跨’长城,像坐直升机俯瞰般震撼!”一位学员分享道。
除了沉浸式VR体验,互动游戏区同样人气高涨。大富翁棋牌桌上,学员们掷骰子沿长城关卡“闯关”;套色印章区,大家小心翼翼在明信片印上“八达岭”“嘉峪关”标识;AI拍照点前,老年学员瞬间“穿越”到长城烽火台;朗读室内,饱含情感的长城诗词诵读声被录音设备留存。玻璃展柜中,明代城砖、瓦当等实物文物静静陈列,诉说着历史沧桑。当天还特别连线身处北京长城修复现场的专家,以微讲座形式详解“长城修复”的技艺与保护意义。“以前只在大场馆见过沉浸式展示,没想到家门口能感受这么发达的科技,太惊喜了!”一位参与体验的阿姨感慨道。
![]()
身处北京长城修复现场的专家详解“长城修复”的技艺与保护意义
二楼的传香“海派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体验中心弥漫着一股雅致的香气。这里是虹梅街道社区(老年)学校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传香院文化团队深度合作的成果,此前已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了诸多优质非遗体验。“首日学”活动现场,主讲老师耐心指导老年学员制作西斋雅意香——这款源自明代《晦斋香谱》的传统合香,以清雅蜜甜著称。学员们仔细称量香料、研磨调配,在老师协助下将香泥压制成型。一揉一捏间,大家在传统制香工艺中,触摸到了非遗文化的温度。
![]()
![]()
学员们体验制香
“首日学”体验活动后,多元主体参与学习型社区创建研讨会随即召开。腾讯基金会、上海联影智慧健康管理中心及虹梅街道相关负责人先后发言,围绕企业资源与社区资源的有效对接、企业参与终身教育服务的实践路径等主题分享经验。在交流研讨环节,各单位代表围绕“社校企”共建方向、资源精准对接机制、长效合作模式等关键问题深入探讨,凝聚多项共识。
![]()
多元主体参与学习型社区创建研讨会
“我们要让企业资源和社区教育需求实现双向流动。”虹梅街道社区(老年)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以往企业资源多是单向输出,如今通过社区教育白领课程等形式,企业可以获得定制化的文化服务——比如八段锦、瑜伽等课程送进企业,既满足了员工的生活需求,也助力了企业文化建设,更优化了社区的营商环境。虹梅街道终身教育体验馆搭建起多元主体交流的桥梁,让终身学习的场景更加丰富多元。未来,随着“数字+非遗”双中心的常态化运营,这里将成为居民家门口的“文化课堂”,持续为学习型社区建设注入新活力。
原标题:《这所终身教育体验馆揭牌!》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杨宜修 施昱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