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暮色渐浓,闵行区马桥镇旗忠村沙溪影厅内灯火通明。78岁的王老伯拄着拐杖,在志愿者的指引下,稳稳坐在专为老年人设置的无障碍专座上。当熟悉的沪剧旋律在宽敞明亮的放映空间里响起,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以前总盼着能在家门口看场地道的沪剧,现在不光能看,环境还这么好,真是太贴心了!”这温馨的一幕,正是七宝中学学子关于农村电影放映示范点建设的建议落地后的实景,乡村文化生活在一群年轻人的关注下焕发新机。
![]()
李名昆、张琳沅、陈昱润是七宝中学的高二学生,也是格外关注身边事的“有心人”。李名昆和同学们发现,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但部分农村电影放映点存在内容单一、服务不够精准等问题。“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力量,让农村电影放映点真正成为乡亲们喜欢的文化阵地?”这个想法在大家心中萌芽,促使他们决定通过人民建议的渠道,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贡献力量。
为了了解村民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让建议更具针对性,同学们提前梳理了关于设备怎么更新、资金如何保障、如何供给片源等十多项可能存在的问题,带着虚心求教的心态,走进了建新村放映点开展实地调研。傍晚抵达放映点时,现场情况让大家既意外又欣喜:“我们预设的设备维护、运营管理等问题,基层都通过创新方法解决了,村民观影的热情也很高。”李名昆在调研日志中写道。但与村支书的交流中,一个新的问题浮出水面——“老年人就爱听个沪剧、越剧,可这类地方戏曲的片源太难找了,每次放映电影,总觉得不过瘾。”老人们朴实的反馈,让同学们立刻将“破解地方戏曲片源难题”列为建议的核心方向。
调研结束后,闵行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召开了农村放映点建设专项征集座谈会,李名昆和同学们带着调研成果参会,提出了一系列精准务实的建议。针对片源痛点,他们建议联合文旅部门、戏曲院团及民间艺人,整合地方戏曲资源,建立专属片库;为保障运营可持续性,提出试点“以服务换优惠”的自治模式,鼓励村民志愿者参与放映点管理,换取观影优惠或文化服务;考虑到年轻村民的使用习惯,还建议开发简易小程序,提前预告排片信息、收集观影需求,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拓展放映点的文化宣传、技能培训等功能。同学们的建议让区文旅局相关同志既惊喜又赞赏:“这些建议既有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又紧紧贴合农村实际需求,很多细节都说到了我们心坎里。”
不久后,一个让大家振奋的消息传来——他们受邀参与沙溪影厅的验收工作。走进影厅,看到自己提出的“增设无障碍专座”“整合戏曲片源”“小程序预告排片”等建议均已落地,李名昆感慨道:“原来我们的思考真的能变成改变乡村的力量。”更值得骄傲的是,他们提出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多功能拓展规划等建议,还被纳入了闵行区新建农村电影放映点的工作方案。“学生的参与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视角。”闵行区人民建议征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不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更用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乡村振兴的深刻思考和责任担当。”
当银幕亮起,照亮的不仅是乡村的夜晚,更是青年与乡村同频共振的温暖回响。
原标题:《上海民声 | 农村银幕怎样来“点亮”》
栏目编辑:陈浩 文字编辑:姚储杰
来源:作者:孙露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