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5年11月13日,第八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简称“八刑会”)召开。在北京召开的这次会议引起我们法律人、甚至公众的高度关注。
“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会议”是中国刑事司法领域最高级别的业务会议,由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召开。
它非定期举行,是在刑事法律和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需要明确重要方向的时期召开。
会议的决议和主题对全国各级法院的刑事审判工作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2
1957年后,“反右”斗争扩大化。
1958、1960年相继召开的第四、五次全国司法会议要求公检法联合办案,刑事诉讼程序遭到严重破坏。
最高人民法院在督促各地法院复查冤错案件的同时,坚持中央的“少杀政策”,改变1958年以来向最高人民法院用电报报核死刑案件的做法,规定从1962年起一律报送全部案卷,确保死刑案件审判质量。
1963年12月16日至31日,第一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要求贯彻执行刑事政策,在刑事审判中执行法定制度程序。
3
1978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按照“全错全平、部分错部分平、不错不平”的原则部署全面复查“文革”期间判处的刑事案件。至1981年底,共复查“文革”期间判处的刑事案件120万件,改判纠正冤假错案30.1万件。
4
1981年11月9日至20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指出,依法从重从快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至1986年底,各级法院在“严打”斗争中共审判刑事案件140万件。1983年8月,全国范围内开展“严打”。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逐步下放。
5
1996年和1997年分别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确立了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等原则。1996年刑事诉讼法吸纳人民法院前期改革成果,确立了“控辩式”刑事审判方式,同时,增设简易程序,完善第二审案件的庭审方式,改革死刑的执行场所与执行方法等,刑事审判质量和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1997年9月1日至6日,第四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召开,部署贯彻实施新刑法和新刑事诉讼法,深入持久开展“严打”斗争。此前两法首次全面大修,确立了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等现代刑事法律基本原则。
6
2006年11月7日至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第五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要求落实好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工作,以配合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收回死刑复核权。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收回下放26年的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
7
2013年10月14日至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第六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刑事审判工作科学发展,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1997年之后刑法修正了8次,2013年又一次大修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保障人权要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8
2019年10月第七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了新时代刑事审判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强调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深化司法改革,提升审判质量。
9
2019年10月“七刑会”以来的六年时间,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变革,犯罪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84.46万件,判处罪犯793.91万人。
与上一个五年相比,金融犯罪、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等传统犯罪数量明显下降,而新型网络犯罪、经济犯罪呈现上升趋势。全国法院审结非法集资、洗钱、内幕交易等金融犯罪案件下降了15.51%,审结拐卖妇女、儿童罪案件下降了16.75%。
2020年至2024年,人民法院审结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24.3万件,较上一个五年下降6.75%。其中,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案件由2015年的4万余件下降至2024年不足1.6万件。审结“两抢一盗”案件82.7万件,较上一个五年下降33.26%。
数据显示,加强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人民法院审结相关案件3.3万件,较上一个五年上升53.17%,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严惩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审结相关案件15.4万件,较上一个五年上升31.28%。
这些数据背后,折射出中国犯罪类型的结构性转变,也从客观上要求刑事政策的适时调整跟进。
10
建国60年来,全国法院共审结刑事案件3358万件,其中刑事一审案件2685万件,判决生效罪犯2703万人。
从改革开放到2009年,大约31年的时间里,全国法院共依法审理各类刑事案件2070万件,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审结刑事案件总数的61.64%。
2003年至2008年,全国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338.5万件,判处罪犯418.4万余人,平均每年分别递增3.44%和5.85%。
2013年至2018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668.7万件,判处罪犯 750万人。
2020年至2024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84.46万件,判处罪犯793.91万人。
2025年11月17日星期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