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进一步贯彻沪苏浙皖科协共同签署的《关于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长三角资源集聚优势,普陀区科协作为联合主办单位之一,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科普动起来”家庭创新制作大赛系列活动。普陀家庭选手积极参与到比赛与活动中来,他们创作科普视频,走入垃圾回收科普馆,在上海之鱼观察鸟类,在“动起来”的科普活动中,增强家庭凝聚力,发掘家庭内的创新力量,展现普陀家庭的家风与色彩。
第一部分
家庭视频创新大赛
继往开来传承科学家精神
“科普动起来”系列活动的核心是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科普动起来”家庭创新制作大赛。今年的创新制作大赛采取了网上比赛的形式与视频创作的题材。以“致敬·传承·追光”为主题,要求亲子选手一起选取一位中国近代科学家的故事,通过调查研究领悟这些先驱的精神,通过视听语言的艺术表达,发扬属于中国科学家的精神。
普陀选手通过各种视频创作形式,从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等多个维度理解并展现了这些在科技阵线上抛头颅洒热血的科学家先辈的事迹与贡献。
在比赛中,普陀区的家庭积极参与,认真备赛,创作出取材范围广,制作方式颇具创意的多个作品。在这一届中斩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5名。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等奖获奖家庭李杺桐家庭
![]()
二等奖获奖家庭颜孙杨家庭
![]()
二等奖获奖家庭徐苡忱家庭
![]()
二等奖获奖家庭吕东蔚家庭
![]()
二等奖获奖家庭施予悠家庭
![]()
三等奖获奖家庭沈义柔家庭
![]()
三等奖获奖家庭归玉潼家庭
![]()
三等奖获奖家庭赵之涵家庭
![]()
三等奖获奖家庭丁正羽家庭
![]()
三等奖获奖家庭夏博楷家庭
![]()
优秀奖获奖家庭王雨梣家庭
![]()
优秀奖获奖家庭徐云霏家庭
![]()
优秀奖获奖家庭戴晨皓家庭
![]()
优秀奖获奖家庭蒋绎如家庭
![]()
优秀奖获奖家庭麻宸瑞家庭
第二部分
“嘉年华”线下系列活动
除了比赛的主要部分,普陀区科协与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同样为参赛家庭和公众准备了多样的科普互动交流体验活动。
在上海市奉贤区垃圾分类科普馆,生动的垃圾分类知识讲解,独特的垃圾分类互动体验,让人惊叹的垃圾回收流程参观,都让参与活动的家庭感叹“学到了”。“原来我们的校服就可以用回收的塑料瓶来做!”参观了科普馆中展示的用回收材料做的衣服、本子等产品,有一位同学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们的垃圾分类技术和垃圾分类工作太有必要了!”同行的家长也发出这样的感慨。
![]()
参与家庭参观垃圾分类科普馆
将家中的废弃纸张回收,用家中也能复刻的方法制作成再生纸,与干花干叶一起制作成美丽的贴花作品。“造纸·花趣”手工造纸体验与再生纸拼贴艺术画手工体验活动通过课程讲解动手制作结合的方式,让参与活动的家庭亲自体验再生纸花艺拼贴,感受垃圾在自己手中变废为宝。
![]()
体验再生纸瓶贴艺术画
“解锁鸟类的自然密码”户外体验活动则带领参赛家庭动起来走到野外,走到自然中,体验了解自然,观察自然的乐趣。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张教授带领参赛家庭一起来到上海之鱼体验观鸟。从叫声,习性,姿态等多方面了解上海常见鸟类,珠颈斑鸠,喜鹊,黑水鸡,这些常见的鸟类朋友都在参赛家庭的细致观察下展现出了平时难以见到的充满魅力的另一面。
![]()
走出户外观察常见鸟类
“瓶瓶乐的‘履新’日记”科普活动则是面向社会上的其他小朋友。由普陀区科协与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联合主办,用有趣的垃圾分类拼图小游戏,生动的“瓶瓶乐‘履新’日记”小故事,制作塑料瓶蘑菇小夜灯的动手活动,三位一体的让小朋友们从多个角度深入到垃圾回收知识的学习中来。
![]()
“瓶瓶乐‘履新’日记”科普活动
科普,既包括了深入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知识,也包括了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实践与认知。在“科普动起来”家庭创新制作大赛及相关系列活动中,普陀区科协与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既想要将科学家事迹,垃圾回收这些知识性的内容通过多样的方式传播出去,更希望每一个参与到活动中的家长与孩子能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我们了解传承这些精神,故事与知识的意义。
供稿: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