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要不是法官连夜调解,孩子中考肯定就耽误了!”今年5月,保靖县人民法院城郊人民法庭通过“夜间云上法庭”,成功为在外务工的杨某调解了一起户籍迁移纠纷,确保其女儿顺利参加中考,彻底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我们始终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贯穿于审判工作全过程,努力打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最后一公里’。”保靖县人民法院城郊人民法庭庭长这样表示。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城郊法庭始终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延伸审判职能、创新工作方法,逐步构建起以“筑牢一道防线、打造两个平台、用活三种形式”为核心的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体系,以法治之力悉心守护“少年的你”。
![]()


筑牢“一道防线”
居住权守护“安居梦”
在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中,城郊法庭始终贯彻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灵活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居住权制度,为未成年人搭建起坚实的法律屏障。
2025年4月,法庭审理一起彭某与田某的离婚纠纷。双方婚后为儿子小田上学购置了一套商品房,离婚时彭某主张房屋所有权,田某获得小田抚养权却无力偿还房贷,担心房屋易主后孩子失去稳定居所。承办法官深入研判后,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房屋归彭某所有,同时为小田设立居住权直至其完成学业,并共同办理居住权登记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居住权制度的立法本意在于保障‘住有所居’。我们将其运用于家事审判,是将父母的抚养义务物权化、具体化,是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实质保障。”承办法官解释道。该案不仅妥善化解了家庭矛盾,更以法律形式守护了孩子的稳定成长环境,将保护端口实质性前移,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


打造“两个平台”
凝聚保护合力
为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城郊法庭着力打造内部协同与外部联动两大平台。
内部打造“一站式”司法保护平台。法庭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区,整合社会调查、心理疏导、法庭教育、圆桌审判、回访帮教等功能。在这里,涉事未成年人面对的不是冰冷的审判台,而是充满温度的圆桌。法官携手社工、心理咨询师,为每个陷入困境的孩子定制“审判+帮教”个性化方案。
外部构建“护苗驿站”联动平台。法庭联合社工部、团县委、司法局、妇联及辖区4个乡镇、4所中小学,建立“护苗驿站”工作机制,形成“发现报告—应急处置—干预帮扶—持续跟踪”的闭环管理体系。2025年10月,某乡镇工作人员通过该机制反映学生小龙姐弟因家庭变故厌学辍学。法庭迅速联动学校、乡镇、派出所开展心理疏导4次,最终通过调解变更抚养权助其重返校园。今年以来,“护苗驿站”已接收线索4条,成功干预帮扶2起,织就一张坚实的社会防护网。
![]()


用活“三种形式”
法治教育“精准滴灌”
城郊法庭深知,普法重在精准、贵在创新。为此,法庭活用“法治副校长授课、情景模拟普法、法治实践研学”三种形式,将法治精神融入青少年成长的每一个环节。
法庭干警定期走进校园,将真实案例转化为生动的“成长警示课”。针对乡村儿童特点,以“真实案例+情景解说”方式,将晦涩法条转化为易懂的“童言童语”。2025年共开展法治讲座4场,覆盖学生超千人次,内容聚焦防校园欺凌、网络安全、防性侵害等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法治意识。
法庭还创新推出互动式“情景模拟”。组织干警扮演“施暴者”“受害者”“调解员”,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欺凌调解”“陌生人搭讪应对”等情景演练,在体验中掌握自我保护技巧。同时,邀请学生走进法庭,开展“沉浸式”法治研学,通过参观审判区、观摩庭审、与法官面对面交流,让青少年“零距离”感受司法的庄严与温情。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温柔以待,每一段成长都需法治护航。”城郊法庭庭长表示,未来法庭将持续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体系,完善居住权适用机制、拓展“护苗驿站”覆盖范围,创新法治宣传形式,用心用情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急难愁盼”,让司法温度浸润童心,让法治阳光照耀每一株“幼苗”茁壮成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保靖县人民法院网
编辑|李笑阳
一审|李璜蓉
二审|胡 畔
三审|石勇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